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勒第三交响曲
释义

作品名称

MAHLER: Symphonie No.3 in d-moll

马勒的《第三交响曲》,D小调,作于1895-1896年,表现的是马勒的自然观。马勒原定此曲标题为《夏日正午之梦》。马勒根据他“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的原则,在其中的第三交响曲尝试定义自然中所有声音。它的首演在评论界中既受赞扬亦受辱骂,某些评论者被第三交响曲的巨大所困扰不安。

简介

马勒的交响作品规模庞大,时间方面和乐队的编制方面都是空前的,就第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就长达30多分钟。这使得他的交响曲具有更多表现自己情感想法的空间。庞大的乐队,有时还包括场外乐队和大规模的合唱队,使得对巨大的情感落差表达成为可能,而且能够给观众极大的感官享受。

乐章段落

第一部分

1.引子,牧神潘在乐曲开头的哀乐声中入睡,标志着夏日的来临(酒神巴克斯的行列)。

第二部分

2.草原的花朵告诉我,

3.森林的动物告诉我,

4.人类告诉我,

5.天使告诉我,

6.爱情告诉我。

这首作品1902年6月9日在克列菲尔德首演,由马勒自己指挥。

乐队编制

木管组

短笛(兼第四长笛)

2支长笛

4支双簧管(兼英国管)

3支大管(兼倍低音管)

2支单簧管(bB,C)

1支高音单簧管

1支低音单簧管

铜管组

8支圆号

4支小号

2支次中音长号

2支低音长号

1只大号

打击乐组

定音鼓

钹(钹片与吊钹)

铃鼓

大鼓

大锣

三角铁

钟琴

弦乐组

2架竖琴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乐章赏析

第一乐章

D小调,指示“强有力而决然地”,扩大的奏鸣曲式。8把圆号有力地表现第一主题,铜管与打击乐以进行曲节奏加强,加入小号的信号曲动机,表示夏天接近森林。圆号再表现由第一主题动机发展而成的第二主题,小号承接,圆号反复后,进入第三主题部,表现拒绝苏醒的牧神。牧神的苏醒在大自然类似小鸟、动物的叫声衬托下非常动人。然后单簧管奏第四主题,小提琴承接它趋于平静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以圆号表现的第二主题开始,加入小号的信号曲动机,平静之后由长号移自英国管,在平静中进行第三主题。然后再出现第四主题与第三主题的重合,回到进行曲风格,平静下来后双簧管再奏第三主题,紧接着与经过部旋律的第一主题作对位性结合,达到辉煌顶点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比呈示部缩小很多,按顺序再现各主题后,圆号出现第一主题,进入呈示部一样的小结尾,造成高潮。

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速度,A大调,优雅的洛可可风格,扩大的三段体,即把中段出现两次。以双簧管表现主要主题,各件乐器一一发展。第一中段是升F小调,长笛与中提琴奏乡愁感的主旋律。第二中段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开始,然后长笛与中提琴第三次再现主题,最后以泛音的高音和弦来结束。

第三乐章

悠闲的谐谑曲,C小调,指示为“不急速地”。这一乐章据《少年的魔角》中的《夏末》的歌词而作,歌词大意为:“杜鹃掉进柳树的洞穴里死了,夜莺在翠绿的枝头啼啭,将让我们快乐……”自由的三段体,先由单簧管奏出主麒其它木管乐器奏出如小鸟啼叫一样的音形。天色大亮,小提琴以新的动机加入。在经过短暂的经过句后,小号奏出信号型旋律,邮号承接,营造出神秘的森林气氛。再一次缓慢地奏出主要主题后,突然变成华丽的氛围,传来奥地利军队的旋律,然后又以邮号来引向宁静。

第四乐章

D大调,“极为缓慢、神秘地”。在平静的演奏后,女低音独唱,歌词为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醉歌后查拉图斯特拉的轮唱。歌词大意是:“啊,人类,请注意,深夜说了些什么,我睡着了,从深沉的睡梦中醒来,世界比白天所想的更为深沉,啊,人类,非常的深沉,苦恼是非常的深沉,快乐比伤心更为深沉,苦恼说灭亡吧,然而所有的快乐,却企求深远的永恒。”

第五乐章

F大调,指示为“以活泼的速度,表现要大胆。”先以童声合唱模仿钟声而反复“宾、邦”,然后女声合唱、女声独唱,歌词为《少年的魔角》中《3个天使在唱快乐的歌》。歌词大意为:“3个天使在唱快乐的歌,在天上,那是快乐而幸福的音响,于是他们快乐地欢笑,说彼得无罪,主耶稣就坐在餐桌旁,与12圣徒一起享用最后的晚餐,耶稣说,你在干什么,我看到,你在流泪,难道我不该流泪,你慈悲的上帝,我已犯了十诫,我跚跚独行泪湿衣衫,你不该

哭,啊,来吧,请怜悯我,如果你犯了十诫,快跪下向上帝祈祷,只爱永恒的上帝,这样你才能懂得天国的欢乐,天国之域已为你彼得做了准备,通过基督,为了拯救所有的人。”最后,以女声与童声一起合唱“宾、邦”而结束。

第六乐章

D大调,指示为“缓慢、平静、充满感情地”,自由的回旋曲式。开始以弦乐幽静地表现主要主题,对位极为优美。加入木管后以小调表现副主题,以新的对位,由小提琴再现主要主题,加上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动机,形成高潮。然后主题又宁静地再现,加强力度后加上第一乐章小结尾动机,达到雄壮的高

潮。再以铜管出现主要主题,纠缠着副主题而发展,最后以爱琴圣歌而结尾。这个乐章像是从对天使的凝视开始,最后是讴歌爱而结束。

乐曲版本

1.伯恩斯坦1987年指挥纽约阿蒂斯合唱团、布鲁克林童声合唱团、纽约爱乐乐团版(Ludwig演唱),DG,CD编号427 328-2(2张),《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2.阿巴多1980年指挥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维也纳歌剧院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版(Norman演唱),DG, CD编号410 715-2(2张),《企鹅》评介三星。

3.海丁克1992年指挥托兹童声合唱团、塞夫合唱团、柏林爱乐乐团版(Jard van Nes演唱),Philips,CD编号432 162-2(2张),《企鹅》评介三星。

4.西诺波里1996年指挥爱乐合唱困、新伦敦童声合唱团版(Schwarz演唱),DG, CD编号447 051-2(2张)。

5.霍伦斯坦(Horenstein)指挥华斯沃兹学校童声合唱团、安布罗西亚合唱团、伦教交响乐团版(Procter演唱),Unicom,UKCD2006/7(两张),《企鹅》评介三星。

6.托马斯指挥伦敦交响合唱团、伦敦交响乐团版(Baker演唱)Sony, MZK44553(2张),《企鹅》评介三星。

7.殷巴尔指挥里贝格(Rinberg)童声合唱团、法兰克福女声合唱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版(Soffel演唱)版,DEND,CD编号C37-7828/9(2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