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萌芽 |
释义 | 1 汉语词语萌芽原意是指草木初生发芽,后演变为事物的开端。一些杂志、电影、小说、贴吧也以萌芽为名。 解释: 1.植物生芽,比喻事物刚发生。 2.比喻新生的未长成的事物。 【词意探源】:指刚生的草木芽;发芽。亦指事物的开端。 (1)《汉书·东方朔传》:“朱草萌芽。” (2)欧阳修《祭苏子美文》:“山川草木,开发萌芽。” (3)《汉书·金日磾传》:“霍氏有事萌芽。”;颜师古注:“萌芽者,言始有端绪,若草之始生。” (4)《大自然的语言》 基本解释 萌芽 méngyá [sprout;germinate] 草木刚长出嫩芽。 萌芽 méngyá [rudiment;shoot;germ] 比喻新生的事物。 详细解释 1.草木初生的芽。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波斯枣﹞如小块紫矿, 恂 亦收而种之,久无萌芽,疑是蒸熟也。”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漫消磨、一寸光阴,一寸萌芽。” 2. 开始发芽。 《汉书·东方朔传》:“甘露既降,朱草萌牙。”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浇灌同一时,萌芽或先后。” 清 高述明 《塞外》诗:“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3. 开始产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 西都 外戚之盛,萌芽于 元帝 之时。”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4. 比喻始发或初生的事物。 《汉书·李寻传》:“宜察萧墙之内,毋忽亲疏之微。诛放佞人,防绝萌牙。”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 明 方孝孺 《艾庵记》:“绝旧愆之萌芽,培天德而日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 5.亦作“ 萌牙 ”。 2 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萌芽》杂志创刊于1956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目前《萌芽》发行量已达50万份,是对中国青年深具影响力的一本原创文学杂志。1999年,萌芽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中国权威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发掘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文化偶像,《萌芽》因而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 ◎ 杂志信息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出版社:萌芽杂志社 杂志重量:约110 G 订阅全年:57.6元/年 (单价:4.8元/本) 折后价格:46.1元/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0593-323X 邮发代号:上半月版(4-4) 下半月版(4-818) 创刊日期:1956-07-09 出刊日期:上半月版每月一号,下半月版每月十五号 周期:月刊类别 ◎ 《萌芽》杂志历史“萌芽”,是名词,是动词,更是一个中国知名青春文学文化品牌。 “萌芽”,一个全方位的青春文学文化平台, “萌芽”,一本具有50年辉煌历史、仍为中国权威畅销的原创青春文学杂志, “萌芽”,一个历时8年,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萌芽”,一个销售已逾百万册的国内畅销青春文学书系品牌, “萌芽”,一个近60万会员,每天百万流量的超人气青春文学文化网站。 1956年 “任何参天大树都是萌芽长成的” 3月,作为培养青年文学人才的阵地,《萌芽》杂志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筹备。 7月,《萌芽》杂志创刊,哈华任主编。杂志的封面刊名采用鲁迅先生的手迹,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30年代办《萌芽》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 正如巴金在创刊号的祝词中说的那样,“任何美丽的花朵,任何参天的大树都是由萌芽长成的”,“任何萌芽只要得到阳光和雨露的养料,就会展开她那‘欣欣向荣’的前途。” 1960's 艰难岁月VS无人不知的《萌芽》 《萌芽》杂志创刊后,就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喜爱,来稿数量激增,发行量也直线上升。创刊号印数36000册,一年不到就达到20万份。在广大青年作者及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青年习作者的园地,不少作家,如新近去世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陆文夫等,都是在《萌芽》起步跨上了文坛。而今天50岁左右的一代文化人,几乎无人不知《萌芽》。 最初,《萌芽》为半月刊,至1960年7月改为月刊,但只出了两期,因纸张供应紧张而被迫停刊。从创刊到停刊,共计出版了98期。 1964年,经济形势好转,《萌芽》复刊。 1966年7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再度被迫停刊,共计出版31期。 1980's 属于文学的80年代 1981年,《萌芽》杂志复刊,哈华同志任主编。复刊后的《萌芽》很快便博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刊物发表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 1983年,湖南省青年作家彭见明1983年发表在5月号《萌芽》上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以及湖南省青年作家刘舰平刊于6月号《萌芽》上的小说《船过青浪滩》,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9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国内外屡获殊荣,可见《萌芽》所刊作品的生命力之顽强。 当时《萌芽》的最高发行量突破30万份。与此同时,大型文学杂志《萌芽》增刊《电影电视文学》,在上海创刊。开风气之先,发行量高达36万。 1984年10月号《萌芽》发表的浙江省青年记者吴民民的报告文学《冰海沉船》,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6年5月,哈华离休,曹阳接任主编。以后的十年,《萌芽》被誉为“作家的摇篮”。(《萌芽》增刊改名为《电视电影文学》杂志,于86年5月划归上海市文联主管。 为了激励与扶植青年创作,复刊后的萌芽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萌芽文学奖,并恢复了推出年轻作家的“萌芽丛书”的出版。如今的《萌芽》编辑中,就有多位是从当年的“文学奖”中脱颖而出的作者。 1988年6月,《萌芽》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90年6月,《萌芽》杂志设计封面被评为国家刊物封面整体风格设计大奖。 1994年6月号《萌芽》,闫连柯的《耙耧山脉》系列小说荣获第三届“上海市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二等奖、优秀作品编辑奖。 1996年 文学杂志的市场之路 1995年,赵长天接任《萌芽》杂志主编。 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1996年1月号《萌芽》又进行了改版,内容栏目化,开本从16开改为大16开,定价6.00元/册。 这明示了《萌芽》办刊的目的不再限于培养青年作家、少年作家这一小众圈子,同时扩大范围,将眼光放远到提高广大青年读者的文学素养上。杂志将读者群重新定位在“大、中学生”,即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到高中生,向上辐射到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改版后的萌芽更贴近生活、贴近校园和青年学生,既是一本青年文学刊物又是一种青年文学修养性读物,《萌芽》的品牌栏目有:小说家族、校园清泉、青春心事、校园扫描、第一类接触、异域传真、社团之页等等。 1996年8月号《萌芽》,上海作家王周生的小说《星期四,别给我惹麻烦》,荣获《小说月报》’97百花奖、优秀编辑奖,以及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 《萌芽》新人奖推出张磊、刘文诚、周洁茹、商羊、张雄、路玮、王淑瑾等一批文学新人。 1997年,萌芽杂志社与沪南供电局合作,每月向全国贫困地区赠阅《萌芽》杂志一千册,持续一年。并面向贫困地区举行了“沪南杯”散文征文活动。 2000年,考虑原价6元的月刊,给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族每月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萌芽》杂志的开本从大16开,改回正16开,降价为4.8元保持至今。 通过不断的市场实践,“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成为新时代萌芽的办刊口号。阅读萌芽成为大中学生的时尚。 2000年,迎着这样的奇迹,萌芽及时推出了由学生自己担纲编辑的“刊中刊(AMAZING)”不断更新栏目,“少年小说”、“学园Q弹”、“爱上男主角”、“大牌档”、“众议院”等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栏目,使文学杂志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沙龙。 基于1999年起又成功举办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畅销书作家和文学新锐,萌芽的影响力再度节节攀升,销量达到每月的50万册上下。 2001年,随着优秀作者的队伍庞大,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和编辑部人员的积极筹划,《萌芽》恢复增刊的出版,一年为2期,为中长篇小说专号。 2001年,国家出版署批准《萌芽》作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2005年,萌芽杂志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被列为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同年,萌芽杂志社被评为上海市宣传系统第一届(2003年—2004年)“文明单位”。 1999年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掀起的作文革命 早在1997年末,中国的舆论界就对中学语文教育投入了极大关注。《萌芽》作为时代青少年与文学之间的媒介,具有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一场作文革命的时机已经到来。 1998年,《萌芽》联合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高校,向中学教育的“唯理模式”叫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就这样应运而生。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最后确定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1999年3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圆满成功。当年有7位一等奖获得者幸运地得到了保送联合主办高校的破格录取资格,自中国大陆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因作文比赛的奖项,获得深造机会。 自1999年7月第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始,至第七届大赛止,新概念作文大赛由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独家协办并以“中华杯”冠名。 2005年,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由掌上灵通有限公司独家协办,以“掌上灵通”冠名,简称“灵通杯”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至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历时7年8届。7年来,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多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由最初的7所陆续扩大为10所到后来的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1999年以降,全国不计其数的媒体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冲击,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任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而起步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80后”作家,更成为如今文坛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他们的作品之畅销是文学出版业中的奇迹。 另外,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媒体舆论都不得不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重新审视与思考。 每年由大赛衍生出的出版物《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特色作品选》的销量也历年保持较好的销售势头,成为广大青少年业余课外阅读的重要补充。而且后来每年出版《新概念才气作文选》 2000年 萌芽网站建立——青春文学文化家园初具规模 1999年《萌芽》杂志策划成立网站,以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方便编、读、写三者通过虚拟媒介更好地交流办刊心得,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即时消息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2000年3月26日萌芽网站正式成立。 2005年4月,改版后的网站一期顺利改造完毕。成为一个融《萌芽》官方信息发布、论坛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学爱好者集散地。 杂志读者可通过登陆网站了解萌芽杂志、新概念大赛、萌芽书系及萌芽网站社区的全方位“萌芽”官方信息,也可在网站的平台上与萌芽杂志社、萌芽作者、萌芽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 2006年5月,萌芽网站完成二期改版,新增萌芽播客、聊天室、在线投稿《萌芽》杂志系统等新功能,进一步改造论坛结构,同时吸引大量萌芽作者聚集网站与读者面对面沟通。 目前,网站的注册会员数量已逼近70万。日均流量百万,论坛日均发帖量15000帖。萌芽网站业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青春文学文化家园”。 2003年 萌芽书系——国内畅销青春文学图书品牌诞生 2003年,作为青少年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刊物,《萌芽》杂志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稿源优势正式以“萌芽书系”的品牌,推出青春读物。 2009年,萌芽杂志社与上海故事广播合作,创立了上海地区唯一一各面向中学生的广播节目萌动60分。 早在杂志建立初期,《萌芽》编辑部就不定期地与全国各地出版社合作,为决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搭建作品推广的平台,推出“萌芽丛书”。 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后,《萌芽》也时有图书策划编撰的成果。应该说,在2003年“萌芽书系”品牌确立前,《萌芽》推出的图书已经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消费群和可靠公信力;这个品牌的确立,已经使《萌芽》的图书编辑走向更专业更成熟更规范的运作模式。 至今萌芽书系已与全国各大出版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托萌芽杂志社自身的社会效应及经济实力,本着大力扶持青年作者的宗旨,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利于青年作者成长的图书出版条件。 已出版的图书囊括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个人中短篇小说集、萌芽作品合集、萌芽作品年选等各个种类,诞生了畅销书作家蔡骏、那多、李海洋、马中才、王皓舒、朱婧等实力作者。品牌旗下文学出版物已达50多种,每种最低以10000册起印,至今销售达上百万计。 3 法国1993年克劳德·贝里执导电影导演: 克劳德·贝里 Claude Berri 主演: 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Miou-Miou 片长:Argentina:158 min / Belgium:160 min / France:170 min (original version) / Germany:158 min / Sweden:159 min 上映日期:1993年9月29日 法国 剧情梗概:本片描写19世纪末矿工悲惨命运。在法国北方,在矿山工作的朗蒂埃爱上了一位已委身于马厄的女人凯瑟琳。不久,他因为矿上的生活条件恶劣,于是鼓动工人进行大罢工,但很快就被镇压了。工人复工后,却被一个流亡的虚无主义者破坏了有关设备,致使巷道被水淹没,朗蒂埃等都被困在里面…… 本片改编自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重要作品,描写19世纪末矿工悲惨的命运。在法国北方,在矿山工作的朗蒂埃爱上了一位已委身于矿工马厄的女人凯瑟琳。不久,他因为矿上的生活条件恶劣,鼓动大罢工,但遭资本家破坏,加之工人本身的内讧,很快被军警镇压。复工后,一个流亡的虚无主义者破坏了有关设备,致使巷道被水淹没,朗蒂埃等都被困在里面。 幕后/花絮本片的吸引力来源于对原著的忠实,人物个性鲜明,叙事富于激情。劳资间的纠纷和采矿工人生活的悲惨现实都在影片中得到细致的反映,特别是对马厄一家人世世代代做矿工凄惨遭遇,影片不惜花费篇幅,收到感人泪下的效果。但影片也存在明显缺陷,有些场面说教味太浓,显示出导演过分的修饰。结尾处旁白所宣... 《萌芽》的作者左拉(1840 1902)是法国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作家,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曾著有《实验小说》、《自然主义戏剧》等自然主义论著。他还著有《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为题的小说总集。《萌芽》即是其中的一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第十三部小说《萌芽》。为了创作《萌芽》,左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了大量有关工人状况和社会主义的书籍,还亲自下过矿井,体验过工人艰苦的劳动条件。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工人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罢工事件时有发生。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左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坚定了他要描写工人状况的决心。 《萌芽》反映的是服娄矿场工人的罢工斗争,也写到附近的其它矿村。作家真实地描写了煤矿工人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形象地把服娄矿比作一只贪婪的、时刻准备吞噬人类的巨兽。工场里人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从事非人的劳动。每天像畜牲一样被送到巨兽口中,然后在几百米深的地下,在恶劣的条件下干着极其沉重的劳动。矿井设备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矿工们的肺叶已经被矽土所腐蚀,身体损坏了,还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他们的孩子发育不良,甚至长成畸形。工人们在井下给煤和汗水弄得污秽不堪,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竭,却只能拿到3个法郎,就连维持家里起码的生计都不够。矿工马赫祖上数代,很多人死在矿井下面,有的累死,有的压死。矿工们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拥挤不堪。资本家还以各种名目克扣工人工资。有一次发工资后,矿工们手中拿着很少几个钱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整个工人区升起了妇女的哭泣声和孩子们饥饿的号叫声。整个矿村笼罩着贫困和死亡的阴影。 在《萌芽》中,工人群众是作为一个集体形象加以描写的。但作家对其中的一些工人和工人领袖则进行了突出的刻画。工人马赫一家就是作者所重点加以描写的。这是一个工人世家。这一家人祖祖辈辈都在煤矿劳动,其中有六人在矿井里丧了命。马赫的父亲给矿上干了50年,有45年是在井下。如今年老多病,吐的痰都是黑的。但因不再下井,而得了一个“善终”的混名。马赫是一个正直的矿工,在罢工斗争中觉悟逐渐提高,带领工人去请愿,在同军警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马赫的妻子马赫嫂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有觉悟的无产阶级战士。年轻时她曾是推煤车的女工,结婚后维持家中生活和抚养众多孩子的繁重劳动,都压在她的身上,损害了她的健康。起先,她对资本家的善心还抱有幻想,曾领着孩子去乞求施舍。那时她还没有觉醒,对丈夫参加斗争出于担心而反对。但在严酷的现实的教育下,她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最终抛弃了对资本家的幻想,并且勇敢地起来参加斗争了。罢工时,她的一点家当全部都被卖光,但没有屈服,还鼓励丈夫和其他矿工坚持下去。罢工失败后,当艾蒂安劝工人屈服时,她愤怒地斥责了他。她还对丈夫说:“你听明白这个,如果我的男人回到矿坑里去,我将在大道上等着他,唾他的脸,认为他是个卑鄙的懦夫!”丈夫牺牲了,儿女也相继葬身矿井,公公发了疯,幼小的孩子面临饿死的威胁。面对这些打击,马赫嫂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她顶替了丈夫的工作,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又重新下井。她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事情终有一天会改变的,复仇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在世界文学史上,《萌芽》是第一部正面而又准确地描写现代工人罢工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煤矿工人马赫一家的命运为典型,写出矿工们暗无天日的工作,强烈地对比出资本家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生活。作者清醒地估价了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形势。小说中描绘了早期社会主义者、产业工人艾蒂安的形象。他在煤矿工人的队伍中,看到大量社会不公平的事实,他刻苦钻研社会主义理论,并对工人作7大量的启发教育工作,他在工人协会指示下,具体地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使工人们团结一致,作为一支整体的社会力量活跃在历史舞台。《萌芽》是早期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一曲赞歌。 左拉在创作此书时,曾搜集了大量原始材料,他力图客观、细致地再现出工人阶级队伍的现状:他们日益高涨的革命情绪,以及由于环境恶劣而带来的无知、粗鲁和放纵的行为。具有浓郁的自然主义风格。全书结构完整严密,节奏沉稳有力,具有古代史诗气势磅礴、悲壮雄伟的特色。 4 萌芽贴吧是目前除萌芽最为火热的民间组织,由于萌芽官网服务器问题,每年到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名单公布时候,萌芽论坛服务器都不能应付,故大家转向百度名下的萌芽贴吧。 5 小说家左拉主要代表作◎ 基本信息[法]左拉著,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的主要代表作,属于《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共七部四十章35.8万字。它以矿工生活,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矿工斗争为题材,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中最出色、最重要的一部描写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杰作。它成功塑造了革命的无产者形象,正是因为这部小说,使左拉在全世界工人读者中获得了良好声誉。描述著“矿区内外一片黑色的煤炭和煤灰”,“矿工全身乌黑”,“吐出的痰是黑的,死时流出的血也是黑的。” ◎ 图书信息著者: [法]左拉 译者:符锦勇 译 丛书名: 译文名著文库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32741717I.2342 版次:01版01次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438 定价:21元 ◎ 情节概述主人公叫艾蒂安·朗蒂埃。艾蒂安来到了一个蒙苏煤矿。煤矿工人在其中干着极其繁重的工作,却只能拿到非常少的工钱,不能糊口。过着牲口一般的生活。 好像是为了体验生活,艾蒂安来到了这个煤矿做工,借住在其中一户煤矿工人的家中,同时也开始观察这个不被人关注的小社会。 因为生活过于单调,所以这里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寻欢作乐了,未成年怀孕的女子比比皆是,缺乏道德的约束。 女主角叫凯瑟琳。艾蒂安就借住在她家,她的妈妈每天要到杂货铺去赊账,杂货店老板乘人之危要和矿工的妻女睡觉。煤矿的老板还时不时地来矿工的家里慰问一番,编造一番美丽的谎言。对外宣传矿工的生活过得多么多么幸福…… 艾蒂安与凯瑟琳互生好感,然而凯瑟琳同样没有逃过在这儿的其他女孩的命运——在未成年的时候就被别人占有了。 与此同时,资本家的女儿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每天吃饱喝足,可以一觉睡十二个小时。反观矿工的生活,每天一早就要起来上工,吃的食不果腹,全都营养不良。 艾蒂安对这一切都感到深深地厌恶,但又觉得自己无力改变。 然而资本家的压榨并没有停止,他们又出台了一个新的付薪办法,暗地里又扣除了矿工们已经少得可怜的工钱。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于是…… 罢工开始了,然而缺少外界的支援,矿工们的生活举步维艰。凯瑟琳的妹妹阿尔及尔最终活活被饿死了。 资本家们排除军警来镇压矿工们的游行示威,所有的苦难与矛盾在这一刻爆发,两方发生了冲突,凯瑟琳的父亲马厄不幸中弹身亡。 罢工最终还是失败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觉得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这个煤矿,于是他毁坏了坑木,导致煤矿塌方。艾蒂安与凯瑟琳都被埋在里面。 凯瑟琳的哥哥为了救妹妹意外死于瓦斯爆炸。深埋地下的两人并不知道这一切,爱情终于在此时完成了结果。在度过八天之后,凯瑟琳死在了艾蒂安的怀里,只有艾蒂安一个人走出了矿井。 那个每天吃饱喝足的小姐和她的父母来看望马厄一家,凯瑟琳的爷爷已经中风瘫痪,资本家让自己的女儿照看这个老人一会儿,一会儿之后,这双看上去已经干枯无力的手,掐死了这个小姐。 煤矿的经理也因为这位小姐的死去而感到安心,他的妻子和他的侄子偷情。他的侄子又与这个小姐订了婚。现在这个小姐死了,他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妻子再会有别的情人了。 矿工们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工资。马厄一家只能靠马厄的妻子来上工维持生计。艾蒂安满怀希望地离开了这个地方,他认为在不久的一天,革命的萌芽会破土而出。 (情节概述作者:愿咸与恒) ◎ 作者简介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头工人。1862年进阿谢特书局当打包工人,不久以其出众的诗歌才华升为广告部主任。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在前一部作品中,可看出浪漫主义的影响。第二部作品中,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已见端倪。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按他的预想,这将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但在其中一些杰作里,却是现实主义倾向占主导地位。如《金钱》(1891)、《小酒店》(1877)。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反动当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繁殖》(1899)、《劳动》(1901)、《真理》(1901)。该书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左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国文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