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萝莉
释义
1 源自日本的衣着次文化

萝莉(ロリ),是洛丽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缩写,洛原指美国一部小说,后在日本引伸发展成一种次文化。“萝莉”或“萝莉塔”作为名词用以指称“女孩子”本身,或指称“穿着萝莉装的女性”。但作为形容词有时会专指“拥有萝莉风格”,例如萝莉装(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Lolita fashion)。

简介

萝莉文化是一种源自日本的衣着次文化,流行于少众的青少年,其中以女性占多。萝莉式的衣着主要模仿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宫廷式服装。

起源

源于法语词汇très joli,译为太可爱了,非常漂亮。常用来形容孩子,现常被用来形容形貌可爱看起来比较萌的女孩子。

有一说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中文通常译为洛丽塔,或是罗丽泰,亦或萝莉塔)。《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此书当时一度被禁,但现在已成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并被美国兰登书屋选为20世纪英文小说第四名,还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从此以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 。

纳博科夫生于圣彼得堡,俄国十月革命后流亡德国柏林,并成为享有盛名的苏联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学评论界定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大师。1940年举家移居美国,在韦利斯里学院任教,同时享有哈佛大学的鳞翅目研究基金(纳博科夫同时也采集蝴蝶标本)。还翻译普希金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使用直译法,注解多于翻译加原著的份量。

第一个公认的loli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国内通常译作:《甜甜仙子》)里的主角momo公主。《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属于《魔法少女》系列动画之一,但《魔法少女》所针对的对象是女生,而且亦不算柔弱,加上当时宣传条件有限,知晓者不多。《IQ博士》中的小芸从来不是loli;就算是《天地无用》中的莎沙美虽然有类loli特征,但在故事中她的定位只是亚重霞的妹妹,不但戏份不多,而且制作群也没去强调其loli特性。loli在动画界正式出现,loli热潮开始席卷整个ACG界(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游戏Game),大量loli角色,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如《魔法少女砂沙美》的砂沙美和《To Heart》中的马鲁芝等等均是LOLI代表。

上述五位角色可以说是主导了自1995年来,ACG界的商业生机与其主流市场。在其之后,几乎每部作品都得有个loli,甚至是整部作品充斥着loli。这样子的结果,形成女性角色以往的百花齐放、各展姿态、争奇斗艳的盛况不再。充斥着可爱,随波逐流而没有特色、亦无变化,往往容易单调而乏味。最明显的就是,以前就算有小女孩的角色,也不等于loli;而现在则是只要是小女孩,那就大概是loli了。

现今具有萌属性的(属性暧昧)的少女,无论是动漫(二次元)还是现实,都被称为萝莉(loli or lolita)。名不副实者基本为年龄过大者或不具有萌属性。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长的像萝莉的都可以叫做萝莉。因为萝莉是一个处于半发育阶段的小女孩。至于已经发育齐全的无论怎么像萝莉也不能叫萝莉啦。

分类

Sweet Love Lolita

Sweet Love Lolita 意思就是指甜美可爱的小女孩。Sweet Lolita又可称为Baby Lolita。

服装颜色上以白色、粉红色及碎花为主, 裙身捆有大量的蕾丝花边和蝴蝶结,款式非常可爱,皱折来做出的洋服来表现出可爱的洋娃娃形象。

Gothic Lolita

 以黑色系为主, 比Sweet Love Lolita 少了童真, 多了恐怖感的优雅和淑女的气质。

Gothic Lolita意指欧洲宫廷哥特式的娃娃打扮,以黑白色为主,特色是同样拥有天使和魔鬼的特质,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由于打扮较成熟,所以最受OL客欢迎。

Classical Lolita

 像贵族少女、小公主般的高贵,相对于其他更讲气质。

服装用料上是更精致的质料和手工,可以用豪华来形容。而色系的选择也相对的多,例如显出贵族高贵的红酒色和墨绿色,而黑白色是永远的。即使用粉色和碎花,但款式较简单,裙身以少蕾丝、多cutting和荷叶褶为主,以表现高贵典雅的风格。

Punk Lolita

 把Punk加进了Lolita。

划分

一个女生究竟是不是萝莉,每人的定义都有不同:有以年龄(严格生理年龄)来分的,有以气质(心理年龄、外表年龄)来分的,更严格的是两项标准都要达到的,最后还有自己认为是就当作是的。不过普遍来说,必要的特征就是“未发育完全”(或者尚未发育)以及萌。

Lolita书中对于Loli年龄的定义是12-13岁,既正在成长中,马上就要成熟但还没有成熟的少女(不是儿童)。这一点上,划分根据。因英国20世纪30年代间(1933-1936?)曾推出法典对少女的年龄进行定义:

年龄划分法:

8岁以下:女童。

8-12岁:幼女

13-18岁 少女。

18岁以上:成年女性。

这种划分方法,界于成熟与幼稚之间,更能体现Loli的魅力 。

心理划分法:

因为现今动漫的普及,对于loli年龄划分又出现了矛盾,因而现在划分又出现了按“心理”划分方式,有Loli控(高危)提出,Loli和幼幼在年龄上有很多重合之处,因而按“心理”进行分类。幼幼可指没有主观判断意思,具有被引导性的14周岁以下小女孩划分为幼女。反之,Loli则指具有一定主观判断意思,具有“半成熟”萌属性的小女孩为Loli。

这种划分法,可以让幼女和loli更加方便理解,而不拘束于年龄。

但这都是前话,现在经过演变定义也比较模糊,有很多人喜欢更低龄型,即8岁以前的,超低龄型Loli,也有人喜欢,已进入青春期的,即将成熟的,即14-16岁的,即成熟型Loli。各有所爱,各随其变.

从年龄上,12-15为标准Loli(若符合中国国情则为12-14岁),7-12为爱丽斯式Loli,7以下为High Loli。那些对年龄有严格要求的萝莉控也因此而分类,对于好第一类的变叫lolikon,好第二类的为alikon,好第三类的就是haikon了。

Loli从外表特质上看,基本身高在160以下,也就是相当于小学生或初一学生身高。大体有两类,一种是Sweet Love Loli,多数都是这种的。另一种就是Elegant Gothic Loli(哥特式)。

但不论低龄,成熟,还是正统LOLI,都是年轻,可爱的象征,是上天赐予的宝物,是凡间的精灵,是人间的天使……但她们也是最弱小,最需要保护的群体,所以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每一个Loli,对她们予以保护,予以关心。

当然,有鉴于目前某些奇怪法律的原因,幼女一词较为敏感,故有网友归纳了以下论断:

把一个小女孩推倒,她如果说:“好痛哦~~”那就是幼女;如果她惊恐的说:“你想干什么!?”那才是萝莉。

服装

现在洛丽塔(lolita)已经成为爱美少女的一种可爱服饰风格。比如说《下妻物语》里面的MOMOKO就是LOLITA的死忠FAN。

较为普及的Lolita有三大系:

Classic Lolita(古典洛丽塔):以简单,少Lace而多cutting为主,裙身多荷叶折,透过碎花和粉色表现出清雅品味,而黑色及白色多是单独出场。

Sweet Love Lolita(甜美洛丽塔):以粉色为主,再用上大量的Lace,以及造出的皱折裙,可表现出可爱洋娃娃的形象。非常的可爱,甜蜜,凸显如儿童般的纯真。

Gothic Lolita(哥特洛丽塔):特征是采用中世纪欧洲的神秘、怪诞、恐怖、凄凉的阴暗气氛。以黑白色为主,与Sweet Love Lolita相比少了点童真,多了弥漫死亡气息的恐怖与优雅。穿者多涂上黑色指甲油和配戴十字架等银饰,甜蜜之中营造出几分诡秘。

心理分析

一般来说LOLI给人一种保护欲。Lolita不单是一种服饰潮流,更是年青人表达情感需要的方式,或是弥补自信不足的自我保护武装。一如发展心理学家艾力逊指出,年青人正处于“自我认识与迷乱”的阶段,他们往往拥有童真与梦想,有摆脱现实规限的渴求,需要寻找自我,因此以不羁和野性挑战传统,期望得到别人关注、了解、认同和真正接纳。

缩写后的中译,习惯上通常会转为艸部的“萝”字。

例如会对小女孩产生性幻想,相关综合症称为萝莉塔综合症(ロリータ?シンドローム,Lolita syndrome),日本美其名为情结或综合症,实质是严重罪行,因为即使只是私下传播或观看女孩子裸体照片,也会形成一种市场需求,间接令不法份子用尽方法去拍摄迎合这种需求的照片,从而令小女孩身心和成长受害。大部分国家均有保护儿童的法例,日本则要延至1999年,才开始定立保护儿童等相关法例。

此处的“萝莉”只作名词解,不作形容词解,因为“萝莉控”只指喜欢女孩子的人或喜欢“穿萝莉装的女性”的人,但不包括“喜欢穿萝莉装”的女性。

相关词汇

萝莉塔时装(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Lolita fashion) - 拥有萝莉风格的时装.

萝莉塔情结(ロリータ?コンプレックス,Lolita complex) - 指对萝莉有性喜好的情结,一般指男性,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着这种性向的人。“萝莉控”这个词语本身并不单纯是萝莉塔情结的简称,而是指热切追求ACG(动画、漫画、游戏)等等作品中登场的幼、少女角色的爱好者们。这个词语在日本最迟是在1970年代开始被广泛的使用著,吾妻ひでお等人的漫画世界中,一部分的媒体似乎已经广泛的流行著这种用法。作为萝莉控的反义词,将比起对成年男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男更具“性趣”的性向称作“正太控”(ショタコン)的用法,也被发现从1980年代开始,以御宅族、同人等等的狭隘圈子内被使用著。 而在网络上,被称为萝莉控的人基本上多带有贬义。

萝莉控(ロリコン,Lolicon) - 原为洛丽塔情结日文的略语,后引申指对萝莉有癖好的人,以及逐渐演变成拥有洛丽塔情结的人,后者带贬义 。但与恋童癖相比较,两者区别是很大的。

典型代表

库洛牌的召唤师:木之本樱

以她为中心,落樱一样展开了这个温暖的故事,我们的库洛魔法使,我们可爱的主人公——木之本樱。她是木之本藤隆与天宫抚子之女,木之本桃矢之妹,与大道寺知世是好朋友,一开始喜欢月城雪兔,后来才发现真正喜欢的是李小狼,在爸爸的书房与小可相遇。擅长体育,有很好的运动神经,但很怕数学,常常被知世强迫穿各种衣服,常常睡过头和走路大声而被哥哥说成“怪兽”,总是被哥哥“欺负”,但她也是哥哥最宝贵的东西。在漫画版里,她父亲是性格怪癖的著名魔法师库洛里多去世后的其中一个转生——木之本藤隆,但在动画中是普通人。哥哥是能看见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木之本桃矢。小樱最好的朋友是爱给小樱拍摄、做衣服的大道寺知世。 木之本樱不止有着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其实,她也是一个出色的魔法师,拥有库洛里多创造的库洛牌。后用自己力量,将库洛牌变成樱牌,并自己创造了“爱”,“爱”最后和“无”结合成“希望”。小樱先后还拥有两个不一样的魔力权杖(钥匙),分别是隐藏着黑暗力量的钥匙和隐藏着星星力量的钥匙。小樱还有两个伴随着她的封印之兽——小可和月。

内心温柔的金色闪光:菲特·泰斯特罗莎·哈拉温

普蕾茜亚·泰斯特罗莎的女儿的克隆体。受到母亲的指示而去收集宝石之源,与使魔艾尔芙一起来到奈叶所居住的世界。起初与奈叶敌对,不过,奈叶的温柔的个性使让菲特内心打开,最后成为奈叶的朋友。擅长高速移动与斩撃,对射撃与高范围魔法是个相当优异的术师。虽然在第一部登场时,动画表现手法将菲特表现得过于反面化,但是菲特的善良性格还是受人喜爱,也是在StrikerS篇中人气最高的女性角色。

长不大的小学生:结木弥耶

亚麻色头发,发型为双马尾,饰着红丝带,外表很可爱,内心也很细腻。往来着芭蕾舞教室。非常喜好甜食,有着爱向人撒娇的个性,并以可爱的昵称称呼伙伴。事实上弥耶十分害怕孤独寂寞。形象改造后脖子上围一根口水垫,拿着武器「巨大拨浪鼓」的婴儿模样,受到婴儿的性质影响,性格成为爱哭和撒娇的人。在守护者当中,弥耶就是属于“妹系”的(歌呗取的名字)。因为弥耶的弟弟结木翼(CV:泽城美雪)出生后受到父母的偏爱,所以内心很希望自己永远是婴儿而能得到父母关爱,于是婴儿便成了弥耶梦想的一大理由。当然,弥耶还是希望做一个好姐姐的。弥耶喜欢把朋友的名称叫得更可爱和亲切一些,如:叫亚梦就叫作 “ 小梦 ”,叫凪彦就叫作“ 小凪 ”,叫璃茉就叫作“ 璃茉茉 ”。而叫三条海里就叫作“班长”。

冷静聪慧的骑士:苍星石

苍星石对主人(媒介)的忠诚度很高,不被允许被睡在箱子里,被绳子捆在家里,还被当成了老爷爷的儿子,没有任何怨言。苍星石虽然没有特别的语癖,但她会用第一人称“仆(ボク)”(女子通常用“私/あたし”作为第一人称),以此来特显苍星石男性化的性格。属于类成熟的萝莉。最喜欢父亲大人和双生姐姐翠星石,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是内心却一直在父亲和姐姐中间矛盾而痛苦。武器是梦の庭师中的剪刀,她的人工精灵,一个靛蓝色的光点——Lempicka。较早落败于水银灯,在漫画中因翠星石把自己的蔷薇圣母给了她而复活,最终向水银灯要回自己的蔷薇圣母并把翠星石的蔷薇圣母还给她。曾被雪华绮晶占有过实体。

毒舌的哥特侦探:维多利加

虽然只是小女孩,但却有超常的智慧。喜欢书、杏仁小圆饼与可爱的荷叶边还有洗澡。讨厌疼痛、会造成疼痛的事物以及硬的食物。平常不在教室上课,而是在图书馆塔顶端的植物园里读书度过一天。真实身份是被称为“古老的人们”,拥有可怕智慧的灰狼,而她自己则认为,世界的谜就是“混沌的碎片”,她的“智慧之泉”则能将其再构成

可爱调皮的人偶:金丝雀

金丝雀是蔷薇少女系列的第二人偶,人工精灵是拨弦ピチカート),颜色为金黄色。自称“蔷薇少女第一头脑派”。为了抢夺真红等人的蔷薇圣母而试图入侵樱田纯家(动画第二季第三话和第五卷漫画),但是经常因为在楼顶上踩空而滑下来。尽管是“第一头脑派”,但在享用食物时也经常被飞来飞去的乌鸦叼走,这也是金丝雀讨厌乌鸦的原因之一.。战斗方式为使用小提琴演奏出带有攻击能力的音波进行攻击,琴弓可以把雏莓的草莓蔓藤割断。

高雅的女王:真红蔷薇少女(Rozen Maiden)第五人偶,人工精灵是崛江(荷利耶 ホーリエ),颜色为玫瑰红。一双冰蓝色的杏眼,螺旋状的金色双马尾发型,身穿抢眼的玫瑰红19世纪英国女裙加入维多利亚风格的LOLI装。是与樱田纯第一个缔结契约的蔷薇少女,个性高贵傲娇,有着强烈自尊心,有着女王般的高贵气质(绰号是真红女王殿下),对其他人说话大多用命令的口气,将纯与雏莓视为仆人,在樱田家的人偶中是领导者(活女王)的存在,但有着一颗温暖善良的心,也有温柔的一面,经常是冷静沉着的态度对待一切。纪看到她的时候非常惊喜,而且纪非常喜欢她,甚至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单纯可爱的小公主:雏莓

蔷薇少女第六人偶,人工精灵是莓铃(ベリーベル),颜色为粉红色。初登场时与柏叶巴订下契约,爱哭怕寂寞的个性,在跟真红进行爱丽丝游戏中差点把巴的力量消耗殆尽,在后悔之余赶紧解除契约才保住了小巴的生命。在败给真红后以真红为间接媒介从纯那获得力量,从此就在樱田家住下来。最后因为爱丽丝游戏正式开始而无法从纯那获取力量丧失了生命。金橙色的大卷短发(喜欢巴给她梳头)。

好胜恋妹的公主:翠星石

蔷薇少女系列的第三人偶,典故出自肖志梅(Anna Sui)的品牌香水Sui Dream。跟第四人偶的苍星石是双子人偶,两眼不同色——右眼是色,左眼是翡翠绿,服饰是巴伐利亚风的公主裙,能力是“园丁的喷壶”(庭师の如雨露),给予心之树养份让它成长,与苍星石的园丁之剪是一对,合称“梦之园丁”(梦の庭师),可以使用人工精灵开启梦境之门。战斗时主要将注满的如雨露洒出水,所及之处的植物会快速成长成巨大的藤蔓困住敌人的行动,如果是近身的话,喷壶可以防御也可以攻击。和雏莓一样不愿和姐妹战斗,曾经和苍星石说过“你的剪刀不是用来战斗的,而是用来保护人的心灵的”在漫画中把自己的蔷薇圣母给了落败的苍星石而进入沉睡,后来苏醒。

2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作小说

详情请见主条目--洛丽塔

在康乃尔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长达11年。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写小说,以教书经验写成的小说《微暗的火》,一边研究着一位风格隐晦的作家,一边在学院文人堆里勾心斗角。带着家人一生住在旅馆。而在不同的著名大学,到处教授文学。虽然后来改用英文写小说,却不愿意进教室,他会写讲稿,让他的太太,到教室去念给学生听的事。他几乎不和任何记者直接对话,总是人家写了问题,他作书面回答。不是害羞,而是一种深刻的耻辱感-因为他不能准确发音,不能说。

《Lolita》的创作动机蕴含极久,据Nabokov本人发表的记事,早在柏林时期,就已经开始孕育这个童女恋的故事,当时他正在巴黎养病(脊间神经痛)。其动机据他本人表示,始于报纸上一篇关于实验人员引诱猴子画出图画的报导。终于在1937年于巴黎出版俄文版的《魅人者》(TheEnchanter),这三十页的短篇故事便是Lolita的前身,也是Nabokov最后一本的俄文著作,翌年他就移居到美国去了,时年四十。《魅人者》后来由其子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发行。(1986年)Lolita的出版过程十分曲折,Nabokov开始重新构思这个设定,并打算以英文进行创作。(1949年)写作进行了很久,50岁的Nabokov想要赋予这个故事,更多真实性和地方色彩。

《Lolita》于1954年春天脱稿,原本想要以匿名发表,后来为了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忠实,Nabokov决定署名。他找了四家出版公司,都对该书大为吃惊,由于道德因素四家出版商全部拒绝出版。最后由法国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公司出版。(1955年)造成不小的风潮,读者反应毁誉参半,但此书的确造成抢购。当时保守的美国著名作家格林,在泰晤士邮报上刊登书评,将此书喻为1955年三大佳作之一。很快的成为国际畅销书,陆续在英国、加拿大出版,1958年终于在美国发行。英国政府曾经召开会议讨论,是否禁止该书出售,最后并未达成禁书决议,使Lolita不至遭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样的厄运。

故事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中年男人,对小女孩特别情有独钟,最后遇到一个十二岁少女---罗丽泰发展出一段恋情。结果Lolita遂成了恋童癖(幼女)的代名词。电影的设定,则是把女主角的年纪变大了三岁,以免过于耸动。曾有两度改编成电影,第一次是1962年由已故导演史丹利.库柏立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黑白片,由老牌演员詹姆斯梅逊(James Mason)演男主角,苏丽文(Sue Lyon)饰演Lolita。中文片名翻译成富有诗意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当时因为民风较保守,处理床戏多是点到为止。第二次拍成电影是在1997年,由Adrian Lyne执导,杰洛米艾朗斯(Jeremy Irons)演男主角,Dominique Swain饰演Lolita。

【注一】:Lola是Charlotte和Dolores的昵称,是女主角和其母亲名字的共通之处;Dolores的昵称有Lola和Loleta与Lolita,以及Dollie和Dolly。而Dolores来源自拉丁,语出西班牙文,涵义是悲伤、苦痛。

【注二】:nymphets是指性感、早熟的少女,或是山林水泽年轻女神,在此取性感少女的意义,以九到十四岁为其年龄限制。在英格兰,1933年通过了青少年法案以后,少女被定义为八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女童(之后,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法律的定义是青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5: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