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绣 |
释义 | 简介蒙古工艺品曾是蒙古皇帝钦定贡品 ? 历史相传公元1240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率领蒙古骑兵进军欧洲,攻占了匈牙利等国。在匈牙利首都,他看到西方一幅油画,画面正是成吉思汗在世时的坐骑,一匹四蹄踏雪枣红马。窝阔台看后非常吃惊,命属下原样做出一匹枣红马来,蒙古各部立即调各地能工巧匠赶制贡品。先后送来石雕、木雕、牙雕、湘绣、苏绣等各种枣红马饰品,窝阔台都不满意。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察哈尔部送来一批贡品中有一件用毛绣绣制的苍狼饰品,窝阔台看后决定由察哈尔部来完成枣红马的制作,并把这件饰品挂在成吉思汗王陵的祭祀宫中,由于年代久远,这件饰品是被埋在地下?是自然损蚀?还是毁于战火?其去向已无人知晓。 元朝后曾失传 如今仅一人能干走进萧掌柜的仿真动物坊,一眼就被墙上挂的猛虎图所吸引,张着大嘴的老虎无比威严,仿佛就要从墙上走下来。萧掌柜介绍说,这是用传统毛绣技艺绣制的,目前这种工艺没有传世的古代作品,仅有他一人掌握这门技艺,没有传人,前几年想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但是失败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他很怕这门古老技艺从此失传。 萧掌柜与他制作的毛绣大熊猫在一起 毛绣探秘?? 动物锋毛“栽种”图案 ?? 萧掌柜是蒙古族人,从小在内蒙古草原长大,年轻时在乌兰察布盟插队,对草原和草原上的动物有着极深的感情。插队时听察右后旗当地的老人说起一种蒙古族的传统民间工艺——毛绣,曾在元大都十分盛行,几乎每个贵族家中都挂着毛绣挂毯,随着元朝的衰亡,这种工艺也渐渐不为人所知。老人告诉萧掌柜这种工艺与中国任何一种绣法都不一样,不用针线,使用动物脊背上的锋毛(退绒)在粗亚麻布上“栽种”出图案。遗憾的是萧掌柜从没见过一幅古代流传下来的毛绣制品。 毛绣猫咪栩栩如生 毛绣技艺 ?? 打底稿要掌握四门学问 ?? 萧掌柜回到北京工作后,喜欢动物的他有时就去自然博物馆帮忙制作标本,跟那里的老师学会了仿真动物标本的制作,跟着老师做过狮、虎、豹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标本。有了做过标本的经验,萧掌柜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在内蒙古时听到的神秘的毛绣技艺整理、恢复起来。为了使绣制的动物逼真,他请教了生物、工笔画、油画、解剖学的老师,使自己在绘制绣品底稿时尽量忠实于野生动物的原生态。这四门学问,也是从事毛绣艺术必须要掌握的。 ?? 一只动物只能取四两毛 ?? 绘好底稿后,选毛又成了困扰萧掌柜的难题。当然不可能绣什么动物就用什么动物的皮毛,而且为求逼真,所用的毛全部是未经染色的天然颜色,这又加大了选毛的难度。经过试验萧掌柜选中了四五种家畜的皮毛当原料,但每只动物身上只能取脊背上4两左右的锋毛,还要等到夏季,动物皮毛最光亮的时候取。而一只与真虎大小相同的毛绣虎要用去100多公斤毛。采访中,萧掌柜表示,为了保护手艺,这几种家畜的名字不便透露。 ?? 为使绣制的动物生动逼真,萧掌柜在绣制成年动物和幼年动物时都选用不同的毛,而表现动物凶猛威严和憨态可掬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时,也选取不同的毛来表现。所有的毛都要用镊子夹起“栽”到大经纬线料子上,有时动物脸上一些细小的毛用普通镊子根本夹不起来,要用特制的竹镊子。在动物鼻子、睫毛等点睛之笔处,萧掌柜更不惜使用过去做标本时留下的真正野生动物的毛。在绣制毛绣作品时还要特别细心,因为动物皮毛的花纹看似简单,实际有复杂的规律,中间出一点错,整体效果就不对了。所以一年能制作五六件满意的大型作品已经很不错了。 ?? 毛绣几可乱真 ?? 当萧掌柜完成了第一幅毛绣作品后,拿给曾向他描述毛绣工艺的蒙古族老人看时,老人激动地说,比他以前见过的毛绣要逼真得多。从此萧掌柜有了信心,并把毛绣技艺与动物标本制作结合起来,动物的舌头、鼻子采用标本专用的弹性材料。再加上一些电动装置,他做得藏獒可以在屋内来回走,小猫可以叫,可以打呼噜,几可乱真。 毛绣狼头造型逼真 毛绣之痛 ?? 无法工厂化生产 ?? 萧掌柜告诉记者,自从五六年前开始毛绣的制作,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起初成功恢复毛绣工艺时,为了扩大这门技艺的影响力,他建起厂房、找了几十名工人,想进行工业化生产,结果批量快速生产的结果就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生产出的工艺品根本没人认,结果赔得一干二净。 ?? 他这才意识到,要想保护这种传统手工艺,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手工生产,批量生产根本留不住手艺,只能糟蹋手艺。为此,他先后卖掉了几辆小汽车,投资近百万元。萧掌柜说一直以来支持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念完全来源于对野生动物的热爱。 ??萧掌柜至今没徒弟 ?? 萧掌柜说由于毛绣工艺要求高、制作工期长、技法难度大等原因,面临着无人继承的窘境。“我来百工坊快三个月了,咨询学手艺的有四五十人。其中既有大学毕业生也有公司白领,但最终还是一个也坐不住啊。”萧掌柜无奈地说。 ?? 当初萧掌柜学这门手艺时,是从绘画、捏泥人等基础功开始学起的。而对来这里学习的年轻人,就直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推毛技法。“怕他们不耐烦呀。”然而,学生们还是一个个都走了。家里除了萧掌柜几个兄弟可以帮点忙外,家族中的十几个孩子也没人愿意继承这门技艺。“我曾把我的小儿子关在家里一个星期,让他学,结果还是学不进去,只能任他发展去了。” ?? 萧掌柜今年54岁,从去年开始眼睛有点花了,这让他越来越有种紧迫感,很怕再过几年手会抖,拿不住镊子,那就再也做不成毛绣了。为了让自己的手艺能传下去,萧掌柜对收学生很想得开。“只要能把这门技艺当成终身事业就行。”萧掌柜叹了口气说。?? ?? 毛绣历史 ???? 萧掌柜介绍,毛绣工艺品是蒙古族工艺饰品,曾在元朝时盛行。它使用动物皮毛中的锋毛(退绒),在传统大经纬线料上绣制。其作品真实、立体、逼真、鲜活,更能表现动物原生状态,被称为平面标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