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伦理学原理 |
释义 |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英国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本教材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 书名:伦理学原理 作者:王海明 ISBN:9787301145661 定价:42.00 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开本:16开 图书信息(一)内容简介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几乎还是同一概念。l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否定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崛起。本教材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成果,从而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起来而成为伦理学体系结构的三部分: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方法的科学;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过程的科学;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科学。总之,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编辑推荐《伦理学原理》第三版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删改了书中艰深难懂的内容,力求深入浅出、清晰简明,并重新写了〔美德伦理学〕部分。总体来看,本书是一部体例整齐,内容成熟的教材。 书籍目录绪论 一 伦理学界说: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二 伦理学对象:伦理学公理 三伦理学意义:价值最大的科学之一 上卷 元伦理学原理 第一章元伦理范畴:伦理学初始概念 一价值 1.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亦即自主性 2.价值:客体事实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效用 3.效用论价值定义的困境:商品价值不足商品的效用 二善 1.善:内在善与手段善 2.恶:纯粹恶与必要恶 3.善与恶 三 应该与正当 1.应该:行为的善 2.正当:行为的道德善 3.正当、应该和善的关系 四 事实与是 1.事实:广义的事实概念 2.是:狭义的事实概念 3.结论:两种事实概念 第二章元伦理确证:伦理学公理与公设 一伦理学公理与公设 1.伦理学的价值存在公理与道德价值存在公设 2.伦理学的价值推导公理和道德价值推导公设 3.伦理学的价值判断推导公理和道德价值判断推导公设 4.伦理学的价值判断真理性推导公理和道德价值判断真理性推导公设 5.伦理学的优良规范推导公理和优良道德规范推导公设 二关于伦理学公理和公设的理论 1.自然主义 2.直觉主义 3.情感主义 4.规定主义 5.描述主义 中卷 规范伦理学原理 第一篇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 第三章道德概念 一道德界说 1.道德与伦理 2.道德与应该 3.道德与法 二道德结构 1.道德基本结构 2.道德完整结构 3.道德深层结构 …… 下卷 美德伦理学原理 …… 图书信息(二)基本信息书名:伦理学原理 ISBN:730502762 作者:郭广银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25 页数:440 出版日期:1995-2-1 开本:大32开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进程中始终要遵循的原则。中国社会义伦理学建设的好坏,与此也密不可分。郭广银同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的成功这外也多表现在这里,整部书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优秀的伦理思想,在占有详尽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对构成伦理学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有不少是属于理论性的创建。当然这部书也不能说已经十全十美。有些看法是属于“百家争鸣”的范围,也有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问题,可能要与邻学科配合,才可以得到满意的结论。这一事实本身也说明,中国伦理学的研究需要不断地去开拓新的领域,需要更多的人去深入研究它。本书的出版必将推进我国伦理学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书目录第一章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现象的科学 第一节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道德 二、什么是伦理学 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伦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伦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中外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概述 一、先秦时期的伦理思想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伦理思想 三、清末到五四时期的伦理思想 第二节 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概述 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伦理思想 二、中世纪的伦理思想 三、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 四、现代西方伦理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深化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历史类型和发展规律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几种“起源论” 二、道德的萌发与形成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私有制社会的阶级道德 三、公有制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 一、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前进过程 二、道德的发展体现着社会经济及利益关系的变化 三、道德的发展伴随着对道德文化的扬弃 四、道德的发展伴随着自身能动性的不断增强 五、道德的发展伴随着新与旧、善与恶的斗争 第四章 道德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道德与社会经济关系 一、劳动是理解道德本质的锁钥 二、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变革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与道德 一、科学技术影响道德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道德前景 第三节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第五章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节 道德与社会心理、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道德与社会心理 二、道德与法律 三、道德与政治 四、道德与文艺 五、道德与宗教 第二节 道德的能动作用和特殊社会功能 一、道德的能动作用 二、道德的社会功能 第六章 道德主体和道德标准 第一节 道德主体和道德活动的主体 一、什么叫道德主体和道德活动的主体 二、道德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系统性 第二节 道德标准 一、道德标准的含义 二、历史上的思想家们的道德标准 三、道德标准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四、道德标准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五、道德标准的客观性 第三节 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 一、两个标准在历史上的分离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道德标准和生产力标准 三、生产活动与道德标准的制约 第七章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道德准则体系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基本原则在道德准则体系中的地位 二、构成道德基本原则的条件和依据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客观依据 二、全面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利己主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一、对公正原则的历史考察 二、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主要要求 第八章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一) ——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和交友道德 第一节 公民道德 一、热爱祖国 二、热爱人民 三、热爱劳动 四、热爱科学 五、热爱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公德 一、什么是社会公德 二、社会公德的特质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四、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节 交友道德 一、友谊的内涵和特征 二、交友的原则和作用 三、交友的途径和障碍 四、交友的形态和方法 第九章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二) 一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肜成和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和特殊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二、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几项措施 第三节 婚姻家庭道德 一、婚姻以爱情和义务的统一为基础 二、尊重、赡养和照顾老人 三、抚养、教育子女 四、同辈人要团结和睦 第四节 恋爱中的道德 一、正确处理恋爱和事业的关系 二、择偶要有健康的标准 三、恋爱过程中要谨慎持重 四、恋爱双方要真诚相待 五、理智地对待恋爱中的挫折 第十章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三) ——人与自然关系道德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道德意义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基础和特性 一、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基础 二、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特性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一、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主要规范 第十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四) ——人与自身关系道德 第一节 人与自身关系道德的内涵和特性 一、人与自身关系道德的内涵 二、人与自身关系道德的特性 第二节 自我认识 一、自我认识的原则 二、自我认识的误区和障碍 三、自我认识的主要道德规范 第三节 自我调控 一、自我调控的原则 二、自我调控的过程和环节 三、自我调控的主要道德规范 第四节 自我发展 一、自我发展的原则 二、自我发展的途径 三、自我发展的主要道德规范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一节 伦理行为和道德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本质 二、伦理行为和非伦理行为 三、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节 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和道德责任 一、道德选择的客观可能性 二、选择行为的意志自由 三、选择行为的主观能力 第三节 正确进行道德选择 一、自由选择与道德必然性 二、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价值 三、道德选择中的目的和手段 第十三章 道德评价 第一节 道德评价及其特点 一、什么叫道德评价 二、道德评价的特点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形式和作用 一、社会舆论 二、内心信念 三、传统习惯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一、什么叫动机和效果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 三、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第十四章 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第一节 人生观的形成 一、什么叫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 第二节 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 一、人生目的 二、人生价值 第三节 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的涵义 二、荣誉与耻辱 三、顺境与逆境 四、幸福与痛苦 五、生命与死亡 第四节 几种人生观评析 一、享乐主义人生观 二、悲观厌世主义人生观 三、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 四、实用主义人生观 第十五章 人生理想 第一节 人生理想的含义及内容 一、科学理想的本质特征 二、理想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 一、理想源于现实 二、理想高于现实 三、理想与现实的发展一致 第三节 为人生理想奋斗 一、理想与物质利益 二、远大理想与阶段理想 第十六章 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心理 一、道德与心理 二、道德心理的结构和特征 三、道德心理与社会文明 第二节 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和特征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因素 三、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道德品质规范 一、西方历史上的道德品质规范 二、中国传统的道德品质规范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品质规范 第十七章 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 第一节 人格 一、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的形成和变迁 三、人格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 道德人格 一、道德人格的涵义 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道德人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理想人格 一、理想人格的涵义 二、理想人格的现卖功能 三、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模式 第十八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第一节 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二、道德教育的一段方法 三、道德教育的社会制约因素 第二节 道德修养 一、道德修养的基本矛盾及实质 二、道德修养的一般途径 三、中国古代的道德修养方去 第三节 道德境界 一、境界与道德境界 二、道德境界的层次 三、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境界 后记 图书信息〔三〕基本信息书名:《伦理学原理》 出版社:北京大学 2006-12-01 第2版 2006-12-01 第4次印刷 开 本:16开 页 数:410页 ISBN:7301049676 类 别: 哲 学 内容提要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兴起。本教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 编辑推荐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今日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全书对“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旁征博引对,两者加以区分,同时作者对美德伦理学也展开研究。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即希望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追求光荣,而非昧着良心,追求虚荣! 图书背景这本教材的第一版,原本是我的《新伦理学》一书的修订本:保留其共识性的和适于作教材的部分,删除其难于达成共识的和不适于作教材的部分。第二版与《新伦理学》大不相同了,但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特别是,限于篇幅和教材的要求,很多伦理学问题未能论及或未能充分论证。对于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我写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以及即将出版的《规范伦理学:治理社会和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体系》。本教材有幸得到胡利国先生做责任编辑,字字句句都凝结着他的辛劳;本书的写作得到“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和“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在此一并深致谢忱。 精彩片段上卷 元伦理学原理 第一章 元伦理范畴:伦理学初始概念 “元伦理学”,如导论所述,乃是伦理学的公理和公设系统:它与几何学、力学等公理和公设系统一样,也是由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或公理、公设)以及初始推演规则三因素构成的。这样,元伦理学之为伦理学的公理和公设系统,便意味着:元伦理学就是伦理学的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或公理、公设)以及初始推演规则三因素之系统。我们可以像元伦理学家们那样,把这三大因素归结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伦理学的初始概念的研究,这些概念也就是元伦理学家们所谓的“伦理学术语”、“伦理学概念”或“道德词”、“伦理词”、“价值词”,我们毋宁称之为“元伦理范畴:伦理学初始概念”;第二部分是对于伦理学的初始命题或公理、公设的研究,也就是对于揭示元伦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元伦理命题的证明,说到底,也就是对于伦理学的初始命题或公理、公设的证明,元伦理学家们称之为“道德判断确证”(justification of moral judgments)或“道德确证”(moral justification),我们可以名之为“元伦理确证:伦理学公理和公设”。这两部分的排列顺序,显然应该与一切公理体系的顺序一样:由初始概念到初始命题或公理和公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