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毛翅目
释义

毛翅目成虫称为石蛾,幼虫叫石蚕。石蛾幼虫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其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弱,是显示水流污染程度的较好的指示昆虫。石蛾又是许多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在流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简介

毛翅目

Trichoptera

昆虫纲的 1目。全变态类昆虫。中生代初期三叠纪开始出现,距今约2亿年。全世界已记载有5000种,中国约466种。成虫小型至中型,体长1.5~40毫米,通称石蛾。头部复眼发达,单眼缺或1~3个,触角丝状,多节。口器咀嚼式,弱或退化,下颚须5节或5节以下,第5节有时长而具小节,下唇须3节。前胸短,中胸较后胸大。足细长,跗节5节。翅两对,膜质具毛,少数种类翅退化,尤以雌虫为甚,翅面上第4和第5径脉的分叉间有一翅点。腹部10节,雄虫第9腹节在构造上有很多变异,是鉴别种类的重要特征。趋光性强。卵块产在水中,外被胶质,附着于石块或水生植物的根部,卵期一般较短。幼虫具胸足3对,腹部除有一对具钩的臀足外,无腹足,有的种类具气管鳃,幼虫常吐丝把砂石或枯枝败叶等物做成筒状巢匿居其中,或仅吐丝做成锥形网,取食藻类或蚊、蚋等幼虫,少数种类如银条长角石蛾曾有为害水稻苗的记录。

常为一年多代,但亦有年生一代的。幼虫期一般6~7龄。幼虫是鱼类或其他水生昆虫如龙虱等的食物,幼虫体上有水螨寄生。成虫有时为鸟类或蝙蝠捕食,产卵时易为蜻蜓所食。

毛翅目昆虫喜在清洁的水中生活,它们对水中的溶解氧较为敏感,并且,对某些有毒物质的忍受力较差,因而在研究流水带生物学,评估水质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在流水生态系的生物测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被应用做为监测水质的指示种类之一。

毛翅目(Trichoptera)此类昆虫通称石蛾,中小型。咀嚼式口器。翅两对,被有粗细不等的毛。腹部纺锤形。幼虫“石蚕”水栖,会以草石贝壳等营巢,露出头足爬行。约3600种,如在农田中则有害,可作鱼饵料。石蛾是一类极古老的昆虫,它们祖先中的一支可能演变为了鳞翅目昆虫。

特征

昆虫纲的 1目。全变态类昆虫。中生代初期三叠纪开始出现,距今约2亿年。全世界已记载有5000种,中国约466种。成虫小型至中型,体长1.5~40毫米,通称石蛾。头部复眼发达,单眼缺或1~3个,触角丝状,多节。口器咀嚼式,弱或退化,下颚须5节或5节以下,第5节有时长而具小节,下唇须3节。前胸短,中胸较后胸大。足细长,跗节5节。翅两对,膜质具毛,少数种类翅退化,尤以雌虫为甚,翅面上第4和第5径脉的分叉间有一翅点。腹部10节,雄虫第9腹节在构造上有很多变异,是鉴别种类的重要特征。趋光性强。卵块产在水中,外被胶质,附着于石块或水生植物的根部,卵期一般较短。幼虫具胸足3对,腹部除有一对具钩的臀足外,无腹足,有的种类具气管鳃,幼虫常吐丝把砂石或枯枝败叶等物做成筒状巢匿居其中,或仅吐丝做成锥形网,取食藻类或蚊、蚋等幼虫,少数种类如银条长角石蛾曾有为害水稻苗的记录。

常为一年多代,但亦有年生一代的。幼虫期一般6~7龄。幼虫是鱼类或其他水生昆虫如龙虱等的食物,幼虫体上有水螨寄生。成虫有时为鸟类或蝙蝠捕食,产卵时易为蜻蜓所食。

习性

毛翅目昆虫喜在清洁的水中生活,它们对水中的溶解氧较为敏感,并且,对某些有毒物质的忍受力较差,因而在研究流水带生物学,评估水质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在流水生态系的生物测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被应用做为监测水质的指示种类之一。

识别要点

成虫小型到中型,外形似蛾类。口器咀嚼式,但没有咀嚼功能。触角长丝状,一般长过前翅。前胸小,中胸发达。翅狭窄,翅面密布粗细不等的毛,后翅臀区发达。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石蛾似蛾毛翅目,四翅膜质细毛覆;口器咀嚼足生距;幼虫水生筑小屋。

分布

世界已知7000多种,中国有531种。毛翅目分2~3亚目40个科。重要的科有:

(1)长角石蛾科

触角很长,通常为前翅长的2~3倍,基节球形。下颚须长,雌雄都为5节。无单眼。前足和中足的距最多2个。

(2)沼石蛾科

有单眼。下颚须雌虫5节,雄虫3节。前足胫节距最多1个,中足胫节距2~3个。

(3)石蛾科

大型种类。下颚须雌虫5节,雄虫3~4节,有单眼。触角稍粗。翅多不透明。前足胫节距2~3个,中足距4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