词条 | 蒙古道村 |
释义 | 蒙古道村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和平乡,村党支部一班人,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30元。多年来,蒙古道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小康建设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抓机遇,不断探索市场需求,把大葱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十几亩扩大到65亩,年收入达8.5万元。同时,实行多业并举,调种蚕豆等经济作物180余亩,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4%。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投资一百多万元,修建综合养殖区畜棚57栋,新建生猪养殖暖棚50栋。村党支部一班人根据本村特点,经过仔细研究,大胆引进优良奶牛57头,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畜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全村畜牧业养殖户达70户,畜牧业总收入达70余万元。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的渠道,组织村里的石材工匠走出去,在109国道旁建成8个石材加工点,使村里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年收入达80余万元。积极组织闲散劳动力外出打工,年内平均输出劳动力800多人(次),年劳务输出总收入达480万元。 蒙古道村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奶牛示范养殖园区。昔日的蒙古道村旧貌换新颜。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栽植的松树、寒柳达4090多株,全村8.8公里土路全都变成了平展展的硬化路,新建沼气池40个,全村290户开通了有限电视,建起了570平方米的标准化希望小学,完成了西山渠支渠(陡渠)3500多米的配套,新增水浇地200余亩,修建了蒙古道村彩门。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新的转变。在发展经济、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十分注重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支部利用有线电视、黑板报、各类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公民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群众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去,并利用各种节日邀请市、县有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农闲季节举办文体竞赛活动,自编自演节目,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村党支部每年组织一次 “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挂牌活动,全村50多户被评为“五好家庭”,“五星级”以上的文明户达到240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