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路经济
释义

占道摆摊,这是很多失业人员甚至大学生养活自己最简便的方式。然而长期以来这种“ 马路经济” 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摆摊的人员与市容管理者的冲突不断。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0日通过《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的决定》。这部条例明确提出摊点合法化,用“马路经济” 缓解就业难题。

背景

“马路经济”该收还是该放的老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城市管理部门的面前。主张严管者言之凿凿:马路摊点影响市容、阻碍交通、食品卫生参差不齐难以监管;主张放开者理由充分:摆摊设点可以很便利地解决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问题,方便市民,促进服务业发展。

非常之年,面对城乡就业严峻复杂的新形势、面对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城市管理亟须转换观念,认识到“马路经济”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创新城管思路,以城管促就业促发展。

在行业传统上,路市、夜市、临时集市等一直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人甚至几代人的就业、创业。在城市保留和发展适当的“马路经济”,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客观现实,具有长期性;也是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具有必要性。

就业

多元化的就业和创业方式,是一座城市创新和活力之源。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适度放开“马路经济”,对于低学历、低技能、低成本、高年龄的就业困难群体是雪中送炭。为“三低一高”就业困难群体送个谋生饭碗,无论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和谐哪个角度讲,都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发展

“马路经济”放开之后,无疑会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强度,为城市管理提出不少新的课题。这方面国内外都有不少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上海、重庆、浙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着眼于引导和规范的原则,为“马路经济”开了禁,浙江省还以立法的形式为农产品和便民服务等开设临时市场提供保障。

城市今日留出“三尺地”,摊贩他年或变老板。城市是消化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城市管理者要为灵活就业者、自主创业者,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留出更大的创业空间。在“马路经济”解禁之后,更要在创新管理上下工夫,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工夫,从建设规划上为更多的专业市场、便民市场和机动临时市场预留发展空间。

合法化

从南京市人大审议通过时开始,《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就大获好评。南京市市容局法规处的钱德文处长介绍,这部条例是11年来,第一次较大范围的调整,其中关于摆摊设点内容的规定在全国是首例。

实行了11年的条例增加了这样一句话:可以摆摊设点的地段和经营时间,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不影响市容和交通以及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确定,报市、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于摊费问题,一些低收入的地摊小贩表示,合理的摊费愿意交纳,部分摊主表示,一晚上5元的摊费都是可以接受的:“交摊费嘛,我们还是愿意交。”“费用方面,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肯定是会交的,交了钱我们就合法化嘛。”

摊点怎么规划,摊费多少?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充分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南京市市容局的倪厚山说,这是一个长效的机制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个我们要制定标准,我们将来慢慢搞。”

对于摊点规划如何体现民意,南京市委党校的孙涉教授给了一个建议:“你比如在哪个街道,什么时间,什么区段,能摆什么样的摊点,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充分听取群众的要求,然后来进行设置。对于确实违法经营的,一方面要按照法律给予取缔或给予制止,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去解决他的生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