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来穿山甲
释义

马来穿山甲,又名马来钻山甲或爪哇鲮鲤。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的低海拔森林及次生林。食物蚂蚁为主,偶尔也食其它昆虫。因善于钻山打洞而得名,属哺乳类鳞甲目鲮鲤科 。这类哺乳动物在分类学上独成一个目--鳞甲目。

中文学名:马来穿山甲

别称:爪哇穿山甲或爪哇鲮鲤

二名法:爪哇穿山甲或爪哇鲮鲤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鳞甲目 Pholidota

科:穿山甲科 Manidae

属:穿山甲属 Manis

种:穿山甲属 Manis

分布区域: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

简介

Manis javanica

马来穿山甲,又名马来钻山甲或爪哇鲮鲤。因善于钻山打洞而得名,属哺乳类鳞甲目鲮鲤科 。这类哺乳动物在分类学上独成一个目--鳞甲目。穿山甲体型狭长,背面隆起,腹平面,尾宽,一般身长约 50厘米左右。它遍身鳞甲披挂,约有鳞片500至600块, 它舌长爪利,但无牙齿,它腿小而圆,耳朵很小,四肢短粗,前肢比后肢长,眼很小。它足有5趾,趾上长有利爪,中趾长达5厘米。受到威胁时,马来穿山甲曲身,将自己柔软有毛的部位卷缩在甲壳内,竖起坚锐的部位来个相应不理。 若恰好是在陡坡的话,卷起的身形像一颗球,还可以藉滚落山坡来避敌。若有凶悍的野兽,想从洞穴或树上将叨走,它的盔甲再度发挥功能,撑开抵住树枝或石缝, 让猎兽怎么都拉不动,甚至它强而有力的尾巴还可以让它悬挂在树上。

分布: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新加坡

生境:低海拔森林及次生林。

食性:蚂蚁为主,偶尔也食其它昆虫。

繁殖:生产力不佳,每年四、五月生产,每次只产一只。虽然小穿山甲一出生就会走路,但妈妈总是将它负在背上或尾巴上,遇到危险时,妈妈也会将它一起卷进身躯保护。铁甲武士爸爸,也会让妈妈和小武士分享它的地底洞穴,显现它爱家的亲情。

保育:穿山甲属所有中皆收录在 CITES 附录II 中。

习性

马来穿山甲每年会产1-2只幼穿山甲。它们会在秋天交配,到了冬天就产子。出生后的幼穿山甲约需3个月的照顾。

马来穿山甲很多时都是独居的,晚间活动及很胆小。它们的天敌有虎及云豹。当感到威胁时,它们会卷曲成球状来保护腹部柔软的部位。它们会在近白蚁的土堆及蚂蚁的巢穴筑巢,并以植物覆盖来保温,其巢穴可以帮助土壤通风。

性胆小,受惊时身体常卷成球状,以保护裸露柔软部位,或竖起坚硬的鳞片抵住树枝或石缝,甚至可顺坡滚落逃匿,使凶悍的野兽对它也无计可施。以长舌粘食蚂蚁和白蚁为主,偶食其它昆虫,为森林益兽。

现状

马来穿山甲的皮肤、皮革及肉都是人类猎杀的目的。一些部位更有医药的疗效。当地人用它们的皮革来制成驱散风湿热的符咒,皮肤则用来制鞋。尼泊尔人认为它们子宫的抽取物可以安胎。人类会挖开它们的巢穴来捕猎它们,或是以辣椒的气味来逼出它们。 马来穿山甲现已濒临灭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