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梁祝
释义
2 近代古体诗

近人福山有《梁祝》诗,咏梁祝爱情悲剧,叹今人爱情的失落,对《梁祝》一曲的风格和当时地位的把握比较准确。其诗凄婉感伤。附诗:

梁祝

吾爱梁祝婉转曲,凄凄美美有悲音。

纵使草桥能相见,中间又有谁伤心。

自古多少姻缘事,到头总是离别情。

如今花开复花落,不知此曲有谁听?

3 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

1958年初秋,盛夏过后,"热火朝天"的日子开始降温。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提出了"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 0周年献礼"的口号,在校园里激起了一阵阵波澜。

白浪滚滚的长江上,一艘银灰色的船体在月光下驶向温州港。船头甲板上,围坐着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的几个同学,这就是以后中华乐坛的风流人物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等。他们组建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其奋斗目标为,早日结束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此刻,在去农村劳动的途中,他们商议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响应院党委的号召。

选什么题材好?同学们争论不休。最后集中在3个题材:1、全民皆兵;2、大炼钢铁;3、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调基础上创作。船一靠码头,一封征求对以上题材意向的信,带着同学们的期盼,飞到上海音乐学院党委。

在温州的一个乡村,何占豪这天刚收工回到农舍,门口突然出现系党支部书记刘品。他受院党委书记孟波的委托专程赶来。

刘品传达的选题意向,使何占豪吃了一惊。孟波收到意向信后,毫不犹豫地在3个题材的"3"字打了一个"√"。一个"3"被一笔勾动,横了过来,变成了""。神奇的蝴蝶就此进入了胚胎发育期。

然而,何占豪和他的同学真正的选择是,搞一个全民皆兵或大炼钢铁的题材,第三者只是凑数。这是我们当时对文艺不适当的引导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把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视作配合形势的新闻宣传。一大批仅满足于展现生活表象、直露政治倾向的作品,变成了宣传品。诚然,一切艺术都是宣传,但一切宣传并非都是艺术。鲁迅先生早就作过这样的提醒。

幸好孟波是清醒的。如果他当时勾了前两者,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的《梁祝》协奏曲,而前两个题材的作品多半会被历史"遗弃"。孟波之所以明智"选择",绝非偶然。三十年代,他在上海滩当学徒时,就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晚上常到建国西路仁安坊7号冼星海住处求教。1936年,他任《大众歌声》编辑时传播优秀革命歌曲。他本是个音乐事业组织家,以后几十年,他都在文艺单位当领导,有着领导艺术创作的丰富经验。他之所以选择越剧《梁祝》这个题材,倒也并非是政治上先知先觉,当时就识破"浮夸风",而是认为小提琴的性格,较为纤细、柔软,难以表现全民皆兵、大炼钢铁这样一类生活所需要的气势雄壮、轰轰烈烈的情景。越剧《梁祝》本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适宜小提琴性格化的体现。剧作提供的音乐素材非常优美,又有浓郁、醇美的民族风格。五十年代初,越剧《梁祝》被拍成电影,为海内外熟悉,容易引起社会共鸣。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理由是,何占豪在进音乐学院之前,在浙江的一个越剧团乐队任二胡演奏员,有一肚子的越剧音乐。只有让艺术家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才有可能写好。刘品把孟波的选材依据一一告诉何占豪,当说到最后一点时,何占豪竟来了个自我否定:"我肚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看着这位学生泄气的神态,刘品有点慌了。他对何占豪寄予很大的希望。在此之前的一次学校周末晚会上,何占豪用小提琴演奏了一首笛子曲《喜相逢》。在校园里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用西洋乐器拉中国乐曲,是洋不洋、中不中,在糟蹋小提琴。刘品却欣喜地跑到何占豪宿舍,赞扬他"有志气"。准确地说, 何这次演奏是失败的。笛子曲一般特点为节奏跳跃,这次演奏未经改编,只是一个从笛孔到弦线的简单"移位",琴声自然很不悦耳。然而,就在这失败的演奏中,刘品看到了何迸发出的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与忠诚。他鼓励何占豪为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交响音乐大胆探索,这也是孟波在院党委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正是由于这位学院党委书记的感召,管弦系的初生牛犊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因为受到了系党支部书记的直接鼓励,何占豪一鼓作气把越剧《梁祝》中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几段唱腔音乐连接起来,用小提琴实验演奏。这首当时被称作"小《梁祝》"的乐曲,令一些到上海音乐学院参观访问的外国音乐家惊喜。应该说,何占豪进一步探索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交响乐,已有良好的实践基础。

刘品原是总政歌舞团一位优秀的长笛演奏家,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本科。他从小参加革命,早年入党,还在学生时期就当党支部书记。尽管他比何占豪才年长1岁,却因长期的实践及组织工作锻炼,显得十分成熟。温州之行,显示了他与他的直接指挥者孟波所共有的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导能力。这正是现在不少艺术生产组织者十分短缺的基本功力。

人的积极性与实践创造能力,并不完全等同。那个年代的失误之一,就在于将两者划等号,酿成历史悲剧。何占豪毕竟只是小提琴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他虽有一肚子越剧音乐,但素材不等于作品,就像从布料到成衣,需要技术一样。对这一点,孟波十分清楚。

孟波向副院长、作曲教授丁善德"求援"。丁教授优选学生,把作曲系四年级的一位高才生介绍给孟波。他就是有"四只音乐眼睛"之称的陈钢。陈钢和何占豪,同院不同系的两个名字,就此"联姻",与"蝴蝶" 同时成对高飞。

在孟波决定调用陈钢的时候,措辞激烈的批评意见传到了院党委。有人认为,陈钢父亲有"历史问题",向国庆献礼的重点创作,怎么可以让他参加?

在院党委会上,孟波明确表态:"老子不等于儿子,为什么不能用? "他不仅"识才"、"用才",还敢"护才"。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当时多么需要这种政治上的信任与保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园里传出另一种非议:"《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才子佳人加封建迷信","怎么能把这种东西向国庆10周年献礼?"

为了使两位学生的创作情绪不受影响,孟波主动找他们消除思想疑虑。《梁祝》虽是爱情故事,但宣传的并不是封建迷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抗争。我们中国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反封建的主题既然是进步的、革命的,就可以向国庆献礼。听了这番话,两位作者坚定了信念。

然而,作为一所音乐学院的党委书记,孟波的职权范围毕竟只在校园之内;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作品,也不只是校内的"自娱自乐"。《梁祝》协奏曲要走向社会,首先上海这座城市能否接纳它?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孟波不能不有些担忧。

《梁祝》协奏曲刚定稿,他就组织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试奏一遍,然后把录音带直接送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那儿征求意见。石听完录音连说:"很好听!"孟波这才放心。他不是想邀功,而只求在上海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管理部门预领一张"通行证",确保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得以实现。

诚然,《梁祝》在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时候,不仅顺利通过,且独领风骚,声誉鹊起。这是多么地幸运!然而,《梁祝》对于孟波来说,并不是一件幸事。有人认为,孟波组织《梁祝》创作,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告到中央,以致周恩来碰到孟波时,劈头一句话就是:"怎么?你在排斥西方的东西!"陈毅一次到上海视察经济工作,突然打电话给孟波,说要马上到音乐学院看节目,并指出,要全部西洋的。在看完演出之后,陈毅表示满意,在即兴发言中,他严肃地强调:"不能排斥西方优秀的艺术",接着,他又补充道:"当然也不能没有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来自国家高层领导的责询,使孟波蒙受难以言喻的委屈。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梁祝》被指为宣扬封资修的大毒草,孟波被打成"授意炮制大毒草,毒害青年学生"的"反党分子"。因为他否定大炼钢铁作为小提琴协奏曲的选题,于是,又被戴上一顶"反对三面红旗" 的帽子,到处挨斗,差点儿送命。风雨过后,梦醒时分,"彩蝶"又倔强、自由地展翅高飞。这位"总策划"为扶持一部经典之作,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引领攀登艺术峰巅的向导,自己要有为艺术牺牲的准备,才可能组织生产出具有创世纪意义的优秀作品。

这是一个火热得可以使人头昏脑胀的年代。一阵"跑步奔向共产主义"的脚步,粗暴地践踏了科学。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的画像,都被打上了"×"。孟波严肃地指出:"不要这样做,只要不把他们当作偶像就可以了。"他还指出,要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交响音乐,首先要向优秀的古典作品学习、借鉴。在践踏科学的年代,给科学以最高的尊重,这就是《梁祝》协奏曲的成功之本。在何占豪与陈钢进入创作阶段,孟波和刘品分别发动院和管弦系的专家一起给予具体的艺术指导。

在这个关键时刻,丁善德教授当起实质上的"艺术总监"。1928年,上海国立音专建校时,丁善德与张曙、冼星海等同是首批学生。后来,他去了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曾创作多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交响乐作品。在接受指导创作《梁祝》的任务后,他对陈钢"单个教练",逐一讲解各种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并一次次地审读两位学生喷吐出的每一个乐段,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其他老师、专家的意见,丁教授帮助两个学生进行综合、梳理,取其精华。

民乐系主任、著名国乐家卫仲乐教授,向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开设讲座,讲解民族乐器的各种演奏技巧,帮助学生们实现小提琴演奏的"洋为中用"。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演奏家赵志华,向何占豪介绍各种小提琴演奏技法,为他提供各种艺术示范。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演奏家陈又新教授,为小组同学边讲解边演奏各种小提琴协奏曲。

当两位作者决定将二胡的指法写进协奏曲时,有人以为:"用两条弦演奏不能发挥小提琴功能",还有人以为:"把二胡的滑指用到小提琴上去,是破坏小提琴的演奏法则"。有些责难来自个别专家,两位尚幼稚的学生犹豫了。刘品以系党支部书记的名义,组织全系的专家展开论证,为两位学生的艺术创造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在交响乐中被称为"美丽的公主"的小提琴,有4条歌唱的琴弦,倘然以为所有的演奏都必须用4条弦,实际上是忽略了小提琴性能的多样化。韦尔汉根据巴赫咏叹调改编的"G弦上的咏叹调",以及帕格尼尼的罗西尼主题的"摩西幻想曲",都是在G弦单根弦上唱出动人的歌。现在将二胡的技巧移到小提琴的两根弦上,完全可以。

小提琴的演奏方式,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十三世纪小提琴刚发明时,琴是放在胸口演奏的,只能拉第一把位。后来出现的新技法如跳弓、揉音等,一开始时都曾被视为"大逆不道"。事实上,各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及演奏方法,为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作出过不少贡献。因此,把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和演奏技巧用到小提琴上,非但不损害其传统,还能扩大其艺术表现力。

两位学生吮吸着丰富的艺术养料,吐露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只有中国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终于首次出现在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还有中国越剧、京剧中常用的倒板、嚣板等,首次进入协奏曲,使《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小提琴协奏曲在此实现了一次彻底的中华民族化。

在1959年5月27日下午首演时,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全体同学都参加了演出。18岁的俞丽拿荣任小提琴独奏;并由此获得终身荣誉。乐队指挥是指挥系学生樊承武。这是一个奇迹。这部"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梁祝》协奏曲,作者都是学生。而且,这两位学生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部经典之作从选材到创作,直至走上舞台的全过程。

我们当然要向两位年轻的天才作曲家表示敬佩,我们当然也不能不向这两位青年人背后的那个高智商的母体--这个高等乐府的专家群体,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使两个学生缩短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漫长路程;也使这部作品缩短了必要经历的生长周期。这是一个现代化大生产的艺术成果。"总策划"孟波,实际上是这个"大生产"的"总调度"。

早在延安时期,孟波就任过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中央交响乐团指导员。在刘少奇任校长的鲁艺华中分校,孟波分管教务,兼任音乐系主任。建国后,他任过天津、广州市文化局长,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调到上海音乐学院之前,他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任秘书长。这些经历赋予他卓越的艺术统筹才干。

《梁祝》协奏曲的最初一稿,写了相爱、抗婚、投坟这几个段落。尾声是投坟之后第一主题"怀念"的再现。孟波在审读了初稿之后,把何占豪与陈钢叫到办公室。他否定了这样的结束处理。"怀念是必要的,但给人压抑的感觉。音乐要传神。"孟波建议尾声增加一段"化蝶":"这是对封建势力最强烈的反抗"。接着,他向两位学生讲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把两位学生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于是,《梁祝》有了现在富有浪漫色彩的"化蝶",作品因此实现了ABA的曲式结构,作为交响乐的艺术形态,更显完整。要主要的意义,它使协奏曲的主题有了一个升华。评论家称"化蝶"为全曲"点睛之笔" 、"灵魂所在"。

"点睛之笔"出自孟波,也非偶然。他不仅是音乐事业的组织家,也是个优秀的作曲家。他抗战年代作曲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六十年代初作曲的《高举革命大旗》等歌曲,都唱遍中华大地,并成为中国一段历史的代表作。出色的生产组织家,自己应该是专家。这样就能在关键时刻, "该出手时就出手",给作品来个"点睛之笔",使其达到理想的艺术高度。作为艺术事业的组织家,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现令他人信服并自觉追随的魅力。

乐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曲式分析

(一)、呈示部

1 、 引子:

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结语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曲者简介

陈钢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香港、日本、台湾等并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项世界名人录,并获“国际文化荣誉证书”。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何占豪

何占豪1933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以唱绍兴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

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并且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粱祝》。但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他鲜有作品问世。有人说这首作品不仅是何占豪本人音乐生涯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梁祝填词

梁祝——化蝶

——根据小提琴协奏曲填词

刘周

花谢花开无时尽,

年年花间觅仙踪;

瑶池泪洒化蝶恨,

天上人间侬伴君;

此生不与知音共,

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许,

楼台再会诉衷情;

可怜十八送别时,

君岂知侬是女儿身,

未解侬痴情;

楼台依依不忍分,

君死何忍我独存;

魂魄在天已化蝶,

双飞愿争万世春。

(注:侬,指我)

原载《天有霓裳》

4 1994年徐克导演电影

1994年徐克导演的电影,由吴奇隆和杨采妮主演,讲述一个传说至今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爱情在这个年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英俊潇洒,憨厚的梁山泊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祝英台这对天注定的姻缘相遇在崇寄书院。...

中文名:梁祝

外文名:Butterfly Lovers

导演:徐克

主演:吴奇隆, 杨采妮

类型:爱情

上映时间:1994年8月

主要演员

【领衔主演】: 吴奇隆 杨采妮

【其他主演】: 何润东 吴家丽 徐锦江 刘洵 孙兴 侯炳莹 沈海蓉 刘瑞琪 原森

Soundtrack

基本信息

专辑名:梁祝电影原声带

音乐:黄沾

发行年:1994

格式:MP3

位速:320kbps

曲目列表

01 梁祝(国语版) 主唱:吴奇隆 作曲:何占豪 陈钢 作词:黄沾 编曲:雷颂德

02 你你我我(国语版) 主唱:吴奇隆 黄雅莉 作曲:胡伟立 作词:黄沾 编曲:雷颂德

03 梁祝庙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雷颂德 黄沾

04 上学去 (传统黄梅调)改编 作曲:黄沾 编乐:雷颂德 黄沾

05 春闰里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胡伟立

06 少年十五二十时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胡伟立 黄沾

07 力学不知疲 (传统黄梅调)改编:黄沾 作曲:胡伟立 编乐:胡伟立 黄沾

08 文库夜读书 作曲:胡伟立 编乐:胡伟立 黄沾

09 人月共团圆 渔舟唱晚(选段)

10 原来是你(国粤版) (传统黄梅调)改编:黄沾 编乐:雷颂德

11 楼台会 作曲:黄沾 何占豪 陈钢 编乐:胡伟立 黄沾

12 血泪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黄沾

13 山伯临终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胡伟立 黄英华 黄沾

14 字字皆成血 作曲:何占豪 陈钢 改编:胡伟立 编乐:胡伟立 黄沾

15 新土三尺坟 作曲:何占豪 陈钢 改编:黄沾

16 英台哭坟化蝶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黄沾

引用记录

天龙八部(1997)

06 少年十五二十时 作曲:何占豪 陈钢 编乐:胡伟立 黄沾

07 力学不知疲 (传统黄梅调)改编:黄沾 作曲:胡伟立 编乐:胡伟立 黄沾

10 原来是你 (传统黄梅调)改编:黄沾 编乐:雷颂德

剧情看点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爱情故事的流传,始于公元三七七年。东晋时期,当时的门第风气极盛,官家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与贫苦儿梁山伯为同学,二人情义相投,相交甚笃,后祝被梁认出女儿身,两人遂私定终生,但这一愿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对,并为祝英台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从,最后两人唯有以死相殉,化蝶双双飞去……

徐克在本片充份发挥了″旧瓶装新酒″的能耐,将一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成功地年轻化和现代趣味化,而结局的悲剧气氛亦能感动传统的观众,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佳作。这个重拍版本与前不同的地方是鲜明地写出祝英台之父为了巩固朝中地位,藉女儿的婚姻攀附权贵的马家,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崇绮学院读书,其实是继承祝夫人未竟之志,而她爱上同学梁山伯的故事亦与其母当年的行径如出一辙。吴奇隆与杨采妮的搭档擦出火花,两人成为新的金童玉女。″梁祝与小提琴协奏曲″经改编后作为本片的配乐基调,效果相当动人。

原声音乐

主题曲

梁祝(吴奇隆)

无言到面前

与君分杯水

清中有浓意

流出心底醉

不论冤或缘

莫说蝴蝶梦

还你此生此世

今世前世

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插曲

你你我我(吴奇隆)

你你

我我

为什么两颗心会成一颗

是你是你特别迷人

令我一生只爱一个

仿佛已早注定我属于你

此刻拥你入怀永恒也属于我

参考资料

1.梁祝电影原声带 

开放分类:
电影梁祝吴奇隆原声带黄沾

5.1994年濮存昕、胡慧中主演电影


在线观看

基本信息

歌曲:梁祝

歌手:林冠吟

作词:林冠吟、余一霞

作曲:林冠吟

专辑:我是火星人

发行日期:2004年11月26日

发行公司 : 奇迹唱片

语言:国语

歌曲介绍

告诉大家美丽传说的事实真相:祝英台无力实现双飞的约定,宿命不可违,结局是叹息,最后“只能分离,成为他人的妻”。

歌曲歌词

沉默了七世纪 没放弃逆转这宿命

蝴蝶恋的传奇 是注定

写满了叹息

跨越百年距离 多努力

窜改这剧情

却不能在一起

连名字 名字都不行

想要探究我们被禁锢的原因

这些过去 失了道理无从说起

我不甘心还要回到坟前哭泣

我不相信 西晋迁都成东晋

你却还在我心里

我要怎么还你 应该双飞的约定

还在上演的悲剧 循环不灭的定律

让我只能悄悄地 藏着感情

西晋迁都成东晋 你却还在我心里

我要怎么还你 应该双飞的约定

羡慕戏里的自己 有勇气和你一起

戏外只能分离 成为他人的妻

Music......

Music...

西晋迁都成东晋

只能分离 成为他人的妻

歌手介绍

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19岁小女孩林冠吟也以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迅速征服了众多歌迷,在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内,她的歌已引起超过16万人次的热烈讨论,而林冠吟也被冠上“女版周杰伦”的称号,加上一双超大眼睛,很像外星人宝宝的玩偶,所以她也被称为“外星人”。

12 大风剧场音乐剧

音乐剧《梁祝》告别大家熟悉的传统戏曲演绎方式,以音乐为主体作铺陈,是新时代的崭新制作,以深刻的文学意蕴、文化素养和音乐创意,重新诠释经典题材。复合的表演概念,涵盖西方歌剧、近代音乐剧、中国传统戏曲。工作群汇集学院作曲家、戏曲专家、电影工作者、歌坛巨星、古典演奏家、舞台工作者。

音乐剧《梁祝》由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大风音乐剧场主办,制作团队包括作曲家锺耀光、导演李小平、电影工作者黄文英、指挥张佳韵、艺术总监杨忠衡。也请来著名画家德珍为该剧创作一系列插画。

在演出者方面,此剧特邀表演和歌唱素有好评的实力派歌手辛晓琪担纲最重要的祝英台一角,其他演员则来自剧场界经验丰富的王柏森、洪瑞襄、黄士伟…多人之外,也邀请车炎江等声乐家加入。

这出音乐剧于2003年9月14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6场。

2005年11月这音乐剧也推出发行「梁祝」世界首演现场录音双 CD 与 VCD。该专辑入围2004年台湾金曲奖最佳跨界音乐专辑。

梁祝音乐剧世界首演现场录音双CD曲目(全曲版)CD1

1.序曲《清明祭》

2.《不曾懂你》/马文才

3.《薰风徐来江南绿》/群众

4.《独我孤雁离群》/祝英台

5.《牡丹正豔百花香》/银心

6.《群鸦岂能识凤凰》/祝英台、银心、马文才、众书生

7.《给我一个答桉》/祝英台

8.《改头换面巧妆扮》/银心

9.《展翅高飞》祝英台、祝父、祝母

10.《朗朗晴天高》/梁山伯

11.《萍水相逢》/梁山伯、祝英台、银心、四九

12.《母亲的期望》/梁山伯

13.《草桥结拜》/梁山伯、祝英台、银心、四九

14.《礼记说》/夫子、众学生

15.《别有见地》/马文才、祝英台、梁山伯

16..《寒窗岁月》/梁山伯、祝英台、银心、四九、众书生

17.《探美》 /马文才

18.《相送十里亭》/梁山伯、祝英台、银心、四九

19.《最真实的我》/祝英台、梁山伯

CD 2

1.《门当户对》/邱嫂、祝父、祝母、祝英台

2.《天下父母心》/祝父

3.《真爱不在长相厮守》/祝英台、祝父

4.《名门配名门,世家配世家》/众人

5.《访英台》/梁山伯、四九、仆众

6.《海角天涯处处是天地》/梁山伯、四九

7.《天涯何处无芳草》/祝英台、梁山伯、银心

8.《对决》/马文才、梁山伯、四九、仆众

9.《清白如一,不愧于心》/梁山伯

10.《出门先祭山伯坟》/祝英台、马文才、祝父、宾客

11.《苍天,给我一个答案!》/祝英台、梁山伯、群众

12.《最后的一抹微笑》/马文才(

13 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名曲音乐会

简介

小提琴:盛中国

钢琴:濑田裕子

盛中国是中国最知名的小提琴家之一,被誉为"杰出的音乐表演大师"、"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他的演奏充满了热情和诗意的魅力,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被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列为"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行列。濑田裕子13岁即与日本著名的东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神童"。盛中国夫妇珠联璧合的演奏,已成为乐坛佳话。

演出时间

北京站:2012.04.30 星期一 19:30 中山公园音乐堂

天津站:2012.07.27 星期五 19:30 天津大剧院

西安站:2012.08.26 星期日 19:30 西安音乐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