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县松南中学 |
释义 | 梅县松南中学坐落于松口镇俊头村乌石岗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校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教职工80人,在校学生998人。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高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简介松南中学的前身为溪南公学,创办至今已经历了九十三个春秋。早在一九一二年,辛亥志士、乡贤张作新先生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海外侨胞及家乡父老乡亲的资助下、在松南镇梅东桥头的“稀古书屋”及“汉帝宫”,创办了“溪南公学”,1956年“溪南公学”更名为“溪南中学”。后来,溪南中学又先后更名为“松南农业中学”、“松南中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多次迁徙,甚至一度租用民房办学,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严重制约着松南中学的发展,制约着人才的培养。 建设松南中学的全新校园便成为松南父老乡亲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侨乡人民。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新校的筹建工作,新校于1992年动工,1994年基本竣工并开始上课,至今已有十个春秋。解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海内外众多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秉承“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毕业生,为东山中学、曾宪梓中学、梅县高级中学等重点中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学校荣誉1996年学校被评为“梅县一级学校”。1999年被评为“梅州市美丽校园”、2000年--200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2003年被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的光荣称号、2002年11月晋升为梅州市一级学校、2004年再获“梅州市绿色学校”的殊荣,最近,通过验收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弹指一挥间,松南中学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奋蹄跃马和稳步发展的历程。昔日的荒凉乌石岗,短短几年时间,便“旧貌换新颜”。“凤英纪念大楼”、“学琳教学大楼”、“彬芳大礼堂”、“通珠纪念大楼”、“秋云科学馆”、“广皆图书馆”,拔地而起,蔚为壮观:运动场颇具规模,绿草如茵;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春色满园。我校已由一间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发展到今天的“梅州市一级学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92载风风雨雨、92载沧桑巨变,92载春华秋实,92载硕果累累,松南中学,人才辈出,“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松南中学校友遍布江南塞北,五洲四海。他们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松南人民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最值得人们珍视的一笔财富。松南中学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能有今天的成绩、能有个大的发展完全是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众多海外侨胞、校友乡亲和社会贤达的鼎力支持、热心资助的结果。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全校师生更不会忘记关心、支持教育的人们,其英名将于日月同辉。 2004年九月五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九十二周年暨迁校十周年”庆祝大会,蒙众多海外贤达、校友乡亲的光临指导并慷慨捐款赠物,为不断完善新校舍的建设再作贡献。爱国侨胞、校友乡亲、社会贤达你们的义举和芳名将铭刻在师心中、永载学校史册! 领导班子校 长: 黎国伟 副校长: 傅仁华 张桂文 丘 立 教导处主任: 曹瑞斌 副主任: 叶伟新 黎亦珏 总务处主任: 谢淼基 副主任: 宋伟兵 团总支书记: 卜丽香 少先队总辅导: 吴传庆 保卫组副组长: 李龙枢 发展前景回顾过去,岁月峥嵘,业绩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程似锦。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决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努力地工作,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再写松南教育新篇章,为实施“文化兴县、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海内外贤达、校友乡亲的大力支持,松南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校地址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俊头村乌石岗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