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SMCC |
释义 | 电子科技大学提交的SMCC(Synchronized Multi-Carrier-CDMA)传输体制。SMCC基于国际数字电视广播实践/移动通信的动向和最新的信道编码/调制技术,该方案兼顾了“三移动网(地面电视、移动视频、移动因特网)合一”的长远目标。 目前,国际上已有的地面电视传输体制均未能彻底解决移动和便携接收的难题。如何解决在高速移动和城市楼群的遮蔽中穿行时的信号重入/再同步问题、廉价地构建蜂窝单频网(Cellular SFN),是技术焦点。在时间域与频率域中充分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宽带数据传输和优良的同步/跟踪,是SMCC系统考虑的首要问题。 SMCC系统由频域多载波处理COFDM、时域CDMA处理和SFN码流同步三部分组成,其中,多载波处理部分与通常COFDM部分的结构相同,但本方案对其工作参数做了创新的优化配置;时域处理和SFN码流同步部分体现了本方案的特点。SMCC的技术特点如下: (1)具有优化参数的4K多载波技术 SMCC方案采用4K传输模式,基于3648点的多载波体制,可以构建各种类型的单频覆盖网,特别适宜构建分布式蜂窝单频网。其设计主要针对小区蜂窝单频网,同时还为实现大区单频网配置了较长保护时隙长度的传输模式。 SMCC采用级联信道编码方式。外码采用RS(206,188,t=9)的分组编码,内码采用可变码率的卷积码/TCM/Turbo-TCM编码。为抵抗突发干扰,在RS编码后采用同步卷积深度外交织方案。 信号以分帧方式传输。利用OFDM的时/频二维特性,在每帧插入连续导频、分布导频、传输参数信令(TPS)导频等参考信号。连续导频和分布导频采用BPSK方式调制,且以比数据载波平均电平高2.5dB的电平发射。 信号调制采用可变的映射星座方式,包括均匀和多分辨率的星座图,以适应不同数据率的码流传输。 (2)时—频并行的扩频技术 SMCC方案采用时—频并行扩频(CDMA)技术,以克服在移动接收时多普勒频移、运动(空间/时间)衰落、穿越阴影遮蔽等对同步的严重影响。引入(时域)长序列扩频信号的高相关能量积累效应,以实现准确的同步检测。 (3)周期性时域连续导频技术 在DVB-T及ISDB-T标准中,为解决连续4个OFDM符号(一个导频循环)的有效导频数目相等问题,连续导频的频率选择是随机的,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意义的时域连续导频信号。本协议中将连续导频的频率分布均匀化,使连续导频的子载波号均置为57的整倍数。即以57个OFDM符号为周期,形成SMCC方案的TPS信令周期。在此基础上定义以公式Φ(n,m,Gi)表述的“以57个OFDM符号为周期的逐帧相位级进补偿”,形成周期为119.913705kHz的时域连续导频参考信号,为时域同步和高精度快速多普勒跟踪创造了条件。 在接收端,采用“微弱信号检测”领域高性能“同步滤波”方式(称之为“循环CDMA同步滤波”)的专有技术,提取时域连续导频。 (4)系统传输流的整秒精确同步技术 在准备“多基站SFN”同播所用的TS复用流时,应按该网播出规定的码流速率严格控制。在DVB-T或DMB-T SFN中,由于其为非整数,控制很困难,需专用设备。SMCC方案将该数值优化置整,使蜂窝单频网同步高度简化。具体而言,对授时符号/系统同步的处理,在每个OFDM符号中纳入整数个TS包,并且在每一秒时段内对保护时隙所有不同情况均完全精确地纳入整数个OFDM符号。从而,对授时符号的定秒插入成为可能。源TS流内每秒加入2个“源授时包”。源授时包(其数据结构不必与基站授时包全同)具有绝不混淆且易于检出的特征字段,以便各基站据之进行信号流的“流经发送瞬刻”的精确同步控制,其精度约为±0.2μs。 SMCC的技术实现复杂度与DVB-T相近,但具有更大的系统潜力。其接收端技术可由厂家针对应用需求,分级实施。全面实施则有助于快速同步、高速移动下的频率跟踪和提高系统同步/锁相的稳健性,充分发挥系统潜力。 基于SMCC技术的数字电视地面无线传输网构建了国内外现有技术所难以达到的分布化、基站化、双向化数字电视地面无线传输的新体制,是对现有数字电视地面无线传输方法的革新,可以满足现代社会信息化事业的要求。 SMCC 表面活性剂SMCC是一种多功能添加剂.它可用作油田钻井完井用的水泥添加剂,使添加后的水泥可以在不洗去钻井泥浆的情况下直接固并,保证水泥强度.它能使水泥和 牯土很好地结合,可用作普通水泥的强化剂.其次,出于其分散作用、桶滑作用和降失水作用,它还可以用作钻井泥浆的活释剂,使其在260℃以上仍具有很好的稀释作用.此外,它还可把水中的Ca 、Fe等离子清除掉t所以是很好的水质稳定剂.在高墨锅炉给水系统中,它还可用作阻垢剂,在皮革行业中它也是一种优良的皮革鞣剂。 SMCC Succinimidyl 4-( N—maleimidomethyl)cyclohexane-1-carboxylate 琥珀酰亚胺-4-环已烷-1-碳酸酯 相对分子质量334.3, 分子一端的NHS酯基团与某一蛋白质分子的伯氨反应形成稳定的酰胺键,另一端(马来酰亚胺基团一端)可与另一蛋白质分子的巯基发生特异性交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