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衔山秧歌 |
释义 | 马衔山秧歌(马(口卸)山秧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衔山秧歌主要流传在甘肃兰州市的榆中县马衔山一带,涉及80多个村落4万多人口。保存了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古朴而独特的风格。马衔山秧歌由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扮演姑娘队和窑婆队,一般由20—60人组成。在筒子鼓和胡琴、笛子等民乐的伴奏下以唱为主,边唱边舞,在表演时借鉴或模拟古代战阵、仪仗队、生产活动及动植物形象等,动作轻巧沉稳,柔美大方。唱词内容丰富,集群众性、多样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是反映当地民众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 中文名:马衔(口卸)山秧歌 遗产级别: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 批准文号:甘政发〔2008〕43号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遗产编号:Ⅲ—7 简介马衔山秧歌(马(口卸)山秧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衔山秧歌主要流传在甘肃兰州市的榆中县马衔山一带,涉及80多个村落4万多人口。自汉代以来,这里就是羌族、藏族、蒙古族等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区,也是远古北方文化圈的中心辐射地。马衔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寒湿润、林木丛生,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这里因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自然生态环境尚未遭到破坏,从而保存了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古朴而独特的风格。 马衔山秧歌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和手抄唱本传世,其流传年代尚不可考。秧歌大概产生于宋代,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在当时的甘肃陕西一带,与带有驱傩因子的汉族的元宵社火结合而成为秧歌,在马衔山秧歌就可以看到这种融合的印记,据此可以推断马衔山秧歌有近千年的演变史。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由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扮演姑娘队和窑婆队,一般由20—60人组成。在筒子鼓和胡琴、笛子等民乐的伴奏下以唱为主,边唱边舞,在表演时借鉴或模拟古代战阵、仪仗队、生产活动及动植物形象等,动作轻巧沉稳,柔美大方。唱词内容丰富,集群众性、多样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是反映当地民众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口头传承方式、以手抄本记谱、记词的马衔山原生态秧歌也面临失传的困境。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导致每年春节组织社火演出愈来愈难,秧歌表演次数减少,传唱秧歌的“好家”年龄偏大,濒危状况严重。 地理环境马衔山秧歌主要活动在榆中县马衔山一带。榆中县位于甘肃中部、省会兰州市境东郊。虽深处西北内陆地区,受高山气候的影响,榆中一带是有名的原始牧区的避暑胜地。榆中境内地势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北部为黄土丘陵,中部为川塬沟壑。南部山地属祁连山拉脊山的东延余脉。山地被马衔山以北的断裂带分割为平行的两条山岭,南侧为马衔山,北侧为兴隆山。两山之间是水磨沟河、兴隆峡河、龛谷河及苟家河的河谷。 马衔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岭主峰位于马坡乡南。马衔山上高寒湿润、林木丛生,一年中有7个月气温在0℃以下。每年9月至次年4月,山头白雪覆盖,5-6月间仍有阵雪降落,此季节,蓝蓝的天空下雪峰闪烁着银光,山腰荡漾着翠绿的波涛,山下山花烂漫,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马衔山原名马寒山,以“山有野马数群,土人围之,马皆化为石”的故事是之,后曾改名马衔山。“衔”字同“衔”,史志称马衔山。这里水草肥美,可耕可牧。 分布区域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分布在榆中县银山、马坡、新营三个乡沿马衔山麓的八十多个村落,涉及人口四万多人。这里位于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的马衔山腹部,曾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可耕可牧,生存环境相对封闭,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因此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历史渊源榆中是甘肃省兰州市的近郊区,因秦始皇时“树榆为塞”而得名。境内兴隆山和马衔山是旅游也避暑胜地。相传汉武帝西巡来过此地。西晋后十六国之一的西秦建都榆中夏官营西侧。几经变动,至唐安史之乱到五代,这里一直为吐蕃所有。宋时,公元960年为西夏领地,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元昊曾在榆中的新营筑瓦川会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榆中回北宋版图。明时,朱元璋为“控要害,以分制海内”,榆中是其第十四子肃庄王之封地,马衔山为放牧区。 榆中远古时就有羌、戎等族居住,可以说处于远古北方文化圈的中心辐射地带,加之榆中马衔山一带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这使得马衔山在一定程度上比其它地方更好的保留了古时社火风俗习惯。独特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为榆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分布在榆中县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因表演时以手执宫灯舞蹈和演唱秧歌,所以又称宫灯秧歌。秧歌大概产生于宋代,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清祁韵士辑《西陲要略》卷四记新疆方言:“呼妇人为鸯哥。”据此,可以肯定地说系维语对女性的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以“姎哥”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宋时,在中西部甘肃陕西一带,与带有驱傩因子的汉族的元宵社火结合而成为秧歌。流行于各地的秧歌,均与远古乡人沿门逐疫活动有血缘关系。这种轨迹,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难找到。马衔山秧歌就保留有最原始的例证。 马衔山秧歌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和手抄唱本传世。早期的曲谱多以民间艺人代代口传,没有传世的曲本。唱词有一部分手抄传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馆工作者从民间艺人中抢救整理部分曲词成册,这些为马衔山秧歌的传承和保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基本内容马衔山原生态秧歌,一般由20—60人组成。其大致顺序最前面是春官。春官后跟衙役队,为社火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后接着鼓队、锣拨队,再后就是姑娘窑婆队,姑娘和窑婆都20多岁的男青年扮女装。这样的组织特点,应是古时官员出巡或是军士的仿效。表演时穿的服装为具有清代特点的长袍马褂,一只袖子不穿,肩上有一大披肩,显示出多民族交融的特点,也显示了马衔山秧歌形成时期的痕迹。姑娘头戴假发套,吊一个独辫,身穿红绸袄,黑马夹,腰系彩裙,足穿绣鞋,左手持彩灯(形似宫灯),右手持舞扇。妖婆身穿大花袄,系围裙,灯笼裤,左臂挽一个柳条筐篮,右手持棒捶,随着太平鼓的节奏边舞边唱。至今,其它地区的秧歌历经多年已经颇有现代气息,唯独马衔山秧歌时代保留其古老、独特的风格。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的表演分为扭和唱。扭是随着太平鼓的节奏起舞,主要舞步是十字步,并随着鼓声节奏,变换各种队形。边走边唱,边唱边舞,以唱为主,唱舞结合。马衔山原生态秧歌主要分为“过街”(意为行进表演)和“跑场”两部分,“过街”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或模拟古代战阵、仪仗队、生产活动、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动作轻巧沉稳,柔美大方。表演的队形和整个社火队一齐进行;忽而双龙出水,忽而二龙戏珠,彩灯彩扇伴着夜晚的月亮和彩灯如蝴蝶翩翩翻飞,好看且动听。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唱词内容丰富。唱词中既有生活歌谣、民间流传的故事,也有人们即时、即兴创作的,还有农事、历史相关内容的。这些内容包括先知告诫、民间故事、地方传说、即兴说人说景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感受。演唱的曲目主要有《鸦片烟》、《十劝人心》、《姐儿怀胎》、《孟姜女哭长城》、《织手巾》《绣荷包》、《倒板江》、《出闺花》等50多首。其中有《鸦片烟》的歌词唱到:“清朝家十三省,种植鸦片成了风,吃坏了多少好少年,吃倒了多少有钱汉。”从中不难发现,这首歌就反映了的年代至少是清朝时期。明朝建立时,明太祖变元朝十二个行中书省为十三个布政使司。甘肃行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至康熙五年(1666年),清政府设立甘肃行省(布政使司),与陕西实行分治。如果从区域建置来考的话,歌曲内容反映应是清时期人们对鸦片危害民众的真实反映。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曲调明快流畅,乐句结构二句、三句、四句都有;常用分节歌形式表现内容,叙事性不强,更注重抒情,同一旋律,在表达各段不同内容,常常因即兴发挥而头所不同。 相关制品1、马衔山原生态秧歌伴奏乐器以胡琴、竹笛、秦琴、锣、拨等为主。胡琴、笛,过去一般是民间艺人自制,并无统一规格。 2、道具大多为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烟袋、手帕、手中执扇或挎篮等。彩灯,用木板做一个底座,用六根竹子穿底座扎成六角再糊上白纸,用彩色画上花卉及人物,书写风调雨顺等字样,白天为装饰,晚上点上蜡烛用以照明。 3、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的服装最为独特,一般为长袍、马褂,颜色艳丽,有藏式服装的特点;长发披肩,假发,并插有各色纸花或绢花。 主要特征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的“原生态”是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基本没有受到破坏,当地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改变。故形成这里秧歌形式与其它地区的秧歌相比,有相同之处,即共性;又有独特的风格特色 二、秧歌唱词内容丰富生动,歌词朴实真诚,情深意切,感染力强。马衔山秧歌所唱的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它不仅是记录历史当地民众的生活、情感,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同的生活场景就有多样的内容与形式,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情趣,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句体的民歌,又与戏剧性质的秧歌唱词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稀有的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具体如下: 1、即兴编词的演唱特点。即兴编唱是马衔山原生态秧歌最显著的特点。几乎所有的秧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中产生的,一首好的秧歌唱词更是如此。歌者或触景以生情,或遇事而有感,或因人而议论,或互问互答,有情有景,有因有果。 2、灵活多变的格律结构。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的唱词一般为多段一首,可以独立存在,一首秧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大致可分为七字句、十字句、长短句式格律结构。无论是哪种格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立意要深刻,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结尾要巧妙。 3、通俗明快的语言艺术。马衔山原生态秧歌是以方言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俗明快,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唱词是经过加工、提炼、修饰之后的口头文学语言。充分应用比兴手法来增加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4、和谐独特的地方音韵。马衔山原生态秧歌是按方言的发音吐字,脚韵统一,即每句末尾一个字要求合辙押韵,从而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三、1、音乐形态是明清小曲的遗留和延续,曲调优美动人,为典型的西北商徵调式,曲体结构比较规整,多为四句体结构,乐句起、承、转、合很典型,转句只有四小节,使整个乐曲活泼而诙谐,加深了讽刺意味。 2、上下句结构的曲调,乐句中大量地使用衬词,如“扬燕麦青”、“依哟哟”等,使曲调更具动感。 3、的曲调流畅,旋律起伏不大,叙事性很强,如《庄农歌》:马衔山秧歌表演形式多样:有歌(包括叙事歌、即兴歌,其情节单纯、故事集中)、有舞(群众性自己娱乐时即兴起舞)、有乐(歌、舞时齐奏或伴奏)。走街串巷保留着沿门逐疫的痕迹。 传承情况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项目生存环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新潮流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冲击等也对马(口卸)山原生态秧歌造成了直接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日益受到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输出,特别是农民为了生存青壮劳动力进城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每年春节社火组织愈来愈难,青壮年参加的人数愈来愈少,秧歌表演次数减少了,传唱秧歌的“好家”也不多,且年龄偏大,濒危状况严重。 遗产保护20世纪80年代,国家七五计划将《十大民间文学》的集成列为重点科研项目。榆中县文化馆组织专人搜集整理抢救了大部秧歌演唱资料,编印集成《榆中民歌》,已成为珍贵的民间文学资料。2006年马(口卸)山原生态秧歌被榆中县非物质保护中心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榆中县首批1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经过一年的努力申报,马(口卸)山原生态秧歌已列为兰州市级保护项目。 每年榆中县举办春节社火调演时都将马(口卸)山原生态秧歌作为重点调演项目选调县城表演,加大保护力度和推介宣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