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每日农经 |
释义 | 《每日农经》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一档以高品质的农产品为轴心的农业经济类栏目。在这里—— 听到的是有益健康的讯息,看到的是鲜活生动的影像,得到的是来自消费前沿的需求,了解的是安全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价值体现(一 、频道覆盖优势 二 、频道和栏目内容贴近性 三 、CCTV-7农业节目排名第二 四、在CCTV-7农业节目中的比较优势 五、成长速度最快的栏目 六 、因为最具有农业节目特色 七 、超强性价比,成本效益突出 八 、特约主持人深受百姓喜爱) 节目简介《每日农经》栏目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CCTV—7开办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节目,目的是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朋友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栏目开办以来,播出了大量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业科教片和实用技术推广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以及农民群众对农业影视节目需求的新变化,《每日农经》栏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栏目主旨和内容编排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以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对农业远程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改版后的《每日农经》虽然时长短了,但在内容上更具贴近性,表现形式上也更生动、有趣,可视性更强。新版《每日农经》在遵从于农业节目“服务三农,沟通城乡”这一总的宗旨,主要功能是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 节目特色CCTV-7农业节目,国家台中的农业专业频道,传递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纪录农村市场变化,讲述农业领域中宝贵经验,报道新鲜有价值农业新闻,引导中国10亿受众生活,生产,致富,消费的专业频道。 《每日农经》,报道鲜活的事例,专注与流通与消费,为CCTV-7最具标杆性和时代需求的农业节目。《每日农经》定位于农经时讯和国内外农经市场信息的权威发布与权威分析,及时、快捷、有效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其成为农业主管部门发布农经资讯的一座平台。 栏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农产品的消费促进,承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服务功能。专注而专一,使《每日农经》成为迎合时代需求的农业标杆性节目。 节目播放时间播出时段:首播21:47—22:07 重播:13:32—13:52 播出频率:周一至周五,每周播出五期 时长:每期20分钟 节目发展性质受众定位:城乡消费者中在农业领域寻找商机的活跃群体。 内容定位:《每日农经 》的核心定位是以农产品为轴心的经济。理念:《每日农经》在推荐名特优新农产品、沟通生产和消费的同时,倡导的是一种生态、绿色 、安全的理念。 栏目宗旨: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听到的是有益健康的讯息,看到的是鲜活生动的影像,得到的是来自消费前沿的需求,了解的是安全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价值体现《每日农经》栏目优秀的品质和广告传播价值体现: 一 、频道覆盖优势CTR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2008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卫星频道竞争力调查报告中显示,CCTV-7入户率超过了CCTV-2,仅次于CCTV-1于78.13%的跃升于全国所有频道第二位。可收看到CCTV-7频道节目的电视观众总人口将达到10亿。 二 、频道和栏目内容贴近性电视广告传播的有效性的体现在观众是否能够有效的接受,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生动鲜活、真实客观,有很强的贴近性,而经CTR调查显示,CCTV-7在关心民生和贴近生活等指标,同样名列第二位,具有很强的贴近性。 观众对《每日农经》栏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相当认可,十分喜爱,成为CCTV-7绝大多数观众每天必看的栏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每日农经。 三 、CCTV-7农业节目排名第二2008年上半年调查报告显示,《每日农经》栏目在观众满意度,栏目知名度,观众规模三项指标在中央电视台所有节目排名中分别为第74位、第55位、第52位,名列农业节目的第二位。 四、在CCTV-7农业节目中的比较优势《每日农经》栏目的相关指标,比07年同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知名度和观众规模,成长较快,为农业节目第2,仅次于《致富经》。《每日农经》节目节目,全年平均收视率在CCTV-7农业节目,排第2位。 《每日农经》节目,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成为了成长最快,最得益以大环境的农业节目,服务“三农”,沟通城乡,“三农”为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每日农经》中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五、成长速度最快的栏目收视率在CCTV-7频道占据领先,而且成长速度最快的栏目。 《每日农经》栏目单期最高达到1.3%甚至1.5的收视高峰,第一季度平均收视率0.42%,第二季度平均收视率0.38%,第三季度平均收视率0.35%,第四季度平均收视率0.38%,全年平均收视率0.38%,比07年提升了15%,在CCTV-7农业节目日播栏目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紧随《致富经》,稳定而持续增长。广告投资无风险,具有高效价值,和潜在的附加回报。《每日农经》收视上升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强劲。 六 、因为最具有农业节目特色网罗了最核心的频道固定观众。 《每日农经》栏目,因为专一而专业的内容,新鲜有价值的农业资讯,立足流通与消费的时代特色,备受大环境的有益影响,成为了农业节目的标杆性栏目,收视份额最高达5.6%,稳定于2.5%-3.2%左右,全年平均约2.8%,在《每日农经》播出时间段内,具有极高的占有率,观众规模庞大。也是CCTV-7具有最核心和最稳定的受众群的栏目。针对三四级市场消费受众,最具传播效率的优秀栏目。 七 、超强性价比,成本效益突出《每日农经》栏目首播平均收视率0.38%,重播平均收视率0.15%,平均每期收视点约0.53%,具有超强性价比,点成本低廉,《每日农经》5秒的实际点成本为4000元。极具成本优势。在针对三四级市场目标消费群,4000元,购买一个收视点,单期触达受众约700万人次。千人成本仅0.85元。 八 、特约主持人深受百姓喜爱著名笑星笑林老师倾情演绎。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自《每日农经》栏目自2007年1月1日全新改版以来,内容丰富,定位准确,笑林老师强力加盟,担当特约主持,栏目一路高歌猛进。 精彩节目探秘豪猪(2009.03.20) 初看豪猪,一点都没有猪的模样,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利箭般的棘刺。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白色或者黑白相间,很是鲜明。据说正因为它浑身上下长满了棘刺,因此人们也叫它为刺猪、箭猪。虽然说它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猪字,而且和猪一样都属于哺乳动物,但与猪的亲缘关系却相距甚远。湖南省桃源县林业站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董立军:“不是一回事,因为猪是偶蹄目动物,豪猪是啮齿目动物,豪猪实际上是一种野生珍稀动物。”据了解,豪猪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在中国主要是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山区。野生的豪猪数量非常稀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如今在湖南、安徽等地,已有精明的养殖户在林业部门的批准下开始进行人工养殖。 大豆“放大”更赚钱(2009.03.19) 要说起豆制品,平常我们见过的可真不算少,比如豆腐,豆皮,腐竹豆浆等等。可是把大豆放大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是怎么把大豆放大的,放大后做成什么,又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产值呢?当地的大豆放大,其实就是对这些豆粕放大加工。据了解,豆粕当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比大豆,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而且蛋白的成分和动物蛋白类似,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普通的那种几乎把油榨干了的豆粕,由于适口性差,所以基本用来加工饲料。可这些留有一点油的豆粕能怎么放大,又做成什么呢? 越瘦越赚钱的人寿土鸡(2009.03.19) 返乡农民工四川省仁寿县井沟村农民陈赞明说起回乡创业的选择,喜滋滋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去年底返乡创业养殖人寿土鸡,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出栏了一批,纯利润达到14600元。仁寿土鸡是四川省当地的一个土鸡品种,以瘦肉型、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而见长。人寿土鸡个体不大,但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原因关键在于鸡瘦!据说很多消费者都是看好了人寿土鸡的瘦才亲临消费的。事实上,人寿土鸡除了个体小以外,当地人还在养殖上还专门培养它的特点,不仅进行山地放养,有意锻炼它肌体,还从饲料上有意控制它的生长,人为控制它的体型;基于仁寿土鸡瘦肉型的特点,所以它在制作方法上也有特殊讲究,当地人对于购买人寿土鸡的外地消费者都要进行相关制作方法的培训,目的是使消费的地方都能品尝人寿土鸡原汁原味的口味。 惹人爱的特菜(2009.03.18)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农民来说,春天更是农作物播种的大好时机。现在消费者在选择蔬菜时是越来越讲究,不仅要吃出美味,还要吃出健康和营养,记者在一些大的农产品市场调查后发现,一些大宗类的蔬菜像萝卜、胡萝卜、生菜、茼蒿等依然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当家菜,而像球茎甘蓝、宝塔菜、紫甘蓝、白芦笋等特菜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市场走俏。面对这样的市场行情,作为农民来说,是选择大宗蔬菜种植,还是种植特菜呢?带者这样的问题,记者将走访蔬菜种植专家,来谈谈眼下种植哪类蔬菜效益好,并结合产地具体品种的实例,给农民推荐几个蔬菜品种。 放在山里的特种野猪(2009.03.18) 森林、冰雪是伊春的两大资源,有着“中国林都”、“冰雪故乡”、等美称。利用这两大资源,伊春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人还利用这里山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特点,养殖野猪,成为增收的好项目。野猪和家猪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瘦肉率高,但是野猪由于长期圈养,活动量相对变小,野猪背上的肥肉一点不比家猪少,吃起来也失去了野猪肉的筋道。友好区有十几家养殖户利用周围十多公顷的深山老林,将几千只野猪放到大山上散养,平时以林区内的橡子、榛子、挫草、落叶、杂草等为食物,辅以量玉米、高粱、大麦、稻谷、甘薯等精饲料,粗、精饲料的合理搭配,加上充分的体质锻炼,使这里的野猪不仅野味浓厚,而且保持了90%以上的瘦肉率。 米粉现磨着卖(2009.03.17) 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米粉具有味道鲜美、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特点。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现磨现卖的米粉,用新鲜的大米现场磨出米粉,然后马上就可以下锅煮或炒,这样做出来的米粉不但让消费者吃着放心,而且味道也更加新鲜纯正,吃起来更加筋道爽口,而且绝不会有其它杂味。从经营角度分析,一斤大米市场售价2元左右,而加工成米粉后可以变成五碗,一碗米粉按8元计算,销售额就是40元,再除去其中的蔬菜、肉类和鸡蛋等成本,毛利也在50%左右。有效地实现了从大米到米粉的有效增值。 卖到国外的土豆(2009.03.17) 广东省惠东县推广脱毒种薯,示范区内统一种植粤引85-38和津引8号,采用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薯播种,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重施有机肥、高垄小畦双行植、稻草覆盖、淋施水肥、增施钾肥、厚培土等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做到科学施肥,为了提高产后商品化水平,惠东县普及分级销售,广泛采用套泡沫网纹、标准纸箱包装,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现在每年惠东的马铃薯80%以上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00万美元。 变废为宝的枇杷花(2009.03.16) 杭州塘栖镇被誉为“浙江枇杷之乡”,这里在冬季,村民似乎更加忙碌,很多村民都蹲守在枇杷园外好像在等待什么,很多村民又从园内采摘很多东西来交易,这到底会是什么呢?这过去都是作为废品的枇杷花,如今却成了很多村民争先恐后采摘的对象,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枇杷花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可润喉、润肺、化痰止咳、治头痛、伤风等功效,所以这变废为宝的枇杷花茶成为一种很好的保健用品。那这枇杷花茶又是怎么做出来呢?与同是花茶的菊花茶相比,这枇杷花茶又占有哪些优势呢?本片记者将逐一破解这些问题,通过调查,了解这枇杷花茶的市场前景。 带野性的香猪(2009.03.16) 野香猪源于巴马香猪的二次杂交,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所以,巴马香猪与野猪进行二次杂交后,其野猪特性更明显,肉质更鲜活。野香猪源于自然,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适合森林、草原、果园和田野等野外放养,主食各种杂草、落果、树叶和秸杆,冬季可直接食干草、干树叶,或以干玉米、小麦秸杆等植物粉末加以20%左右的玉米粉和麦麸喂养。养殖野香猪不仅符合我国发展节粮型、食草型畜牧业产业政策,而且也是农民理想的特种养殖致富门路之一。 温馨提示《每日农经》是一档以高品质的农产品为轴心的农业经济类栏目。发现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假冒《每日农经》栏目名义进行活动,现《每日农经》栏目严正声明如下: 警惕假记者 1、《每日农经》栏目一直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新闻宣传的有关规定,坚决反对有偿新闻。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本栏目名义收取节目制作费和播出费。 2、《每日农经》栏目在全国各省市从未设立过任何记者站(办事处、工作站、联络处等),也没有委托任何节目制作公司或个人拍摄制作节目,凡以本栏目驻省市记者站(办事处、工作站、联络处等)名义联系采访者,均为假冒。 3、《每日农经》栏目从来没有承办网站、出杂志,凡以《每日农经》栏目组承办的网站、出版的杂志名义活动者,均为假冒。 《每日农经》栏目全部工作人员,其名单和照片均刊登在央视国际网站《每日农经》“团队档案”中,没有公告的人员,不是本栏目人员。 警惕推销骗局 1、《每日农经》节目推广的是高品质的优质农产品,意在促进消费,拉动生产。《每日农经》从来没有 “推荐”过任何致富项目,凡以《每日农经》栏目推荐项目名义进行招商和加盟等行为,均为假冒,《每日农经》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2、《每日农经》节目具有时效性,栏目组从未出版过播出节目光盘,社会上有些公司打着《每日农经》栏目组名义推销节目光盘和各种产品的,均为假冒。 3、《每日农经》栏目主办的各种活动,包括栏目与其他任何单位联合开展的活动,央视国际网站《每日农经》网页上均有公告,未见公告的活动,均为假冒(网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