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脉管性疾病学组
释义

学组简介

脉管性疾病学组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下属的3级学术组织,成立于2004年。旨在组织和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联合国内学术力量,深入开展对血管瘤、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各种混合畸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促进亚学科的健康发展。

发展历史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发病部位以口腔颌面部多见,全身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约60%以上发生在颌面颈部。尽管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没有恶性肿瘤那样的生物学行为,但其造成的难以接受的颜面畸形、凶险的出血倾向、口咽部的梗阻窒息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严重威胁是许多恶性肿瘤所不能及的。目前,对于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分类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混乱,同时在临床医学范畴内以及口腔医学领域中尚无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研究机构或学术组织,许多学术问题达不到统一。

有鉴于此,经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授权和批准,于2002年7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了首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研讨会,得到了有关同行的积极响应。会议取得了一定成果,提出了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分类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初步意见。2002年11月,在昆明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及第六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上,于11月6日晚专门举行了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分组研讨会,会场座无虚席,与会同行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持续至晚上23:30。2004年4月27日,经中华口腔医学会二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成立脉管性疾病学组(Division of Vascular Anomalies)。2004年7月15-18日,在深圳格兰德大酒店举行的“2004全国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张震康会长亲临会议,发表重要讲话。邱蔚六院士代表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宣布学组成立,公布第一届学组成员名单。会议纪要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和《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上发表。会议讨论并通过的脉管性疾病的新分类,被写入《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科书第5版和第6版。《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同时组织了有关脉管性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的专题文章,发表在2005年第3期上。张震康会长特别撰文《新形势下学术研讨会的方向》,对学组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学组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的组织形式很好,会议获得的成果,不是束之高阁,无足轻重的,而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005年7月25-28日,由学组牵头组织的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治疗专题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明确,注重实用性,以临床操作示范为主,示范前辅以多媒体演示,重点讲解治疗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使参会者受益匪浅。

2007年7月20-22日,2007’全国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特邀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主席Wayne F. Yakes教授做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的特邀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广泛讨论。会议代表在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中各抒己见,对许多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而使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争鸣中达到共识。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内容,也被作为专题,发表于2008年6月份出版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上。

会后,Yakes教授专程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无水乙醇栓塞治疗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的操作示教,强调动静脉畸形治疗的关键是消灭异常血管团(nidus),而不是栓塞供血动脉或回流静脉。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和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其后,无水乙醇栓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逐步在国内开展,并被证实为一种微创而安全、疗效特别显著的方法,既能治愈病变,又能保存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应作为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

学组成立后,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做了一定努力。2005年10月13日-1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邀请比利时Louvain医学院Vikkula、Boon教授夫妇做专题报告。

2006年6月14-17日,第16届国际脉管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秦中平、郑家伟教授出席会议并做大会发言。2008年5月22-25日,在2008年国际口腔癌大会(上海)召开之际,Yakes教授、Suen教授和Vikkula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做专题学术报告,使国内同行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2008年5月22-25日,在2008年国际口腔癌大会(上海)会议期间,脉管性疾病学组召开换届会议。会议由张建国教授主持,张志愿教授代表上届学组做工作报告对学组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代表专业委员会宣读专业委员会批文〔口外专批字(2008)-8〕,向新任组长赵怡芳教授颁发证书,赵怡芳教授向新当选的副组长颁发证书。赵怡芳教授代表新一届学组的36位专家讲话,感谢上届学组在张志愿教授带领下所做出的出色成绩,希望在各位学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组各方面的工作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组成员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进行了充分讨论,指南全文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2008年第44期上,发行单行本500册,对规范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8年7月21-24日,第17届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学术研讨会在波士顿举行,来自世界39个国家的3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赵怡芳、郑家伟、范新东、林晓曦、苑凯华(广州军区总医院)等6名中国代表出席会议,郑家伟教授特邀作为大会主持人,林晓曦教授做大会发言。

2009年5月24-27日,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代表,以及中国30多所医院、口腔医学院的500余名专家参加了本次盛会。脉管性疾病学组积极响应专业委员会号召,组织了脉管性疾病专题讨论会,就心得安治疗血管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了重要共识。

2010年4月22-24日,第18届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学术研讨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郑家伟教授、范新东教授、秦中平教授和苏立新博士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就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血管瘤的疗效、用法和作用机制等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多位报告者的研究表明,心得安可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血管瘤以及血管瘤造成的溃疡,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12月1-4日,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在厦门召开。全国各大口腔医院院长、医务科、设备科科长、口腔诊所、义齿加工所所长、职业口腔(助理)医师、职业牙科(助理)技师,口腔科产品经销商、代理商等近万人云集厦门,交流观点,切磋技艺,学习最新的技术。学组成员于大会期间举行学组会议,对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规范。经过郑家伟教授积极努力,英文《头颈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在国际权威杂志《Head Neck》2010年第8期发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也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年第5期发表。

2011年4月7-10日,第三届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国际研讨会在德国马堡举行。会议由马堡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的近百名家参加会议,其中中国血管瘤专家赵怡芳、郑家伟、王绪凯、范新东、汪文杰等14名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分别做了发言交流。 2011年6月17-19日,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设立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专场,郑家伟、秦中平、范新东和杨耀武教授做了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最新治疗和研究进展,受到与会代表欢迎。 2011年度,由学组牵头制订的《口腔颌面-头颈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在2011年第6期《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发表;同时,《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英文版在国际权威杂志《Oral Oncology》2011年第12期全文发表。

学组名单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脉管性疾病学组(36人)名单

顾问:赵福运、寿柏泉、金志勤、张志愿

组长:赵怡芳

副组长:张建国、王晓毅、郑家伟、秦中平、孙沫逸、王绪凯

成员:(按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陈传俊 陈伟良 范新东 高庆红 贾暮云 江银华 李新明 林晓曦 柳登高 罗莉 骆泉丰 孟箭 秦兴军 寿卫东 孙志军 王延安 杨宏宇 杨耀武 张东升 张森林 赵吉宏 郑苍尚 郅克谦 周国瑜 朱声荣

秘书:赵吉宏 王延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