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永顺 |
释义 | 1 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是一位坚持把命运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1941年进南岔林业局做劳工。1948年,九死一生的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由旧日的“臭苦力”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第一代林业工人。 中文名:马永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省宝坻县头沟庄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2000年2月10日 职业:林业工人 主要成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代表作品: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 劳动模范马永顺,1914年出生,劳动模范。1937年到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那时还是日本鬼子统治时期,他受尽了日本监工的折磨。东北解放后,他成为铁力林业局的林业工人。从原来的劳工,变成林业工人,身份的转变,让他欢欣鼓舞。马永顺是一位坚持把命运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1941年进南岔林业局做劳工。1948年,九死一生的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由旧日的“臭苦力”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第一代林业工人。1948年冬季,他手工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个人的伐木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业伐木之最。马永顺后来又致力于义务植树,带领全家人义务植树5万余棵,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1999年,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享年87岁。 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 人物经历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那绵延苍茫的大森林以其丰 丰厚的馈赠,不仅为国家贡献了栋梁之材,更哺育了许多壮士和英雄,马永顺的足迹从这里起步。 建国初期的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天寒地冻,气温经常 在零下三四十度。西北风刮在身上,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疼痛;夏天,林子里一点风也没有,闷得人透不过气。林区工人上山采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窖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个采伐期,马永顺就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个人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业伐木之最。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降低伐,多出木材,马永顺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马永顺的左腿受过伤,跪着采伐,伤口裂开了,疼痛万分,可他一声不响,咬牙坚持。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中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 马永顺不仅是个扎实苦干的人,还是个善于琢磨道道儿巧干的人。他把大肚子锯改成弯把子锯,工效提高了3倍。他总结创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为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有一年秋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通往林场的森林铁路有好几段被冲毁。马永顺当时静脉曲张病复发,小腿肿得碗口粗,正在家中休息治疗。听到消息,他忍着病痛从 床上爬起来,冲进抢险队伍,大声喊道:“抢险队员‘小马’报到!”林区的秋天,河水刺骨凉,马永顺全然不顾。他用铁锹挖土堵缺口,用手挖泥块子,搬石头,腿上的伤口一阵阵钻心疼痛。干着干着,突然头昏眼花,一头倒在泥水里……他运沙石、修路、硬是坚持了7天,直到铁路通车。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倾注在本职岗位,倾注在千里兴安大森林。 周总理命名叫小马 马永顺一生中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伐木能手”、“林海红旗”、“森林巨子”、“当代愚公”,可是“马小伙”或“小马”,马永顺自己听来最顺耳。如果你要问“马小伙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他就会挥动着两只大手,幽默地回答:“来头可不小哇,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 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马永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问:“马永顺同志,你今年多大年岁呀?”“总理,我46岁。”马永顺兴奋地回答。周总理朗声地笑了,说:“46岁,还是小伙子嘛,你是来自东北林区的劳动模范,你们林业工人是很辛苦的……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时还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马永顺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进青山常在贡献力量。从1960年开始,每年春天造林季节,马永顺每天清晨上山,赶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休息时,他也抓紧多栽几棵树。有一年,马永顺在鹿鸣林场造林,踩着一根倒木过一条小河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他被水冲出10多米远才拼命游到对岸,手里拎着一条装满树苗的麻袋,却没撒手。 马永顺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每年,他不仅亲自带领全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马永顺所在的林场已累计造林1000多亩。“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个体林”、“奉献林”、“老有所为林”遍布山脚下、山坡中、山头上。仅1999年,该场就造林4700亩。马永顺的精神,已不仅仅在马永顺林场和铁力林业局开花,也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遍地开放。 向大山“还账” 谈起森林资源减少,生态失去平衡时,马永顺心里就隐隐作痛。 1991年夏,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之巨。马永顺感悟到,人类不能总是向自然索取,应该把向自然的索取还给自然,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常说:“可不能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呀!” 马永顺望着一片伐光了的远山,感慨地说:“虽不能要伐木工负责,可我总觉得我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笔‘账’呀。我以前采伐了36500多棵树,今后我要上山栽树,还上这笔账。”自1960年,马永顺40多年种树不止。1991年,马永顺已是78岁高龄的人了。他掐指算了一下,还差近千棵树没有还上过去的采伐“欠账”。这年春节,他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动员全家每年都要跟自己上山造林。5月1日这天,马永顺带领一家三代18口人组成马家军,来到荒山坡上植树造林。他既当指挥员、战斗员,又当质量验收员。经过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马永顺栽树的数量超过了过去的砍伐数量,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至今“马家军”上山造林已有九个春秋。到1999年,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树苗已达5万多棵。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 个人事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谱中,马永顺的名字格外响亮。1950年,他是全国著名的伐树英雄;2000年,他是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命运始终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 1949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黑龙江林区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地。当时的伐木工人用的仍然是过去两人使的大肚子锯,不安全,采伐效率也低。有丰富采伐经验的马永顺经过多次试验,将大肚子锯改成一人使的弯把子锯,使安全系数和采伐率大大提高。 冬天的小兴安岭气温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坡上的积雪齐腰深。可在马永顺和工友们采伐的林班小号里,“下山倒——”、“顺山倒——”的喊声不时响起。马永顺一人就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手工伐木年产量1200立方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威震兴安岭。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职工队伍不断扩大,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生产效率受到影响。马永顺就边伐木边琢磨,对自己用过的“元宝楂”、“月牙楂”、“对口楂”等10多种放树方法,逐个进行试验、比较,总结出一种人安全、树保险、效率高的放树方法—“安全伐木法”,很快在林区推广开来。 马永顺不仅伐木技术好,锉锯也有高招。本所的工人找他锉锯,附近作业所也有人扛着锯来向他请教。为此,马永顺常常干到深夜。东北森林工业总局便又帮助他总结出一套四季锉锯法。就这样,马永顺创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了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马永顺也成了名人。 ◎ 个人荣誉荣誉称号:“伐木能手”、“林海红旗”、“森林巨子”、“当代愚公”。 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 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1998年,85岁的他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嘉奖。 1999年,86岁高龄的马永顺又赢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 个人精神在伐木时,他想方设法采育结合,保护林中幼树不受伤害。春天造林季节,他每天清晨上山,赶在上工前和下工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趁工组同伴休息,他又抓紧栽上几棵树。在3年困难时期,食品短缺,马永顺上山没有干粮带。妻子王继荣就给他带些煮熟的土豆。时间一长,马永顺的胃病犯了,人也明显地消瘦了。场长关心地对马永顺说:“吃不饱,你应该注意身体,不要在业余时间栽树了。”可他忘不了周总理的嘱托,仍然见缝插针多栽树。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他暗下决心,栽的树一定要超过砍倒的树,也算是偿还欠这片大山的债吧。马永顺就这样边砍边栽,到1982年退休时,还差8000棵树没栽。 退休后,马永顺依旧把栽树这件事放在心上。一次,一位老工人和马永顺开玩笑说:“以前记者报道你踏遍青山人未老。现在再上山看看吧,你把青山都踏光了。”虽说是一句玩笑话,可马永顺的心却在隐隐作痛。他着急呀!朋友们劝他:“你过去对林区做了那么多贡献,退休了也该好好歇歇了。没事就去钓钓鱼,打打麻将,到工会活动室玩一玩。”可马永顺哪里闲得住。他总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不能食言。每到造林季节,马永顺就回到工作过的林场跟营林工人一起上山义务栽树。林场领导说:“造林现场离林场远,路不好走,你就在林场前后栽些绿化树吧。“马永顺拍着胸脯说:”我在山上跑了一辈子,大伙能去,我就能去。每当看到树苗受到损坏,马永顺就有一种撕肝扯肺似的痛。1991年8月的一天,马永顺出去办事乘车途经建设营林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这里栽了200多棵树苗,想上山看看这些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谁知上山一看,林场被挖了一个大坑,50多棵落叶松小树被毁。马永顺心痛得不得了。 晚上到家,马永顺的脸一直阴着。老伴王继荣让他去劈柴,他搬来一块木头左一斧子,右一斧子,一会儿就劈成了碎渣。老伴不高兴了,说:“劈成渣渣咋烧火!”马永顺没好气地说:“木柴劈成渣渣还能看得见,山上树苗被挖掉了,连渣渣也没有了。”老伴问清原委,劝他去找领导反映。第二天一大早,马永顺就来到林业局办公楼,找到领导开门见山地说:“过去重采轻育,造成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如今我们下大力气植树造林。可有的人不注意保护,树苗给毁坏了,你们当领导的可要管一管呀!”在局领导的督促、过问下,建设营林所所长亲自去现场调查,发现树苗被毁是由于修公路时,工人取土不小心造成的。他们马上通知修路单位要教育职工爱护幼树,又通知公路附近的场(所)派护林员管好幼树。 ◎ 人物评价马永顺同志是我国千千万万林业建设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用毕生的心血描绘出一幅幅绿色画卷,他用崇高的精神铸造成一座座绿色丰碑。他走过的道路体现了我国林业建设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历史进程。他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几代林业职工为国土绿化、建设祖国秀美山川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社会影响2000年2月27日,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首都十七所大学的学生代表参加的“首都大学生学习林业英雄马永顺先进事迹座谈会”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会议中心举行。 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团市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分别讲话,使与会者深刻领会到马永顺精神的实质,从而能更好地把个人的成长成材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创自己的辉煌。八所学校的代表纷纷发言,表示要学英雄、当先进,不负时代与社会给予自己的重托。座谈会上,北京市学联执行主席陈首同学代表首都大学生发出了《绿色宣言书》,号召首都大学生进一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利益至上,在西部大开发的宏阔背景下,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不平凡业绩。 ◎ 纪念馆马永顺纪念馆坐落在铁力林业局松涛生态园区,占地2207平方米,设有2个展区,通过50多幅(件)图片、绘画、雕塑作品以及200多件实物,翔实地展示了马永顺的光荣一生。 ◎ 马永顺中学学校简介:马永顺中学是伊春市重点高中之一,即前身为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是以劳动模范马永顺的名字命名的。2000年,经伊春市委、市政府批准,更名为马永顺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100人,教职工147人。 ◎ 相关书籍书名:《马永顺传》 作者:吴宝三,曹锋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类别:历史 出版时间:2000-02-01 页数:308页 装订: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描述了伐木劳模、栽树英雄马永顺既平凡又非凡的人生经历。 ◎ 马永顺中学马永顺中学为黑龙江省伊春市级重点中学,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前身是铁力林业局第二中学,2000年4月,为纪念已故的校外辅导员、林业老英雄马永顺而更名。学校占地面积341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绿化面积3700平方米。教学班36个,在校生2000余人,专任教师160人。 近年来,林业局不断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了校容校貌的规范整洁,实现了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林业局多方筹措资金400余万元,为马永顺中学新建教学楼一栋,新建通用技术教室、学生微机室和教师微机室各一个,多媒体教室三个,扩建图书室一个。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全面更新了办公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的门窗以及2000余套学生桌椅。2009年,林业局投入110余万元全面整修了学生宿舍,并为宿舍楼、办公楼和教学楼做了外墙保温防护,更换了彩钢瓦。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尤其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始终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方向。注重以人文科学为依托,以校园文化引领为核心,努力办好并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学社、校园广播、文化长廊和班级墙报等文化阵地的辐射功能,努力做到以优美环境陶冶人,以健康氛围感染人,以科学思想引导人,以先进文化教育人。 作为一所以林业老英雄马永顺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马永顺精神,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构建起了“以德立校,以科研强校,以实施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树立起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志向高远,全面发展,特长明显,身心两健的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形成了“学生利益高于一切,教师责任重于一切”的教育服务理念。2009年,学校在高考中再次取得好成绩:二表以上入段总人数122人,连续三年圆满完成高考升学指标。
2 中勤律师事务所资质手续部主任马永顺,祖籍河北,毕业于河北大学,师从甄树青,2005年取得司法部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曾就职于多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创建商账管理与重大资质申请网站。马永顺是法律行业最早专业从事商账和公关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的专业人士之一,现为诚信中国高级法律顾问,中勤律师事务所资质手续部主任,为多家大型企业和律师事务所提供专业的服务,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公关顾问,实现对商帐和公关行业的专业研究和理论实践。首次把系统论引入公关管理。已经培训了大量的立志从事公关管理的律师和专业人士,马永顺被誉为中国公关管理的青年才俊,公关律师的弄潮儿。 马永顺代理了大量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比如蒋大为与姚蔓欠款纠纷案。 3 内蒙古自治区阿右旗公路段优秀养路工马永顺 1955年11月生,甘肃民勤人,高中文化,阿右旗公路段工人。曾在1980年荣获旗、盟两级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7年被旗党委、政府授予服务标兵称号;1988年被旗工会评为积极分子;1995年被盟交通局党组评为全盟交通系统先进生产者;1994年被盟公路总段评为“十佳”养路工,赴北京、天津等地观光,受到交通厅厅长和盟长的接见。1994年当选为旗第六届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为旗第七届政协委员。他在公路养护工作中担任班长17年,连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他工作认真负责,所在道班是多年的先进道班和文明道班,1991年被自治区交通厅授予先进文明道班光荣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