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林村
释义

该村位于上京镇东部,海拔650米,地处省道“306”、“307”线交接处,与太华、石牌二镇毗邻,区位和人文优势比较明显。全村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84户,常住人口1239人,辖区内有国营梅林林场,境内有丰富石灰石、多彩玉、森林等资源,有悠久的石灰石加工历史。2006年该村荣幸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在生产发展方面,结合村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发展运输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将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几年努力争取成为示范村。

1、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梅林村

概况

梅林镇梅林村,位于县城城南东南方贡江边,紧临323国道旁;西北方至县城及京九、赣龙铁路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人文环境和谐,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村镇的传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地理位置

梅林镇梅林村,位于县城城南东南方贡江边,紧临323国道旁;西北方至县城及京九、赣龙铁路旁。

人口面积

梅林村全村土地面积约2000亩,有农业人口2668人,11个村民小组。梅林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101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均为党员),有村民代表52人。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建设

2003年始,在县政府拓展县城经济、招商引资的需要,已征地1500亩,现新城区正在陆续建设中,初具新型城市规模,集工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多元素的经济产业链。村民由过去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变新型的就业方式,劳动力充足,勤劳朴实,生活富裕。

2005年以来多次获得多项赣县县委、梅林镇党委、政府的表彰。2005年获县委“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获得镇党委“先进党支部”称号。2007年获县委“先进党支部”称号。2008年获镇 “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县委“先进党组织” 称号。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2011年获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创和谐平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先进单位称号。目前,梅林镇拥有集体资产600多万(含固定资产),国有划拨村集体土地3536平方米(正在开发建设中)。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梅林村抢抓机遇,利用自身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优势,紧扣时代要求,把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传统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展现现代文明的新气息,努力打造成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新村。

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山镇梅林村

党山镇梅林村是党山镇规模最大的村之一,全村现有耕地1766亩,村民小组17个,人口2285人。梅林村充分利用地域经济特色和龙头带动作用,以中国包装龙头企业浙江爱迪尔包装集团公司为工业先导,带动卫浴、纺织、服装、五金等行业迅速崛起,打造具有村域经济特色的工业基地。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35元。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占地110亩的工业小区、11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拥有160幢“三区合一” 的现代化农户别墅。在工业小区和住宅楼区之间,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一个内有亭台楼阁、地有连片绿草、设有假山曲径、置有健身器材,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中心公园。成立了8人专业保洁队伍,对公共场所定时清扫和全天候管理。梅林村是全区第一个装上数字电视的村庄。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文明村,萧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村、卫生村、经济强村等荣誉。

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梅林村

地理位置

梅林村地处鸦鹊岭集镇周围,东与童畈村隔河相望,西与西河为界,南与黄金堂村相接,北与白河村相邻。焦枝铁路、鸦官铁路、汉宜公路、晓鸦公路穿境而过。

气候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100MM左右。

历史沿革

解放前,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梅林村属宜都县荣新乡,宜昌县高前乡、当阳县普尖乡管辖。村域内高前乡1保3个甲;荣新乡3保2个甲;普尖乡2保3个甲, 1949年秋季,划归宜昌县管辖。1950年4月废除保甲制,实行土地改革,减租减息,退庄退押,清匪反霸运动,农民分得了土地;1951年由农户自愿联合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1月在大力发展互助组的同时,成立了张家湾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底,张家湾农业生产合作社兼并了雷家湾以及周边的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至1957年成立了前锋高级农业合作社、 “小八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红土大队(管理区)红土生产队1中队, “小八社”改为蔬菜大队,1961年5月与集镇居民合并成立鸦鹊岭镇(乡级),1964年3月由蔬菜大队和从白河大队分离出来的4个队成立双堰大队,1984年2月,从田畈大队分离出四个队组成田庙大队。同年9月大队更名为村,2003年村组规模调整,红土、双堰、田庙三个村合并组建梅林村,辖6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组,村委会驻地汉宜路与惠民路交汇处,距镇政府不足1公里。

人口面积

全村版土面积8.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6亩,其中水田面积2881亩,旱地575亩,全村2141户,总人口6345人,劳动力3796人。

农村经济

2005年粮食总产2170吨,油料总产382吨,生猪育肥16653头,鲜鱼79吨,柑桔2792吨,蔬菜19000吨。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530万元,人平纯收入458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第一产业占53%,第二产业32%,第三产业15%。

基层组织

村“两委”班子按照“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坚持村务日常工作,积极投入集镇建设,量力兴办公益事业,全力维护集镇稳定”的工作思路,依托集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为农民奔小康夯实了坚实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村党支部、村委会曾多次被省、市、县(区)、镇评为模范党支部、先进集体、特等先进单位。

经济建设

梅林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短、平、快”特色农业,建蔬菜基地1500亩,专业销售队伍120多人,销售收入1478万元;发展柑桔1475亩,其中连片发展1100亩,形成了以三岔河、西河、高屋场、长寿湾、小仓屋岗、窑场岗为主的七片柑桔产业带,产量由1976年的500公斤左右发展到2792吨;养猪是农民的传统习惯,全村有养殖百余头大户10余户,户平收入过10万元,全村育肥出栏16650头;发展精养鱼池95亩,养殖水面达到540亩,年产鲜鱼79吨。村委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以来,投资25万元,修建一座二级提水站和2个组级提水站,解决2000多亩耕地抗旱用水;兴建农渠40条,长30KM,毛渠80条,长40KM,安装U型槽1000米;兴建扩建堰塘155口,总容量可达150万立方米;镇村公路四通八达,鸦普公路、鸦郭公路分别直通童畈、东山两村,全长3KM;长5KM的一环路、二环路、四一路、红云路、鸦普路完成硬化。全村1975年开始办电,1998-2000年投入20余万元资金进行农网改造;村级高压线路8条,长12KM,低压线路22条,长25KM,配电室8个,农电体制改革,其管理权上交电力部门管理;国家超高压线路葛上线(葛洲坝-上海)途经村域,长1KM;全村农户户户通电,每年用电量402万千瓦时,其中生活用电171万千瓦时,农业用电36万千瓦时,工业用电195万千瓦时。农业科技不断深入人心,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明白人2000人以上,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到2005年底,由县(区)镇科技部门考核颁发职称聘书的有35人,采用高接换种和低接增果技术,改良柑桔品质,柑桔品改900多亩,特早、早熟、中熟、迟熟比例适当;引进良种母猪1000余头,为社会年提供优质仔猪20000头;积极探索种植高效模式,总结推广了“油-瓜-稻”水旱种植模式和“猪-沼-柑”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发展节水农业,普及软盘旱育秧抛栽新技术。

依托集镇发展民营经济,2005年,村域工业企业达到26家,解决就业人数834人,年创收入2600万多元,职工年平均工资6000元,个体经营户547家,年创利税840万元,其中服务业47家,创利税94万元。内引外联,积极培育打工经济,全村外出打工人数或农闲在本地务工1000余人,年创收入800多万元。村服务集镇建设,1984年以来,被征土地1487亩(其中红土587亩,双堰400亩,田庙500亩),用于开发环城路、二环路、红云路、四一路、小鸦路、梅林大道、惠民小区、扩建汉宜路、建设食品工业园区。

社会事业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解放前,全村98%的农户居住茅草屋,缺衣少吃,建国以来,逐步换上砖木结构的平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红土大队在时任党支部书记王诗明的带领下,学枝江四合经验,兴建4个居民点,盖起4幢二层楼房,解决了34个农户的住房困难。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砖混结构楼房,人均拥有住房面积75平方米,随着体制的变更,集镇规模扩大,梅林村按照集镇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8个居民点。90%以上的家庭安装了程控电话,拥有移动电话1500部,90%的家庭拥有高档商品,户平一辆摩托车和一台彩色电视机,有8个农户购买了小汽车,拥有运输车辆46辆,年货运量2。5万吨,客运量20万人次,1000余户安装饮用镇水厂的自来水,1000余农户打有深层地下井,饮用干净清洁的地下水。

文化卫生

村内有完全小学两所。鸦鹊岭镇中心小学服务周边四个村和一个居委会,学校占地面积15940平方米,建筑面积4218平方米;校名在历史上多次变更,校址几度变迁,晚清时期校名为“公办两等学馆”,光绪三十三年为“东湖南乡女子学堂”,民国时期分别为“东湖第三完全小学”、“普尖完全小学”、“高前完全小学”,1949年命名为鸦鹊岭小学,1968年鸦鹊岭小学更名双堰小学,1997年由上海静安区捐资20万元兴建综合楼,学校同时启用“鸦鹊岭镇完全小学”、“鸦鹊岭镇静安合银希望小学”,1998年9月学校更名为“鸦鹊岭镇中心小学”,2002年-2004年,白河小学、三合小学、薛畈小学先后并入。红土完全小学1959年借用民房办起低小班,1964年8月修建土木结构校舍办起初小,1968年扩建校舍办成完全小学,“文革”中,办有“戴帽”初中;1994年学校扩建,把平房改为楼房,学校占地面积11250平方米,校舍使用 面积1709平方米;2001年至2005年,普通寺小学、灵庙小学、童畈小学先后并入;2005年,民营企业家王书贵为母校—红土完全小学捐资25万元改善教学环境,深得全社会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许;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毕业生全部进入初中学习。幼儿教育起步于1960年,由王永淑创办幼儿园,入园幼儿40名,教师待遇以大队记工分为主,幼儿家长适当交费。1976年学山西昔阳经验办教育网,学前教育以大队为单位主办,依托学校于1978年秋办起了2个学前教育班,农村5-6岁幼儿全部接受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以扫除文盲、科技培训为重点。解放之初,办农民识字班,办扫盲夜校,1000多人脱盲;1983年,以学校为主阵地,开设了“家长学校”、人口理论学校和技术培训学校,进行养猪、养鱼、柑桔等农业技术培训教育。1983年至2005年各类培训参学人数达10000多人次,培育出种植能手1300多人,其中:蔬菜种植能手1000余人,“两养”能手300多人。全村现有小学文化程度2580人,初中文化程度1800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74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0人,村民无文盲,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共青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为基础,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每年举办两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活动;民间乐队常年活动在村民红白喜事之中,,对村内外红白喜事进行风格独特、样式繁多的演出,春节有狮子、龙灯、彩莲船、高跷等,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科学种田和本村风土人情等。村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建有两个卫生室。2004年,红土、双堰、田庙卫生室合并,兴建集诊断、注射、外科换药、观察、药房、值班为一体的梅林村卫生室,占地面积178平方米,建筑面积201平方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责任考核指标名列全镇前列,符合政策生育率100%,“三查”服务率95%以上,0-6岁儿童预防免疫率100%。社会保障极为重视,对现有20名伤残军人给予了优抚,对10名孤寡老人实行社会福利集中供养,对43名因天灾人祸致残的特困户实施了特困救助。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树典型,育样板。截止2005年全村创建十星级文明户58户,五好文明家庭22户,好媳妇30个,好妯娌20对,好邻居20对。建村以来,发挥中心户的作用,村内多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治保、调解工作连续三年被省、市、区评为“先进防范组织”、“安全文明村”、“十佳民主法制村”、“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4、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梅林村

乡村概况

梅林村位于梅林街道中心,高速公路同三线、省道线傍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农户520户,村民1256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40人,外来常住人口800多人,耕地500亩,山林520亩,人均年收入9073元。

乡村历史

设村始于南朝,因村北原有一片梅园而得名。素无宗祠族谱,集各地异姓聚居。最早的有蔡、徐、胡、林、周5姓,后来章、陈、葛、邬、吴等姓迁入,计78姓。1949年前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商业,尤以牛市场闻名邻近诸县。1992年,全村共有396户,1164人。耕地737.7亩,山林500亩。常年居住的外籍人口2200人。象山港距村东3公里,海运可通宁波、上海;村南有公路直通台(州)温(州)地区;西离宁波市著名旅游疗养胜地--南溪温泉20公里,并有象西线通新昌、嵊县,可转道义乌、金华;北沿甬临线抵奉化30公里,宁波65公里。便捷的交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乡村经济

1949年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梅林集市蓬勃发展。梅林老街原长不到150米,全是木结构的旧房,而现在的商业网点已逐步移到甬临线两侧,形成一条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分段各长200米左右的繁荣地段。1991年,梅林村协同镇人民政府,在村中心新建成一条宽10长200多米的混凝土街道,一律三层楼建筑,取名振兴街。梅林有商店近200家,年商品零售额3000多万元。1992年全村第三产业的净收入226万元。

梅林村工业起自1969年4月创办的五金厂。当时只有2000元资金,2间草屋,4台仪表车。除修理农机具之外,为南京无线电厂加工零配件,但连年亏损。1980年后,在厂长章志梅的领导下,生产逐步发展。1983年改名为宁波市汽车油管厂、宁海县齿轮箱厂,生产各种汽车油管和BJ130四速变速器、NH905农用车变速器及CAS5-20五速变速器。产品质量经省级检定,全部合格,1991年获农牧渔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并连续3年被评为县工业骨干企业。产值逐年以20%的速度递增,至1992年,产值达681万元,税利70多万元。目前正在扩建扩产,预计1993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税利100万元以上。另外,村办工业还有电子器件厂等;联户和家庭工业以塑料制品为特色,有音响模具塑料厂、县塑料七厂一分厂、工艺美术塑料厂、模塑厂、五金厂等。其中音响模具塑料厂在北京设有生产车间,年产值近500万元。

1992年,全村有工业企业20家,其中村办2家,联户和家庭办18家,工业总产值2063万元,税利250万元。此外,外地办在梅林联户和个体工厂尚有30家。村民除务农和从事第三产业外,基本进厂做工。

工业发达的梅林人不忘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1988年投资13万元,架设农电线路,添置电动脱粒机和大型收割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电网化,收割机械化。此后,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都在2万元以上。

社会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梅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1984~1992年,新建房屋556间,其中平屋72间,二层楼335间,三层楼149间。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1220元,1992年增到2100元。全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5.96万元,比1991年增长97.8%。现在,村中有桑塔纳轿车3辆,电视机301台,冰箱140台,洗衣机45台,录像机75台,个人程控电话49部,大哥大3只,货车5辆。村里投资近百万元建成的梅林宾馆,占地13000平方米,白墙绿瓦,设备齐全,年收入在120万元以上。1990年投资45万元建成自来水厂,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当年狭窄而破烂的牛场弄,70余户民宅全部重新拆建,形成了崭新的梅林西街,街面由原来1.5米宽的卵石和石板拓展成14米宽的混凝土大道,全长76米,两侧全部三层楼建筑,釉砖贴面,赭红阳台。从幼儿园到初级中学的校(园)舍,基本上系新建。1988年,建影剧院,有座位1166个。村里还有文化中心、图书室、镭射电视室以及灯光球场等设施。仅10年时间,整个梅林村完全变了样。

梅林村1990年被县命名为文明村,1992年被市命名为文明单位。

5、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庙下乡梅林村

梅林村位于庙下乡西边,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是外源四个村之一。全村9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251户,总人口885人,总耕地面积383亩,山林面积5057亩。村集体经济收入0.01万元,人均年收入6301元,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

6、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佛堂镇梅林村

乡村概况

义乌市佛堂镇梅林村,地处义乌南江畔,江东街道与佛堂镇交界处,是佛堂通往义乌市区的北大门,稠佛大道就穿境而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距市区6公里,村庄面积约0.5平方公里,全村共349户,户籍831人口人,有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6亩,山地、林地面积1008亩,2007年村民人均8000收入余元。

乡村历史

梅林村祖先于1712年定居建宅,周围有金狮岩、后山、田山、弯塘山环绕,古时梅树遍村,古木参天,风光秀丽,人称龙凤呈祥,梅开五福之地,村名也由此而来。贾氏宜宗宙黑云寺每年举行农历正月十八、五月初八庙会,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闻名于义乌的抬阁巧、迎香亭、十八铳即源于梅林。

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座座高楼拨地而起。1997年,稠佛路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梅林村的交通环境。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历届村两委的努力下,先后完成了两条通村道路和村内所有道路的硬化改造及亮化,绿化工程,修建了桥顶水库,加大改造了村边的七斗塘,改善了村民饮用水环境。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建造了灯光球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业余活动。2005年实施了村庄整治工程。通过村两委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先后被上级领导部门授与“城乡一体化先进集体”、“五好党支部”、土地管理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金华市卫生村、道德和文化阵地建设示范村。

7、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梅林村

梅林村位于新市镇西郊,新德公路横穿,菱新公路纵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000年村域调整后,全村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089亩,桑地815亩,全村24个村民小组,741户农户,人口2809人。

8、福建省永春县吾峰镇梅林村

【地名含义】

梅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朝宣德年间,黄氏始祖进成公就从呈祥迁入聚居此地,因此地有杨梅、梅苑、酸梅整片成林,取名为梅林。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改为实行保甲制度,梅林属于二十二都,南阳坊、常安里。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度,梅林隶属吾峰乡,陇内保,新中国成立后,梅林先后隶属八区,十一区,霞陵区,蓬壶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梅林隶属城关人民公社,属吾顶大队。1961年全县重新划为二十二公社,梅林独立为大队编制,隶属吾峰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政社分开,改梅林大队为梅林村。

【行政隶属与地理位置】

梅林村与县道社汤公路11公里+500米路段相连,与乡道高梅公路连通。本村与90年代后全部连通各个自然村水泥路。东邻吾西村,西蓬壶汤城,南吾顶村,北苏坑镇。1982年前大队部设在梅林堂,1981年新建大队部办公楼,于1982年冬迁入新大队部。

【人口与土地面积】

全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冷水亭、后吴、苏田、水堀垵、对山墘、蕉林兜、上治、下治8个自然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全村620户,2500人,其中外出经商劳务300人。

【气候与物产经济】

梅林村现有耕地面积900多亩,数年来开垦荒山,耕作水稻,种植柑桔、枇杷、茶叶等经济作物,不断增加收入。梅林村海拔500公尺,平均温度18.5摄氏度。

【纪念地、名胜古迹】

辖区内有华地宫、炉美宫、梅林堂峰纪念地。

华地宫:约公元1910年,从蕉林兜下池宫迁徏到下治始建华地宫,文革期间被毁,1985年重建未装修。建在下治自然村北角水圳池山下,下治地名原称华地乡,遂称华地宫。华地宫主要供奉三代祖师,王史大使等众多神佛。因三代祖师公佛显赫,有求必应。为境内外善男信女排忧解难,化凶为吉,祈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闻名远播,吸引信士前来礼拜。

炉美宫:巍然耸立的福聚山麓,奔流不息的炉美宫溪畔,有一座小宫殿式建筑物,名叫炉美宫。宫内左殿供奉着通义尊王,中殿供奉着保生大帝;右殿供奉着张公圣君,雷霆元帅以及林公圣侯之尊诸佛。历年农历三月初六氏境主公生日,从初一到初六,黄、梁、陈、何、吕五姓轮流为境主公上寿。当值的家家宰牛羊,户户蒸糕粿搭台排演影戏,放烟花爆竹,夜以继日,煞是热闹。由于炉美宫香火长年不衰,施主络绎不绝,还有许多高规格的佛事礼仪活动,梅林村也因此声名远播。今日的炉美宫,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将永远成为人们向往的朝拜圣地。

梅林堂:黄氏祖厝-梅林堂。坐落于桃源龙鲤境内的福聚山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朝宣德年间,梅林黄氏始祖进成公就从呈祥迁居此地开基繁衍。因此地梅花,杨梅树枞整片成林,取名为梅林。梅林堂是黄氏先祖(十三世祖)恰斋公重新修建,作为供奉先祖,族人议事的重要场所。初建的祠堂背靠福聚山,坐丑向未兼艮坤。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秋,改为坐癸向丁兼丑未重建。梅林堂重建至今已历半世纪有余。随着历史沿革和岁月沧桑,梅林堂可谓千疮百孔,破损不堪,于2001年7月旅居台北市的族亲捐资,多方集资重修建梅林祠堂。

【下级组织】

下辖:冷水亭、后吴、苏田、水堀垵、对山墘、蕉林兜、上治、下治8个自然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

9、安徽省宁国市梅林镇梅林村

梅林村地处宁国市梅林镇中部,距市区12公里,东津河、S104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全村总面积29.6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3500余人,劳动力1547人。水田面积1870亩,山场面积41000亩,其中毛竹12000亩、板栗4700亩、山核桃1800亩;土地面积44900亩,耕地面积2300亩。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7名,建党对象3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下设3个支部(梅林支部、新安支部、五都湾社区支部)。

该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素质较高、观念较新、群众生活较宽裕、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2006年该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盘活山林山场,顺利完成“五都湾”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57万元,人均收入4800元。

10、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梅林村

该村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西北方,107道莞长路段横跨该村,全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有叶屋和邝屋两个村民小组,其中本村户籍人口547人,新莞人5000多人。该村自有厂房占地面积95000多平方米,现有企业28家,其中外资8家,民营20家(其中支柱企业光顺电子、亿利达集团)。

该村建有1个文化广场,面积达2650平方米,户籍人均达5平方米。建有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室、祠堂、村史展览室等活动场所,面积共有1000多平方米;其中村委员会在四楼村民大会议室举行梅林村村史发展展览,对梅林村一些民间收集到老照片,梅林村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以及有纪念意义、村荣誉相片进行展览。建有图书馆一个,现藏书3500多册,年增量6%,各种报纸期刊三十五种。在公园旁建有标准水泥灯光篮球场一个、村委会五楼建有室内比赛用胶地羽毛球场一个,体育健身路径一套,建筑面积达到700平方米多;宣传栏、橱窗十六个;另每月在篮球场播放一次以上的免费教育电影,每年春节请粤剧团为群众表演粤剧。这些文化设施给村民及外来工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业余文化活动。

经济情况:

2010年1月份-12月份:村一级总收入为786万元,比2009年1-12月的775万元增加11万元;纯收入为254万元,比2009年的240万元,增加14万元。村一级总资产达到4198万元,比2009年的4420万元减少222万元,负债为1031万元,比2009年的负债1114万元减少8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4.56%,同比09年25.21%减少0.65%。

2010年1月份-12月份:叶屋村:总资产2350万,总负债670万,总收入424万,总支出168,纯收入256万.负债率为百分之28.5。

邝屋村:总资产2975万,总负债185万,总收入497万,总支出180,纯收入317万.负债率为百分之6.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