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县扶贵小学 |
释义 | 梅县扶贵小学位于梅县华侨城扶贵西路,创办于2000年9月,为梅县直属重点小学,现有教职工50多位,学生1000多人。 简介学校创办以来,在县委、县府及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下,在梁钦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各项工作不断上新的台阶,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和群众的赞誉。 实施管理新举措.新体制新课程呼唤新的管理.该校采取的管理新举措:一是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即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二是变重"务实"管理为重"虚实"结合,把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三是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即重教学过程和成果的检查;四是变只重管理"教"为也重管理"学",即重视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五是变封团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欢迎家长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创新德育新载体.该校在原"以课堂教学为德育主渠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主题活动为系列,以三结合为网络"的基础上创新德育新载体,采取"诵读古诗文"为又一新载体,其措施:一是制订实施方案;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批示;三是出版校本教材<<古典诗文句读书>>;四是分级指导诵读;五是组织"诵诗、诗画、诗剧、采访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六是评选、总结。这一新载体得到上级的认可,受到省、市、县教研室领导的赞誉。 基本情况营造素质新高点。该校的措施:一是组织教师从"八个学会"中查找薄弱环节;二是确定劳动技能为切入口;三是认真备好劳技课;四是策划组织好每一堂课,让课堂上平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独生子女,有的操起锅碗盆瓢,做着各种各样的菜饭;有的熟练地钉着纽扣;有的修理桌凳。劳动技能、劳动意识显著提高。 探索课改新的模式。该校以课改的"自动、合作、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创出自己的特色:一是观念四特色,即着眼于趣导,变"苦学"为"乐学";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着力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实于引导,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二是教学模式六特色,即以培养自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以充分激励学生参与意识为载体;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形成"自学、议论、质疑、点拔、训练、创新"为新学互动流程的新模式。 今日,扶贵小学涌动改革潮,改出了教与学的新天地。学校承担着省、市、县有关素质教育的三个实验课题,是该县小学语文、数学、思品教改实验基地。近年来,先后有何素琼、宋上松、李俊清等老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县级以上奖的教师有25人;学生参加竞赛获县级以上奖有20多人次,学校在2002年毕业班县质检中获城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该校多次被评为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县综治先进单位、县美丽校园。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