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茅山风景名胜区
释义

茅山风景名胜区

茅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以西60公里处金坛市薛埠镇境内,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宫、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

江苏金坛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金坛市,主体山脉位于常州市金坛市薛埠镇境内(薛埠镇由原薛埠镇和原茅麓镇合并而成),少数山体余脉位于镇江市句容市境内,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

金坛市茅山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茅山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观、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茅山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

景区内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以金坛市茅山风景区为中心,距常州、南京各约6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距常州奔牛机场7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东方盐城湖

“东方盐湖城”坐落江苏常州的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正处长三角地区的中心。项目占地面积27.8平方公里,总投资80多亿元。整体建设分三期进行,首先启动的是“盐湖温泉”和“九天圣境”项目,包含道文化体验乐园、露天温泉公园、温泉道街、4D影院、顶级主题酒店、村落式酒店、房车基地、会议中心等项目,将2013年投入使用,预计当年吸引150万游客。后期的布林维尔小镇、茅东风情小镇、高端体育休闲公园、户外运动公园旅游项目,以休闲、养生、度假为主。项目投资方希望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东部休闲度假区。坐落在江苏苏南境内的茅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文化底蕴深厚。金坛市境内拥有储量达163亿吨的大型盐矿,并拥有成熟的制盐工艺和悠久的盐文化。“东方盐湖城”项目的另一合作方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是江苏常州的国有大型文化旅游企业,该集团培育出的中华恐龙园等旅游项目,使得没有任何恐龙资源的常州市,成为了中国恐龙文化科普的主要基地。

景区划分

茅山风景名胜区分为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和句容茅山景区,由两县共同开发。 1986年11月19日,经过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茅山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属金坛、句容两地管辖。1987年金坛率先成立江苏省茅山风景名胜区金坛管理处(1994年8月,金坛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划归该局管理)。1991年12月,句容也成立了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就批准出台了《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规定,茅山风景区的范围为35.2平方公里,两侧的金坛、句容保护带面积各为18平方公里,景点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

秀美茅山 魅力无限

茅山位于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境内,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跻身于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之列。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印宫、乾元观、华阳洞、金牛洞、新四军纪念馆等。

历史渊源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金坛市境内,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 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金坛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人文荟萃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 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望长江,东至武进、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闪烁着犹如水晶般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的中国道教圣山茅山,位于常州的西部,距常州约60公里;作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区内主要景点有茅山道院、九霄福宫(顶宫)、乾元观、华阳南洞、金牛洞、八卦台等。

茅山道院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九霄万福宫(顶宫)

九霄万福宫,因其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顶,故简称顶宫。该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赐额圣佑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又得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近百余间。后经战火及人祸日渐被毁。现有建筑多为近年重新修建。该宫依山而建,现有殿宇四进。第一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藏经楼,东有宝藏库,西有坎离宫。第三进为该宫的主体建筑太元宝殿。该殿前东侧为迎旭道院,前西侧是仪鹄道院。第四进的主要建筑为升表台和二圣殿。升表台又名飞升台,相传茅盈当年就是在这里驾鹤飞升的。后为茅山道士拜符升表之所。二圣殿供奉着三茅真君的父母。二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新建仿古楼阁,东为道舍和客厅,西名怡云楼,楼上陈列室里陈列有珍贵的茅山"镇山四宝"。这四宝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均为宋代珍品。

乾元观

金坛市乾元观,这座曾是新四军司令部驻地,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道教修场所,今日正焕发着新的光彩。

乾元观,坐落在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江苏省茅山东麓金坛市境内的青龙山郁岗峰,是茅山道教圣地“三宫五观”之一。始于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李明真人炼丹于此,初名炼丹院。1993年11月修复开放,是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坤道道观。乾元观历时十七年,耗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相继建成“大罗宝殿”、“灵官殿”、“东拜殿”、“西拜殿”、“玉皇殿”、“三茅祖师殿”、“慈航殿”、“钟鼓楼”、“斋堂”、“道众生活区”等殿堂房屋约一百五十间及牌楼台阶、御道,停车场和其他附属工程,总占地面积300亩。

祭坛:是道教祭祀神灵专用。祭天的可称天坛;祭地的称地坛;乾元观在宋朝的时候曾经建过九层坛以祭祀天地神灵。现在所见的这座祭坛共分三层、分别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门,每个门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正面的名字用天书所写,反面有翻译。祭坛只有在举行重大法会和活动时,道长们才能登坛。

灵官殿: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所谓: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赤发红须,象征赤胆忠心。手中九节神鞭专门用来打邪除恶,护卫正道。所以,道观的第一个殿堂一般都是灵官殿。

大罗宝殿:又称“三清殿”。道教认为天有九重,九霄之上称之大罗天。是最高祖师三清道祖居住的地方,故三清殿又称大罗宝殿;罗也有包罗万象之意。

中间元始天尊,手中的圆珠代表道生万物时的最初混沌状态;上首灵宝天尊,手中所执如意代表道气有所萌动;下首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手中的扇子(或拿太极图)代表阴阳始判,天地定位,从此有了宇宙万物。老君有八十一化身,在周朝,化身下降为老子,因为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所以被尊称为老子。

东拜殿:由客堂和福寿堂两个部分。福寿堂建有斗姆宫。斗姆是九皇的母亲,九皇即:北斗七星(文曲、武曲、贪狼、巨门、廉贞、禄存、破军)加上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斗姆元君四头八臂,手托日、月、铃、弓、箭、宝印,象征权力与威严、武力与和平。福寿堂内还供有消灾延寿长生斗位。因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一自出生,生辰八字便载入斗府,一生的寿夭穷通皆归北斗所管。所以,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供在斗位上,斗位上的秤代表为人处事若苛刻缺德便会减短寿命,尺是衡量一生长短的,镜子是告诫人要每天反省自己。每天由道长们诵经祈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保佑消灾延寿、称心如意。西拜殿:由财神殿和刑赏堂组成。财神殿中间供有财神福德正神。同时也设有乾元观陈列室。陈列了乾元观历史文物古迹和字画。

刑赏堂内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以及冥府十殿阎王。警惕世人忠孝友悌,慈和仁爱。

玉皇殿:仿明清苏州古建风格,九开间重檐飞角歇山式结构建筑。主祀玉皇大帝。左右墙壁上会有著名的《朝元图》,后墙两侧绘的是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三茅祖师殿:供奉茅山祖师三茅应化天尊。茅山也名句曲山或地肺山。西汉时陕西咸阳人茅氏三兄弟入茅山各据一个山头修道(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乾元观就位于三茅峰对面),行药治病、助国救人,为当地百姓作了许多好事,在他们得道飞升以后,大家为了纪念他们,便以他们的姓为名,称为茅山。中间相貌年轻的是大哥茅盈,因他最先修道并得道;两边供的是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

道教是多神教。最大的特点是许多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被百姓奉为神明,或认为是天神下降以救助百姓的。他们也是忠孝廉洁义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和化身。

慈航殿:慈航殿俗称观音殿。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为什么道教的宫观会供奉佛教的神呢?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观音菩萨在印度原是男身,传到中国以后,因礼数森严,遂化身女像,普救众生。特别是在众多化身里还化身过道人(手拿拂尘的像就是道人像。)、书生等各种形象。所以,中国过去的儒释道三教都供奉观音,其中道教的化身名字就是慈航道人。

中国龙文化御道: 2000年七月始建,采用福建青石雕刻而成,御道全长近百米,集中了中国龙图腾的演变过程和相关典故;其中有龙生九子、苍龙教子、鲤鱼化龙等。

金牛洞

茅山有个金牛洞,早在汉朝的时候,这里曾出产过黄金。传说有一对勤劳的夫妻,住在离洞不远的一个小棚子里,男耕女织,家庭和睦,生活过得倒也不错。有一天丈夫下地劳动,突然乌云密布,雷闪电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自天而降。他来不及回家,就躲避到一个陡坎子下边。狂风越刮越猛,暴雨愈下愈大,顿时山洪暴发,大水倾泻下来,将陡坎子冲塌了。农夫心急如焚,想着往哪里去躲雨时,突然发现倒塌的陡坎子后面有个山洞。为了避雨,他箭步冲了进去。这时,脚被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发现一尊金光耀眼的小金牛,他高兴得心花怒放,也顾不得避雨了,拾起小金牛就往家中跑。

这时风止了,雨也停了,他一口气跑回家中,把拾到小金牛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妻子听罢说道:“这小金牛只怕是神仙之物,我们不好要意外之财,也千万不能放在家中,还是送回原地吧”。年轻忠厚的丈夫听了妻子的话,迅速把金牛送到了洞内,谁知金牛一落地,便展开四蹄直奔而去,从丁角、上栏、下栏一直跑到东海去了。从此,茅山金牛洞便不再出产黄金了。

华阳洞

(华阳洞分:华阳南洞、华阳东洞、华阳洞;其中金坛茅山景区有华阳南洞和华阳东洞,华阳洞为小景区位于句容茅山小景区内)

在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轮石灰溶洞。 这就是茅山著名的华阳洞、玉柱洞、汕人洞,其中最见钱名的是华阳洞;此洞之口上端坐间石刻有“华相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1未见方,笔力苍劲,传为来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石刻20余年,隐约可强印均为历代文人星客甚名游洞之后所题刻。

茅山道教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

一、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 汉时 ,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 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二、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三、“三山”符箓归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四、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

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

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 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祐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五、近现代的曲折发展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

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横行茅山,杀人放火,焚烧道观,亵渎神灵。22名道众惨遭杀害,血染净土,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

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道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 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

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

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句容县人民代表,同年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文革时期,茅山道院又经历了一场浩劫,神像被砸,道士下放,经籍焚毁,大量文物字画遗失殆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

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 从此,茅山道院传正一派,乾元观为坤道修炼道场,传全真龙门派。

(茅山道教几经浩劫,大量具有珍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毁于一旦,鼎盛时的257处宫观庵院,大多已无迹可寻,只能见诸史料记载。如历史悠久的崇禧万寿宫,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其他大大小小的道观,或在抗战中烧毁,只剩残垣断壁,或在新中国成立后拆作他用。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保护道教文物的工作,刻不容缓。)

金坛市薛埠镇简介

薛埠镇地处茅山东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享誉中外的道教圣地,金坛的次中心、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境内S340省道和宁常、扬溧高速穿境而过,并设一个道口和一个开放式服务区。2007年3月份经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薛埠镇和原茅麓镇合并而成。合并后的新薛埠镇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22公顷。辖2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个场圃、2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万人。现已形成建筑材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财政收入1.807亿元。农业总产值6.57亿元,其中粮食产值3.96亿元,多种经营产值5.39亿元。粮食总产量40138吨,其中夏粮单产244公斤,秋粮单产451公斤。有大中型农机378台,农机总动力67337千瓦。种植养殖专业户1608户,年出栏生猪93924头,出栏畜禽2131382只。水产品产量2258吨,水果产量10253吨,蔬菜产量25259吨。农业品牌有百园春茶叶、金鹿牌茅山青锋、鑫品茶叶、华阁牌乳鸽、优质大米等。 全镇工业企业756家,私营企业192家,个私工业企业731家,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6.97亿元,工业利税总额3.88亿元。完成技改项目72个,技改投入8亿,新办合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外资供货额10283万元。工业品牌有盘固水泥、盘固化工、江南电力水处理设备、杰达服装、超创电池等。 全镇第三产业实体5900个,从业人员1.2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集贸市场成交额4.34亿元。全镇新增运输车辆2166辆,家用汽车839辆。电话普及率95%。年末存款余额5.95亿元,年储蓄存款数4.7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7500元,年末贷款余额3.36亿元。 全镇新增参加社会保险人数6828人。全镇现有中小学8所,在职教师434人,在校学生4801人。在图书馆藏书2.9万册。开通有线电视25830户。有茅山地区人民医院和茅麓医院及33个医疗点,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6%左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9135元。 2006年7月,薛埠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7年4月,该镇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9: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