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子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麻子 注音:má zǐ 释义: ①一种农作物,形似芝麻,枝高1米以上。种植方式两种:进行密植,则长势高,分叉少,成熟季节割下,将秆用水浸泡数日,再将皮剥下,即成麻。进行疏植,则分叉多,多用于采集种子。 ②农作物麻子的籽实,可食用(嗑食,猴子尤喜)、榨油、包饺子、药用,作为鹦鹉这种鸟类的饲料。与蜂蜜同时食用将致眼疾,孕妇不可食用麻子。【例】嗑麻子(不能说吃麻子)。 ③[方]情人,连手。【例】挂麻子(意为找情人,或已婚男女搞婚外恋)。 ④脸上凹凸不平,坑坑点点,多指因起青春痘而留下的痕迹。 ⑤一种农作物,分布在各地,四川会理县绿水乡、山西五台县、甘肃渭源县一带都有种植,五台县盛产几乎每家都种植;所产籽粒同绿豆大小,外壳坚硬,内肉质香,可用于榨油色泽暗黄,味道悠香。广泛用于烹调各种食物;也能直接食用,嗑麻子可不容易,得学好久呢。(甘肃渭源县盛产大麻子) 详细释义基本解释 1. [pockmarks]∶痘痕,天花所致的记痕、凹陷的疤痕 他脸上有几点麻子 2. [person with a pockmarked face]∶脸上有麻子的人 详细解释 1. 麻类植物的子实,可入药。 《诗·豳风·七月》“九月叔苴”毛传:“苴,麻子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麻子,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柘萝岛。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余皆下材。” 2. 即芝麻。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麻餈》:“今越中冬日有麻餈,以秔稻粉为之,馅以餹,而外傅麻子,故名。” 3. 出天花或水痘后留下的瘢痕。 4. 指脸上有麻子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不待曲终,拂衣散尽。这柳麻子也在其内,岂不可敬!” 张天翼 《春风》:“不种牛痘的人就会像 廖文彬 一样成了麻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