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门丁
释义

词目:门丁

拼音:mén dīng

基本解释

[gatekeeper;concierge;doorman] 旧时专门给官府或大户人家看门护院的人

详细解释

一、给官府或大户人家等看门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门丁听了,吓得爬起来。” 鲁迅 《准风月谈·“揩油”》:“在 上海 ,如果同巡捕、门丁、西崽之类闲谈起来,他们大抵是憎恶洋鬼子的。” 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

二、面点的一种,比馒头个小。

名称来源

中国古建筑中,尤其在北京的宫殿、坛庙、府邸这些古建筑的大门上,都有纵横排列的门丁。这些门丁不仅是装饰品,而且体现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门丁起源久远。中国古代为防御外侵,城门制作十分坚厚,在大门上包有铁板,且用戴帽的门丁丁住。在大门上装门丁,本出自构造需要,在本板和穿带部位丁上铁丁是为防止门板松散。但丁帽外露,有碍美观,古人将丁帽打成泡头状,这样,门丁兼有装饰功能。从隋唐以来,就在大门上使用门丁了。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了数千年。

北京故宫里的大门丁都是铜制的,外镀一层镏金,光彩夺目,更显得皇宫华丽雄伟。皇帝进出的大门均有纵九横九共81个门丁。取“九”这个数字,表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其他帝王、郡王、公侯等官府的门丁数则依次递减,例如纵九横七、纵横皆七、皆五等,地位低者其门丁是铁制的。

有趣的是,北京故宫东华门的门丁只有72个,比西华门、午门等都少9个。这里有个故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下北京,明思宗就是由东华门仓皇出逃,自缢于煤山的,因此清皇室认为东华门不吉利,决定由此门进出皇家灵柩,同时将其门丁减为阴数72个。

北京有一种小吃,叫做“门丁肉饼”,因为形状像古时候城门上的门丁而得名。而且据说门丁肉饼有吉祥的含义。

据说清朝时皇宫的御膳房特意为慈禧太后做了一道有馅的点心,慈禧很喜欢吃,问这种食品的名字。厨师临时想到宫廷大门上的门丁,就回答说叫做门丁肉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