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芒龙村 |
释义 |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江东乡芒龙村村情概况芒龙村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江东乡,距离江东乡人民政府19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9 公里。东邻龙陵县、南邻仙仁洞村、西邻高埂田村、北邻高埂田村。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37户,有乡村人口4045人,其中:农业人口3995人,劳动力20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73人。 全村国土面积24.23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平均气温14℃度,年降雨量16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茶叶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809亩,其中:人均耕地0.97亩;林地32793亩,共有经济林果189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芒龙村下辖8个自然村。均属于山区自然村,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4℃度,年降水量1650毫米,全村国士面积24.23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总面积3840亩(其中:水田2687亩、旱地1153亩)人均耕地0.9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拥有林地3361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2101亩)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0.55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等农作物 基础设施全村目前有8个自然村通电;有8 个自然村已通路;8个自然村通电视;有 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自然村安装路灯;有8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活水质未达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所为提高,该村目前已有 2 户居住砖(钢)混结构的房屋,有104户居住转木结构房屋,居住于土木结构的房屋的农户735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路面为土路路面及部分弹石路,村内主干道大部分未硬化,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19公里,无农贸市场;拖拉机16 辆,摩托车78辆 。 全村现有已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的农户数有841户,有841户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全村已有841户农户通电,未安装路灯,未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76户(占农户总数的32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2户(占农户总数的35% ) 到 2009年底全村无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无完成"一 池 三改"的农户,全村有7户太阳能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1361亩,高稳产农田地总面积1361亩 ,人均拥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亩。 农村经济2008年芒龙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67.6万元,其中:(1)种植业收入56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4%;(2)畜牧业收入340万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其中:出栏肉猪1020头,出栏肉牛171头,禽产品11560只;(3)渔业收入2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4%;(4)林业收入9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6%;(5)第二第三产业收入8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5%;(6)其他收入1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8%;劳务收入86万元,外出务工人数(三个月以上)33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六个月以上)250人,其中:省内236 人,到省外的18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畜牧业,农民人均收入2356.2元。 人口卫生村有农户845户,共有乡村人口4158人,其中:农业人口4116人,劳动力19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1300人。在乡村人口中男性2083人,女性2055人,汉族4089人,少数民族69人,其中:傣族、景颇族37人,阿昌、德昂族32人。乡村人口中大专及以上21人、中学1162人、小学2655人、不识字310人。年龄60岁以上839人,独生子女 6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260平方米,卫生所乡村医生人数2人,村距离乡镇卫生院距离19.5公里,距离村卫生所 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2 个,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人蓄混居的农户有794户,占总农户的94%。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芒龙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地处芒宽乡北边,距芒宽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市、区)120公里。东邻怒江,南邻新光村,西邻高黎贡山,北邻西亚村。辖新建 、芒龙、芒买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290户,有乡村人口4799人,其中农业人口 4785 人,劳动力 310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833 人。 全村国土面积 9.17 平方公里,海拔 0.00 米,年平均气温 0.00 ℃,年降水量 0.00 毫米,适合种植甘蔗、香料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5,207.00 亩,人均耕地 1.1 亩,林地 4,533.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822.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92.9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甘蔗、香料烟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07.00亩(其中:田4,153.00 亩,地 1,054.00 亩),人均耕地 1.09 亩,主要种植 香料烟、甘蔗 等作物;拥有林地 4,533.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30.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17 亩,主要种植 泡核桃、杉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00 亩,其中养殖面积 2.00 亩;荒山荒地4,020.00亩。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07.00亩(其中:田4,153.00 亩,地 1,054.00 亩),人均耕地 1.09 亩,主要种植 香料烟、甘蔗 等作物;拥有林地 4,533.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30.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17 亩,主要种植 泡核桃、杉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00 亩,其中养殖面积 2.00 亩;荒山荒地4,020.00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893 户通自来水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79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25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 户。全村有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3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1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13 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32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26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368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796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893 户通自来水,有 70 户饮用井水,有 327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1290 户通电,有 701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77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4.3 %和6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489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292 户(分别占总数的37.9 %和22.6 %)。 ,有 70 户饮用井水,有 327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1290 户通电,有 701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77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4.3 %和6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489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292 户(分别占总数的37.9 %和22.6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6.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11 辆,拖拉机 49 辆,摩托车 333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4,153.00 亩,有效灌溉率为30.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4,153.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87 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