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和 |
释义 | 发现氧气第一人马和(?-587),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马和写的一本书叫做《平龙认》,书中谈到:空气的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N2)和阴气(O2)组成,其中的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马和还进一步指出:阴气还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果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他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很难把它取出来。 《平龙认》马和的《平龙认》一直流传至清代,后来被德国侵略者趁战乱抢走,我国现无保存。不过,在1807年俄国彼得堡科学院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德国汉学家朱利斯·克拉普罗兹宣布了一篇论文,文中说他见过《平龙认》的中文手抄本。近代一些国外专著也提到了马和及《平龙认》。如英国梅勒的《无机化学大全》、苏联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涅克拉索夫写到:“在8世纪时,中国学者马和的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了空气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制备氧气(阴气)的方法,并发展了燃烧的假设。” 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是在18世纪70年代,比马和的发现要晚1218年左右。 马和阿訇人物简介马和阿訇,1955年3月生,甘肃平凉人,自幼上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经王善明、秦中文二位经师7年培养,他掌握了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及伊斯兰教法学、注解学、历法学、理论学等经典知识。1987年12月经学毕业,由王善明大阿訇给穿衣,被内蒙古托克托县旧城清真寺、新城清真寺、甘肃平凉东阳清真寺、沙原清真寺、大秦清真寺、宁夏固原上殿坊清真大寺、内蒙古集宁清真大寺、先后聘请为教长。1994、97、2000、03年被包头清真大寺连聘四任,为该寺教长,执教近11年;1997、98、2002、03年先后被评为包头市宗教界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受到政府的表彰;1998至2005年任包头市伊协副会长、内蒙伊协常委;1999至2005年被选为包头东河区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常委。2006年3月应青山区青昆清真寺广大穆斯林要求聘任为教长至今。2007年12月被选为青山区第七届政协委员。 社会贡献历任教长期间,他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积极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和民族团结;引领广大穆斯林群众大力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结合伊斯兰教经典,多方面向广大穆斯林讲解追求知识、开阔视域、认识科学、与时具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缩小与社会的差距,使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鼓励广大穆斯林竭力履行宗教义务,团结和谐,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寻求两世幸福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个人成就他治学有方,教法细致,讲学严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执教以身作则,忍辱负重,勤勤恳恳,满腔热情地为穆斯林服务。积极为伊斯兰教培养既有政治法律觉悟,有又宗教学识、能严格自律的新人才。自任教以来,先后培养出已穿衣毕业的阿訇(男的20多名,女的7名)近三十名,皆被内蒙、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地清真寺聘请任教长、师娘,受到广大穆斯林的爱戴和敬仰。 他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推广伊斯兰教文化,提高广大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素质与法律观念付出了一定的辛苦。先后编写了《伊斯兰教知识初学》、《伊斯兰教丧葬法规》、《穆民基本信条》、《浅谈斋戒》、《解明伊斯兰教饮食合法与非法》、《斋月知识专题》、伊斯兰教每年重要节日参用的《伊斯兰教历、公历、农历对照袖珍历书》、《朝功要律》等书册。在每本书册言前,首先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让广大穆斯林知道,只有遵守党的政策法律,才能过上安宁的宗教生活,受政府和广大穆斯林的好评。 危难见真情,大灾显慈爱。马 和阿訇自己困难重重,但不论内地和外省地区来我寺请求支助,或者来贫困遇难者,他都热情地给以经济帮助;积极参与国家或本市大型公益活动。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百万生灵惨遭涂灰,国家号召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危急时刻,他在清真寺大殿聚会穆斯林大众,大力宣讲伊斯兰教人道主义精神,动员广大穆斯林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援助灾区人民和废墟下惨痛哀嚎的难民们奉献自己的爱心,积极带头带捐款,带动起穆斯林男女老幼纷纷来到清真寺,为抗震救灾捐物捐款,贡献出自己的能力。 他在主持教务方面,以《古兰经》、《圣训》、《教法经典》为依据,强调团结,消除派别,求大同存小异,为广大穆斯林团结和睦、相敬相爱、心情舒畅地过自己的宗教生活酿造了良好的环境;执教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基本方针,在重大事情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既坚持党的政策和法律,又维护广大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得到政府的满意和广大穆斯林和拥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