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得维的亚 |
释义 | 玫瑰争妍的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 是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首都,位于拉普拉塔河下游,濒临南大西洋,与阿根廷蒙得维的亚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隔河相望。这里气候温和,常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素有"南美的瑞士"之称。蒙得维的亚是南美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市内风景优美,街道清洁,绿树成荫。普拉多公园是市内最古老最著名的公园,园内植有800多种玫瑰,使这个城市有“玫瑰之城”的雅称。 乌拉圭简介乌拉圭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位于拉普拉塔河口,与河对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相距约190公里。面积400平方公里,人口134.6万(1980),占全国总人口的44.6%。 城市坐落在一个喇叭口形三角港内向南突出的岬角上,港阔水深,为南美洲主要港口之一。海拔22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1717年葡萄牙人在湾岬一小山上建立要塞。1726年成为西班牙的殖民中心。以后曾被英国、阿根廷、葡萄牙和巴西所控制。 1828年乌拉圭独立后定为首都。由于20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迁入,市内大兴土木和向内地修筑铁路,使最初建于湾岬上的老城沿滨海地带向东、向北逐步扩展,蒙得维的亚口由1900年的26.8万增加到1931年的48.2万。 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线皆自此通向全国,各地农牧产品(牛、羊肉,皮革,谷物等)多在此集散和加工。集中全国工业的3/4,以肉类冷藏、加工规模最大,其次为纺织、面粉、制革、化学、石油提炼、造船、水泥;此外还有服装、制乳、烟酒、造纸、制鞋等。全国对外贸易的90%由此进出,主要输出羊毛、肉类、皮革等。建于马蹄形港湾东侧的老城以立法宫为中心,房屋建筑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风格,街区狭窄,教堂林立。新城与老城紧连,介于其间的独立广场为市中心区,汇集全市主要大道,政府宫、议会大厦、市府大厦等都在广场周围。七月十八日大街是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整洁宽阔,街道两侧矗立着许多白色的高层建筑。市内有共和国大学和乌拉圭特拉巴纳大学以及美术、历史、自然、海洋、现代技术、军事等各类博物馆,并多广场、公园、纪念碑和塑像。普拉多公园以玫瑰花引人入胜,种类达800多种。巴特利公园有可容纳8万人的大型体育场。海滩风光秀丽,为著名游览胜地。城东21公里卡拉斯科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蒙得维的亚-历史 “蒙得维的亚”的原意是葡萄牙语“我看到山了”。蒙得 (MONTE)是“山”,维的亚 (VIDEO)为“我看到蒙得维的亚了”。据传,17世纪,葡萄牙探险队首次抵达这里时,一水手发现老城西北部一座海拔仅139米的小山时惊呼:“我看到山了”,蒙市由此得名。但此说并不被学术界认可。蒙得维的亚开始是一个军事要塞和港口的混合体,有着悠久 的移民传统。蒙市建于1726至1730年间,当时是西班牙人德萨瓦拉(Bruno Mauricio de Zabala)于1726年的圣诞节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安置了13户居民。蒙得维的亚市不仅是乌全国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中心,且为拉美南角地区历史较悠久的主要港口城市之一。早期乌拉圭河东岸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人。1516年西班牙探险队到此。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城,乌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等一批爱国者收复了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 城市蒙得维的亚是座美丽的城市,城市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旧城保留着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宪法广场为中心,广场上有18世纪建造的天主教教堂。新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独立广场上矗立着民族英雄阿蒂加斯将军骑马的青铜雕像和他的陵墓。广场的附近有现代化的萨尔沃大厦和华丽的索立斯剧院,以及1873年创办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沿海有大型的海滨浴场,每年的12月8日是乌拉圭的沙滩日,届时,大主教要为大海举行祈祷仪式。 新城的主要街道是“7月18日大道”。它像一条大动脉,日夜搏动,贯穿全城。这条大道是为纪念1830年7月18日宣布乌拉圭第一部宪法而命名的。大道两边同一条条的小街相接,浑然一体,有如一个大棋盘。这些小街都以乌拉圭的历史人物和各省省名为街名。 “7月18日大道”的起点是独立广场,在从这里延伸到立宪者塔五六公里长的路段上,两旁商店林立,高层建筑较少。每隔三五个街口,就有广场和街心花园,周围绿树如茵,花树相绕,竖立了许多乌拉圭和世界历史名人的塑像。独立广场是乌拉圭骄傲的象征。广场中央矗立着乌拉圭独立之父阿蒂加斯跨着战马,腰挂战刀的铜像。铜像高17米,重30吨。阿蒂加斯1764年出生,一生戎马倥偬,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献给了乌拉圭独立解放事业,1850年逝世。乌拉圭人尊他为独立之父。他的遗体就安葬在铜像下的墓地。独立广场两侧是乌拉圭政府大厦和维多利亚大旅馆。靠近政府大厦是1856年建筑的索利斯大剧院,以演古典戏剧和歌舞著称。 在“7月18日大道”中段,有一个自由广场,广场上有一座自由纪念碑,碑顶的自由女神手持火炬,耸入云空。广场周围有银行,旅馆,饭店,旅行社和陆海空运输公司,还有外币兑换商店和各种小摊。到了夜晚,灯火通明,五彩的霓虹灯非常耀眼,显示出一派繁华景象。自由广场常是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集会,示威游行的场所。"7月18日大道"还有好几个广场和街心花园,各具特色。 经济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乌拉圭是一个传统农牧业国家。工业不发达,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依赖出口,主要出口产品有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推进传统产业的同时更注重非传统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受阿根廷、巴西经济复苏的影响,乌经济于2003年出现复苏并在2004年有所增长。旅游业较发达。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边国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维的亚是主要旅游地。 外交奉行和平与开放、尊重别国主权、不干涉内政和不诉诸武力的外交政策。主张多元外交,外交关系不受政治制度的限制,在自决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强调外交指导方针是维护国家利益,注重经济外交。与中国关系: 1988年2月3日,乌拉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3年中国同乌拉圭贸易总额为2.03亿美元。2005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乌拉圭进行友好访问。 天津与蒙得维的亚市交往情况:1997年6月下旬,天津市外办主任耿建华率代表团一行4人赴拉美地区访问。在中国驻乌拉圭大使馆的协助下,该团于6月26日,同对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蒙得维的亚市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意向书》。1998年5月,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志率文化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蒙得维的亚市,举办“中国天津电影周”。电影周共展映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香魂女》、《黑眼睛》、《凤凰琴》、《花木兰》、《南中国1994》等五部影片。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天津与蒙得维的亚市结好后一次非常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蒙得维的亚市各界名流和中国驻乌拉圭大使馆文化参赞出席开幕式。代表团还拜会了蒙得维的亚市市长,介绍天津情况并就双方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国家总统总统塔瓦雷·巴斯克斯(Tabare Vazquez) ,2004年11月当选,2005年3月就职。 民族乌拉圭主要是由原住民查鲁亚人组成,早在数百年前欧洲人进入乌拉圭时已大量被屠杀,由欧洲移民过来的欧洲人组成。这些欧洲移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乌拉圭人主要说西班牙语为主。 体育足球是乌拉圭人最热爱的运动。而乌拉圭的足球运动曾在世界史上绽放光芒,乌拉圭为世界杯足球赛的首个主办国,并且在首届(1930年世界杯足球赛)和(1950年世界杯足球赛)夺得冠军。另外,乌拉圭亦是1924年及1928年两届奥运会的足球比赛金牌得主。乌拉圭的国家篮球及榄球活动亦是闻名国际。 宪法1830年7月18日颁布第一部宪法,后多次修改。1951年的宪法废除了总统制,建立国务会议制(最高行政权力机构)。1966年修宪,恢复总统制。1973年军人政变后停止实施宪法。1985年民选政府上台后即予恢复。目前实施的是1996年修改并经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乌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设总统和副总统各一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副总统为当然参议员,兼任国会主席和参议长。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和各省省长均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总统不能连任,但可隔届再次参选。议会分参、众两院。 旅游地处温带,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遍地树木,花草常青,有“玫瑰之城”的美名。城南拉普拉塔河沿岸有许多优质的海滨浴场,是旅游胜地。主要旅游景点有:铜牛、铜马、独立广场、议会大厦和塞罗山等。 气候Montevideo-Prado (1961-199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 (°F) 28.4 平均低温 °C (°F) 18.0 降水量 mm (英寸) 87 日照时数 294.9 230.6 222.8 179.6 164.2 129.7 139.7 164.4 182.3 239.0 248.9 285.3 2,481.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