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晓霖 |
释义 | 马晓霖,1964年9月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东问题专家,曾任新华社国际部国际观察编辑室主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年考入新华社国际部。2005年6月,他辞去著名时政刊物《环球》总编辑的职务,投身去了一家规模只有十几个人的创业型网站大旗网,做总裁兼总编辑。2007年1月29日,这位中东问题专家另起炉灶,成为博联社的掌门人。他也是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半岛电视台时政节目特约评论员。 人物简介马晓霖,回族,祖籍陕西西安,清同治年间祖辈为躲避当时针对回族的屠杀而迁徙至宁夏吴忠。1964年生于吴忠上桥乡花寺村第六生产队,排行第四。在新华社工作17年,派驻中东多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后辞职到互联网创业,首创全实名制博客体系。 记者经历马晓霖曾任伊拉克战争新华社特派记者、新华社科威特分社记者、新华社加沙分社首任记者、首席记者,也是全球媒体中惟一常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达3年之久的记者,目击巴以从启动最终地位谈判走向大规模流血冲突。结束任期回国后,任新华社“国际观察”编辑室首任主任,负责新华社国际新闻深度和评论报道的组织、策划。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主持“伊拉克战争信箱”栏目并担任主笔,作为专家参与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领导小组工作,并在美军占领巴格达三周后带领3名记者进入伊拉克并坚持了两个月的战地报道。结束战地报道后,马晓霖受命担任《环球》杂志总编辑,将这本陷入困境的老牌杂志改造成颇有影响力的高端时政双周刊。在此期间,马晓霖获得高级记者职称。 他从事新闻工作16年来,他累计发表了上千万字的中外文新闻作品和学术文章以及大量新闻照片。 获得荣誉马晓霖因长时间坚持战地报道,多次经历生死考验且成绩突出,相继被授予“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得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新闻奖和200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大赛铜奖。5件作品获新华社一等新闻奖,获得编辑部、地区总分社和刊物级奖项的作品超过200件,他三次获得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并获得2001年新华社摄影部唯一的“特殊贡献奖”,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第一批专家。2003年获“第五届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2004年获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先进个人” 主要著作马晓霖著有《海湾战争与三十六计》、《92中国大回眸》、《巴以生死日记》、《穿越生死线》、《两河生死劫》等专著,新闻纪实《巴以最终地位谈判难点问题系列研究》等,以及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和中东问题学术论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