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跃嘉
释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58年5月生,四川省乐山市人。1984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赴法国进修,1997年获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学位,同年到美国Catholic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年7月回国,曾任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5月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目前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以及国内外20余所高校、医院、国家部委实验室兼职教授、专家、学术委员等。先后负责973项目子课题、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重大、重点项目10项。目前当选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APS)Fellow、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等20余项国内外学术兼职。

研究成果及领域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央教科所兼职教授;国际心理生理学研究学会会员、国际人类脑功能成像组织会员、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心理科学进展》副主编、《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编委;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20余个国内外学术杂志审稿人。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生理学基础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以ERP与fMRI相结合的最新技术方法,以大脑整合观点研究人脑对视觉和听觉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揭示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情绪等高级脑功能机制。创建“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模式,阐明了注意与非注意转换的脑机制,提出了“注意过滤器可塑性”的新观点;研究不同范围提示的视觉空间注意,阐明了视觉搜索的早期调节机制;利用ERP与fMRI结合的最新技术手段,揭示语言、想象、顿悟、计数等高级思维的脑内活动过程与神经机制。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建立中国情绪刺激材料系统,利用脑成像手段研究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关系,以及冲突、欺骗、决策等社会行为的脑机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