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东村
释义
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梅东村

村情概况

党湾镇梅东村位于党湾镇北面,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965亩,全村现有农户830户,人口2839人,党员64名。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6元。近年来,梅东村坚持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抓手,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花卉、苗木、蔬菜和养殖南美白对虾等。坚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全村现有农业营销大户100户,连接农户700户,年销售农副产品达3000多万元。抓住创建生态村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投资700多万元进行道路硬化;投资150万元安装自来水;投资70万元改造卫生户厕。注重公益事业建设,为失地农民解决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先后获得杭州市农村整治村、卫生村、文明村、园林绿化村,萧山区卫生村、学习型村、生态村、文明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5.00亩(其中:田0.00亩,地155.00亩),人均耕地0.80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45.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无路灯。全村有2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54%和3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小水窖28口。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00万元,占总收入的68%;畜牧业收入3.40万元,占总收入的2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8头,肉牛4头);林业收入0.10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0.50万元,占总收入的2%;工资性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38%。农民人均纯收入1482.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 38%),在省内务工30人,省外0人。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28户,共有乡村人口106人,其中男性60人,女性46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人,劳动力7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6人,汉族8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公里。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6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4人。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则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转龙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3.00公里,距离中学18.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2.00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村务。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2人,党员中男党员2人,女党员0人。该村有团员4人。

2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乡梅东村

基本概况

梅山乡梅东村地处梅山岛的东部,2005年,由原来的梅山、炮台和盘峙三村合并而成。梅东村文化底蕴深厚,舞狮和舞龙等闻名遐迩,而且在抗日战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至今保留的遗址仍是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地点。全村现在常住人口1590户、3846人,主要特色产业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

特色产业

水产养殖业在该村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蛏子产量不少,且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镁、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

该村凭着天然优势,利用现有资源养殖泥螺,以三月桃花泥螺和八月桂花泥螺为佳。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曾给该村的水产养殖业写下辉煌的一笔,极大地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该村所产的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

基础设施

2005年梅东渡口码头的建设不仅使群众出行更为便利,而且使村民出行更加安全。它在两侧安装了安全护栏,并悬挂了警示标语。

2007年进行了村级公路的支线的修筑并在其一侧安装了路灯,实现了村级道路的“硬化、亮化”建设。

休闲文化

梅山山顶公园由村集体出资将附件的一座小山上改建而成。建成以来,村民又多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特别是在夏夜,老人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年轻人来这里聚会、跳舞,甚是热闹。

盘峙小公园是该村为丰富群体文化,发展农村新风尚,而努力建设群众娱乐设施。

3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梅东村

钱清镇梅东村位于绍兴县西部,紧靠杭甬铁路和104国道,与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仅一河之隔,距柯桥县城12公里,离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全村村域面积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5亩,山林面积1140亩,农户701户,人口2521人,党员108人。

梅东村依靠村党委的坚强堡垒和村委会一班人的扎实工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村各项事业齐头并进。2006年全村实现三产总产值11.5亿元,利润280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780万元,人均收入12578元。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路灯安装率、自来水入户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卫生公厕净化率等均达100%;以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为主的多种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近几年,梅东村已获得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县级绿色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被市、县爱卫会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被《农民日报》誉为春色满园梅东村。

一、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村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孔永华为组长的“绿色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金松富、村委主任邵建立任副组长,下辖工作班子,负责全村包括“绿色生态村”在内的“两个文明”的创建工作。在拥有一支20余人的环境保洁队的基础上,村里专门建立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花木养护队。健全村爱卫会组织,强化各专业组职能,做到分工明确,工作落实。

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村里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完成了以下相关工程:

1、改水工程。100%村民用上了洁净卫生的小舜江自来水。

2、排水工程。村庄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专人负责 清捞河道水面杂物水草,常年保持河道清澈。

3、改厕工程。全村原有280只“露天粪坑”已全部清除,新建公厕21只,每天有专职人员清扫,100%住户建有户厕。

4、新建垃圾箱25只,安放玻璃钢垃圾桶120只,环境卫生每天有专职人员清除,责任、区域落实包干。

5、自费雇用挖泥泵对本村区域内2000余米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河道清淤1.8万立方,并完成沿河两边河道砌石坎3600多米和绿化工程。

6、通过几年来拆旧建新,拆除各类旧房及违章建筑累计达7500平方米,清除建筑垃圾1000余吨,与此同时,按旧村改造规划,打通并拓宽村道45条。全村道路硬化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

三、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

按照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三大标准(小康环境、小康设施、小康住宅),积极建设生态村庄。

1、旧村改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村建立了有党委、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旧村改造领导班子。工作班子委托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了既美观实用,又节约土地的连体式别墅套型,在村务公开栏纱上公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在旧村改造中,为村民提供配套服务,实行“十个统一”。即:(1)对近年申请建房的农户按申请时间先后统一登记;(2)按《规划》统一定点布局;(3)统一新建住宅的格式、风貌;(4)统一道路、管线、绿化建设;(5)在统一招投标后,实行统一登记;(6)施工期间聘请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统一实行工程质量监理;(7)竣工后统一组织验收;(8)验收后由村里组织建房户统一抽号;(9)按每幢住宅实际造价间向建房户统一回收建房成本款;(10)建房户搬入新居后,统一拆除旧房。目前已翻造和改造别墅156余幢,争取在两年内让80%的村民住上环境优雅的别墅。

2、在进行旧村改造的同时,制订了专项绿色规划。在规划中,小区内绿化布置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点”,为本村沿河及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公共绿化;“线”,为路旁绿化;“面”,为庭院间周边绿化。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为村民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1)村区域内道路、河道宜林段2000米,已有1600米实现路旁、岸边绿化,绿化率80%。

(2)村内新建成区占地100亩,绿化覆盖率81%;见缝插绿,其中拆旧建新面积约1380平方米。农户庭院周边绿化率80.7%。

(3)建有苗木3万余株的村苗木培育基地1个,面积6亩。

目前全村绿化苗木的品种,有古木银杏、桂花、罗汉松、茶花、扁柏、香樟、金叶女贞、红花季木、杜鹃、月季等20余个品种,共4万余株。其中,乔木品种10余种,总数量为3万余株,樟树9500多株。

(4)新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绿色休闲公园)2个,聘请专业队伍搞好绿化,面积8亩,并有2名专职人员负责内部卫生、绿化管理。

3、制订《钱清镇梅东村村庄规划》。本着改善村内整体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村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村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后,制定了《梅东村村庄规划》。根据《规划》,我村将在今后5年内,对村庄的总平面布局、各相关指标、竖向设计、给水及消防、排水、电力、电信及有关电视、环卫等方面进行建设。力争把我村规划建设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型的标准住宅小区,把社会、经济、环境三效有机的统一。

四、生态文化建设

运用黑板报、宣传窗和发送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与引导,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村老年活动室、文化娱乐中心、健身中心、篮球场由专人管理,并常年向村民开放。组建有村“两委会”、民兵、妇女、共青团负责人参加的男女乒乓球、篮球队、歌咏队、农民书法兴趣小组等农村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立农民文化节,带领全村村民开展健康文明的群众问题活动。

绿色生态村建设有利于该村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实现环境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全面建成小康新农村,提高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

4 福建省诏安县梅洲乡梅东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梅东村系漳州市诏安县梅洲乡七个行政村之一。(原属诏安县四都镇管辖)位于诏安县东部,梅洲乡东北部,国道324线边,距县城22公里。东与云霄县竹港村接壤,西与梅洲农贸市场交界到市场500米,南与梅南村交界,北邻324线至乡所在地1公里。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2.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2328人,565户,辖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

梅东村地处平原,气候适中,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从国道324线入口车辆可直达村部(300米),全线水泥混凝土路面,向西与梅港路(梅洲至港口)连接,向东,直通(太师公)和梅洲第一小学。梅东村党支部于1997年被诏安县政府评为“摘星”村。

历史人文

梅东村是梅洲乡始祖吴大成(约1126—1227年)字子集,号梅月,祖籍河南,曾师陈景肃于仙人峰。时年十九的吴大成与薛京、郑柔、杨耿等被选入太学。乾道年间,吴大成以太学生授秀州司理参军,后历任江淅曾奉檄湖湘。因其始终坚持抗战,抨击秦奸余党而落第归乡。自此隐居梅洲教子读书,率童耕耘。梅东村是梅洲始祖开墓前“十八乡村”之一,八百多年前称之为黄头村。

建筑景观

1、震灵宫(太师公庙)是太史公林警庸之庙宇,林太史公讳偕春,字孚元,号警庸;诞生于明嘉靖十六年四月初四(公元1537年),晚年自号云山居士,云霄县人,祖籍嘉州郭墩,至父文贡。震灵宫座兑向震,故名震灵宫,建于明素宗元年(1621年)。庙前有古路二道车巷,会合之处有座天然小丘陵,坑沟泉水潺潺,弯曲环绕流入大溪,汇入港口海峡,右边古松叶茂笼罩,形成葫芦之带,堪称葫芦胜地。震灵宫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六日为隆重纪念日,至今四乡六里朝拜云集,受万民千古崇敬。最后一次于1996年择吉重建,但保持明末建筑原貌。

2、玄天上帝庙,位于梅东村交通要道东侧,系武当山玄天上帝始祖的黄头村人们为求福寿康宁特建造玄天上帝庙由于年代久远,多次修建,最近一次于1995年6月重新修建,大帝爷公威灵显赫。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祈求平安络绎不绝,农历三月三为大帝爷公圣诞日。

物产经济

梅东村民自始祖爱国爱民,敢与秦奸余党抨击,教子读书耕耘,高风亮节的创始下,世世代代的村民性格豪放,辛勤耕耘,安分守己,务家经商。现村民种植的果实有龙眼、荔枝、李、芒果、青梅、西瓜香蕉等,畅销海内外,粮食及蔬菜类更是应有尽有,村民们靠勤劳的双手,大胆地改革开放,已经走在小康的大道上。

5 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梅东村

村情概况

梅东村位于石榴镇东南部平原地带,北邻梅北村,西邻梅西村,东邻绥安镇马坑村,南隔鹿溪中游与大南坂农场上埔作业区相望。?

政区沿革?

梅东、梅西同是“梅林”的组成部分,清代为“在坊”的梅林保,民国时期分为梅东、梅西2保,起初属石梅乡,民国29年起改属绥安镇。新中国初期,属第二区(石榴区)的梅林乡,1958年9月属石榴公社梅林管理区的梅林大队,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梅林大队分为梅东、梅西2大队,即今石榴镇梅东、梅西2村的前身。梅东村有后埔、埔顶角、楼仔边、田仔边 、草湖尾、寨仔尾、梅园路7个角落,总人口720户,2970人,其中,后埔250户,995人;埔顶角64户,254人;楼仔边112户,440人;田仔边106户,414人;草湖尾71户,295人;寨仔尾102户,402人;梅园路25户,98人。?

姓氏源流

?

据传,梅林在明代初期和明代以前为梅、林、谢三姓所居,明初陈姓开始入居梅林,后来成为梅林主要姓氏。现在梅林夹杂少数(约占10%)吴、范、黄、李、胡等姓,则是后来者。陈姓开基祖陈永顺(号永兴)与弟陈顺卿(号永庆)于明初洪武三年来自莆田涵兜(今涵江)打铁街(祖先由漳浦墩柄移居涵江,为“圣王派”中的“南江派”)。永顺兄弟初居高寨山麓九婿桥,洪武十四年移居梅林,后顺卿移居盘陀东林,永顺在梅林传衍后裔,建祠堂“追来堂”。梅林陈姓明代分传于盘陀镇的产山,清代分传后裔于台湾宜兰,本县绥安镇的西峰、下梧等处。?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梅东全村有耕地2318亩(水田1418亩,农地900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及香蕉、柑桔、荔枝、龙眼等果树。在村中开日用品及食杂小店者40户,饮食店2户,外出经商者4户,修车店6家,有养猪户2户。运输户6户,有货车10辆,机板车2辆,手扶拖拉机15架。外出县内、省内外做工者600多人。劳务输出到国外的6人。全村饮用井水,一般用水泵从井中抽水于水塔备用。家家以电灯照明。电视普及率95%,电 话普及率90%,有手机300支。建乡村公路二条,一条通牛旧线,长1公里,宽7米,柏油路面;一条通土桥头(鹿溪桥闸处),长1公里,宽8米,土路。村卫生所一所,小学一所。梅东小学(原梅林小学,开办于民国时期),已建新校舍,校园面积3359平方米,建筑面积 1376平方米,设10班级,学生288人,教师15人。?

古迹?

双溪坝,明崇祯年间的水利建设,今存残迹。?

风俗?

梅东、梅西于每年农历正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共同到西庙迎请“开漳圣王”来村,为其庆祝寿诞。

6 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城梅东村

梅东村地处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城东部,常住683户,人口2370人,耕地面积1154亩,全村所辖13个村民小组,有党员20名。去年全村人平均收入3970元,村集体收入3.1万元。今年换届顺利选举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有村支部委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村委会委员5人,村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两委”班子全部交叉任职。

交通方面: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1995年开始,共投入110多万元,对全村5公里村道实施了硬底化,村里交通状况得到解决。学校教育方面,原设立的大柘中心小学和县一小合并,改办为县一小梅东校区。医疗方面,村里有医疗站2间,群众看病方便,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认识较高,入会率达100%。群众谋生方面,村民除耕种责任田外,农闲利用县城的优势,发展种养业、经商,一般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谋生。目前全村养猪户存栏10头以上的有25户,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5户。社会治安方面,村委会成立了调解领导小组,对全村发生的各类纠纷认真进行了调解,调处率达100%,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7 云南省绿春县戈奎乡梅东村

村情概况

梅东村隶属于戈奎乡加梅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加梅村委会8公里,距离戈奎乡22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626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到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4.32亩(其中:田53.16亩,地61.16亩),人均耕地.6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747.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3.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6亩,主要种植八角、草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3.4亩,荒山荒地609.05亩,其他面积340亩。无矿藏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无路灯。全村有37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37户通电,有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7.03%和54.0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32.43%和13.5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4.56亩,有效灌溉率为38.9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3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34万元,占总收入的60.85%;畜牧业收入5.79万元,占总收入的28.55%(其中,2006年内出栏肉猪41头,肉牛6头,肉羊22头,鸡鸭等家禽907只);渔业收入0.05万元,占总收入的0.25%;林业收入0.99万元,占总收入的4.88%;第二、三产业收入0.61万元,占总收入的3.01%;工资性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2.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2.36%),在省内务工3人。

人口卫生

到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37户,共乡村人口166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77人。其中农业人口166人,劳动力127人。该村均为哈尼族。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1.57%;享受低保34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0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加梅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戈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公里,距离中学22公里。到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人,其中小学生18人,中学生4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4.31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381个(劳均3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26万元,有固定资产0.2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