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 |
释义 | 学校简介洛阳市第十九中学创建于1959年,地处洛阳市西工区,占地2.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两千多人,在职教职工145人,其中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54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30人,外籍教师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在读研究生56人。近年来,有数百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论文、优质课、示范课评比中获奖。 自2006年以来,学校连续六年荣获洛阳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中学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学校、洛阳市绿色学校、洛阳市卫生先进单位、洛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高考优胜单位等称号。 2008年,十九中被确定为洛阳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这为学校再次腾飞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并重”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内部资源优势,改革教育模式,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实为每个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近几年,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先后有“洛阳市牡丹仙子亚军”李文杰,“世界超模大赛中国总冠军”赵翊杉,“全国首批、河南唯一的女飞行员”杨丽丽等。 2000年,十九中在洛阳率先开办“宏志班”,面向全省招收成绩优异、家境贫寒的初中毕业生。学校想方设法挤出资金解决困难学生学费和生活费,资助学生完成高中学业。2006年,学校首开“天邻班”,香港天邻基金会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十九中完成高中学业。一批批优秀毕业生从“宏志班”、“天邻班”走进高校、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8月,十九中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以师利峰校长的领导集体坚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建设十九中特色的学校文化为主线,狠抓教学质量,突出学校特色,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师、学生、管理为抓手,以计划、规范、落实、创新、奉献为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标准,提升档次,脚踏实地,力争再创十九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师资力量学校先后投入40万元,选派28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所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11位教师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有上百人次在国家、省、市教育教学论文、优质课、示范课等评比中获奖。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学成绩三年跨了三大步并进入洛阳市先进行列,学校也因此被确定为洛阳市首批示范性高中。 发展前景自2002年以来,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两千万元,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科教中心大楼、主教学楼、学术中心、学生公寓,开通了覆盖全校的百兆校园网;校园绝绿化,美化已初具规模,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 2005年,十九中被确定为洛阳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这为学校再次腾飞提供难得的机遇。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这一办学思路,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办学经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掘学生潜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校建成洛阳市一流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