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与骑手 |
释义 | 简介《马与骑手》 (Horse and Riger) 青铜雕像,高约64厘米,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马里诺·马里尼(Marino Marini,1901--1980)作于1947年,现藏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马里尼在1930年由绘画转向雕塑创作后,把工作重点集中在了人物主题的雕塑上。三十年代初期,他选择了具有高度表现性的人体来塑造,如神话中的母性,竞技场上的斗士等。三十年代末,马里尼开始了他一生中显示独特风格的雕塑创作。他以老迈体衰的马匹与骑手为主题,把它作为倍受战争摧残的人类形象的象征。对于这一主题,马里尼作了一系列的变体作品,从夸张、变形到抽象,经历了漫长的风格渐变过程。这里选的是他作于四十年代的作品。 特色马里尼的作品带有原始的自然本色,《马与骑手》这件作品也不例外。作品中,马与骑手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体,有分明可辨的四肢。人物的变形略显出儿童画般稚拙、生硬的特点,象是跨立在马背上的柱子;马头极力前伸,与拉长的身躯形成了前凸的角锥形。雕像整体的形式丰满而稳重,骑者的双手扶在马背上,马与人都显得相当静止,简略化与偶像化的风格颇有布朗库西半抽象雕塑的特点。日本的一位评论家认为这尊雕像很有古代东方风格,尤其是那匹马,可以与中国北魏时代的汗血马像相媲美。 在以后,马里尼的“马与骑手”主题雕塑的风格不断变化:五十年代,马与骑手变得更加生硬和僵直,构图中充满了严峻的张力,表明了一种极度痛苦和绝望的情绪;六十年代,马与骑手进一步变成了骷髅的残骸,表面质感如风化的岩石,斑斑驳驳;七十年代,作品中的马被更加抽象化,变得丰厚硕大,具有山石一般的形式。在马与骑手这一主题的一系列变体中,马里尼努力地探索着适当的形式以表现生命力与现实的搏斗,并不断注入他对这个时代的新感受与新经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