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慢性拖拉症 |
释义 |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认为,那些喜欢把该做的事情尽量往后拖的人,称为患有“慢性拖拉症”。一般来说,一定程度的拖延行为属于正常,但长期的拖延则很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调的表现。 现象2009年10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介绍,国外有研究发现高达95%的大学生有意推迟学业任务的完成,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中国国内心理学家陈保华等人发现,80%的大学生存在学习拖延,拖延程度与任务情景有关。 一项在2008年使用拖延评估量表学生卷(PASS)对山东大学等七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有41.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在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时的拖延现象尤为严重。 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些心理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慢性拖拉症也开始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慢性拖拉症的科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研究人员开始发掘拖拉症患者的精神状态。 美国德宝大学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在他参与编著的《拖拉与逃避任务:理论、研究和应对方法》一书中,阐述了偶然性拖延时间和习惯性拖拉之间的根本区别。他表示,并非所有临时抱佛脚的学生都是慢性拖拉症患者,他们或者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耽误了功课,但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拖拖拉拉。在他的另一本论著中,法拉利教授表示,学业拖拉症患者并没有典型的特征。研究同时发现,慢性拖拉症和智力与性格类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类型慢性拖拉症分成“激进型”、“逃避型”和“犹豫型”,前者有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中者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肯动手,或害怕成功后受到别人的关注,后者是指他们做不了决定,不能做出决定即是拖拉症的结果,又使拖拉者不能下定决心摆脱拖拉症。 影响据2009年8月统计,在美国有20%的人确认自己是患慢性拖拉症。对于这些人来说,拖拉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是一种不良的生活。这种慢性拖拉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及时付账单,错失买音乐会门票的时机,不兑现礼品券和现金券,迟迟才申请个人所得税,直到圣诞前夜才去购物。 慢性拖拉者的代价很大。健康即其一。仅对一个学生小组进行实验,有证据证明,拖拉者的免疫系统对感冒、发烧和肠胃问题更视而不见。拖拉者还有失眠症。而且,拖拉症不仅对自己有害,也会殃及他人。它使拖拉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让人感到忿忿不平。拖拉症还会有损工作团队和人际关系。 原因一是特质论,研究者把拖延视为个性特质的反映,受个体尽责性、特质焦虑、懒惰、低自我效能感等个性根源影响; 二是动机论,研究者认为期望水平、恐惧失败、完美主义定向、自我妨碍和自律需求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拖延行为; 三是调节论,研究者将拖延视为行为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个性、动机、认知与情境因素的结果。 另外,学习动机、时间管理、情绪、完美主义倾向、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及无关任务的干扰也是影响学习拖延的原因。若要追究“拖延症”的生理学根源,答案则在于人们的前额叶皮层。 改善方式完美主义型的拖延者:做事情要尽善尽美,所以不愿匆忙开始。 解决办法: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点进步都鼓励自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因此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 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 解决办法: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每天尽可能多完成任务。 自我贬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当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却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对自己有信心,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