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学基本原理 |
释义 | 版权信息书 名: 美学基本原理 作 者:刘叔成 楼昔勇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 2006 ISBN: 9787208001305 开本: 32 定价: 17.80 元 内容简介《美学基本原理》(第3版)由原班作者积多年来教学的经验结合美学发展的状况,认真详细地研讨修改方案,体现了新世纪美学教材的特点。新版在内容、材料上都作了较多的增补和删改,对一些美学要领作了更全面、科学、精确的表达,介绍和加强了一些国内外成熟的美学理论和观点,更重视美学与当前形势和教学实践的联系,是一本高质量、重实用的优秀教材。 编辑推荐《美学基本原理》(第3版)为高校文科教材,初版至今印数已达40多万册,原书已有多年未曾修订。 目录序 绪论 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编 第一章美的本质与特性 一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 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美与人的本质力量 美与感性显现 三美的价值本质 审美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 审美价值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美与真、善的辩证关系 审美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二章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一美的内容与形式 二形式美的构成 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三形式美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现实美 一现实美的地位与意义 二社会美 社会美的范围及其特征 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 三自然美 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 自然“人化”的形式与自然美的形态 自然美的特征 第四章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本质及其特殊价值 艺术美的本质 生活丑与艺术美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 二艺术分类的美学根据 三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 第五章崇高、滑稽、优美与丑 第二编 第六章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七章美的欣赏与判断 第八章美感的心理要素 第三编 第九章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现实美的创造 第十一章艺术美的创造 第十二章美育 初版本后记 修订本后记 三版本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信息书 名: 美学基本原理 作 者:刘叔成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208091337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元 内容简介《美学基本原理(第4版)》内容简介:《美学基本原理》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校文科教材”,是同类美学教材中广受读者欢迎的一部,适用于中文、、哲学、艺术类各学科以及政治、教育等学科各专业;还被多所高校指定为报考研究生的参考书。此外,它还被定为中小学教师进修用书。 《美学基本原理》第四版本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在保持原有基本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新方法与新成果,进一步增补删改,并对一些学科前沿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回答,体现了新世纪美学教材的特色。 图书目录序 第1章 绪论 1.1 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 1.2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3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4 美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编 第2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 2.1 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 2.2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3 美的价值本质 第3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3.1 美的内容与形式 3.2 形式美的构成 3.3 形式美的产生与发展 第4章 现实美 4.1 现实美的地位与意义 4.2 社会美 4.3 自然美 第5章 艺术美 5.1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特殊价值 5.2 艺术分类的美学根据 5.3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6章 崇高、滑稽.优美与丑 6.1 崇高 6.2 悲 6.3 滑稽(喜) 6.4 优美 6.5 丑 第二编 第7章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7.1 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 7.2 美感的产生与发展 7.3 美感的特性 第8章 美的欣赏与判断 8.1 美的欣赏的主客观条件 8.2 美的欣赏的一般过程 8.3 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8.4 审美判断的标准 第9章 美感的心理要素 9.1 感觉与知觉 9.2 想象 9.3 情感 9.4 理解 第三编 第10章 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 10.1 美的创造的实质 10.2 原始社会中美的创造 10.3 文明社会中美的创造 第11章 现实美的创造 11.1 现实美创造的广阔领域 11.2 现实美的创造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11.3 现实美的创造与可持续发展 第12章 艺术美的创造 12.1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12.2 艺术典型与意境的创造 12.3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 第13章 美育 13.1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13.2 美育与素质教育 13.3 美育的实施 初版本后记 修订本后记 三版本后记 第四版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