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鸣山
释义

马鸣山简介

马鸣山森林公园(俗马鬣寺)地处白石沟中游马峪乡碾底村东北面,系中隐山支脉,距榆古干线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葡峰山庄、贯中祖茔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马鬣寺始建于唐朝,位于素称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云松——马鸣山上,堪称三晋第一石塔的唐代建筑“文殊石塔”屹立山顶,汉唐佛教圣地——马鬣寺遗址石拱窑洞、潺潺流水历历在目。马鬣寺是集山青、水秀、天蓝、林茂、景好于一体的旅游好去处。

马鸣山历史传承

这座残庙中保留了四通石碑,三通站着,一通残碑断成四块,躺卧在中间的窑洞中。这四通碑刻,记载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描绘了此山过去的辉煌。会生带来了纸墨和拓碑工具,对其中的三通碑进行了拓刻。另一通砂石碑不好拓,只抄写了一些碑文。通过细心解读,最早的一通是雍正碑,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称《重修佛阁龙洞并廊房砖楼碑记》;一通是乾隆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称《重修普济寺碑记》;一通是嘉庆碑,立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称《重修马鸣山普济寺碑记》;最晚的一通是咸丰碑,立于清咸丰九年(1859),称《重修佛阁洞碑记》。这通是残碑,立碑年代只留干支,碑文只留"龙洞碑记"四字,"咸丰九年"是从立碑位置、残留碑文推断而来的。四通碑均是重修碑,均说这座寺庙不知创于何时。从这些碑文中我们知道了下述三件事:第一,武帝志公来访之事。梁武帝供阗禅师志公老祖,曾来马鸣山普济寺参禅,他先来马鸣山,后游马猎,让清源人民躲过了兵戎之灾;第二,先有龙洞佛阁,后有普济寺。在此马鸣山上,现泉水,并涧沟。有人在此梦见神龙出现,便将此泉称为龙神池,并建茅庵祭祀。后来,在此龙神池上石砌了龙洞,上建了佛阁,便称佛阁龙洞,也称龙神祠。再后来,人们认为此泉水可以普济众生,又将此庙改称普济寺了;第三,马鸣山与马猎山是两座山。四通石碑均称此山为马鸣山,雍正碑又提出叫马明山,其他志书上称马名山。咸直碑又提出志公老祖"后游马猎",分明是说他先来马鸣山,后游马猎了。由此说明,马鸣山与马猎山是两座山,不是两座山均叫马名山。从地理位置说,马鸣山是老爷岭的支脉,属都沟河流域;马猎山是庙前山的支脉,属白石河流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