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轮叶马先蒿 |
释义 | 轮叶马先蒿:多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高达15-35厘米,有时极低矮。主根多少纺捶形,一般短细,极偶然在多年的植株中肉质变粗,径达6.5毫米,须状侧根不发达;根茎端有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的膜质鳞片数对。茎直立,在当年生植株中常单条,多年者常自根颈成丛发出,多达7条以上,中央者直立,外方者弯曲上升,下部圆形,上部多少四稜形,具毛线4条。 中文学名:轮叶马先蒿 拉丁学名: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科:玄参科 属:马先蒿属 分布区域:广布于北半球寒、温带。在我国产于东北、内蒙、河北 基本信息轮叶马先蒿 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Linn. Sp. Pl. ed. I (1753) 608; Benth. in DC. Prodr. X (1846) 563; Bunge, in Ledeb. Fl. Ross. III (1846) 270; Maxim. in Bull. Acad. St. Petersb. XXIV (1877) 62, et XXXII (1888) 600, pro parte, f. 123, et in Mel. Biol. X (1877) 95, et XII (1888) 891, pro parte, f. 123; Limpr. in Repert. Sp. Nov. XX (1924) 203; Pai, in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ing II (1934) 224, pro parte. 形态特征叶基出者发达而长存,柄长达3厘米左右,被疏密不等的白色长毛;叶片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下面微有短柔毛,羽状深裂至全裂,长2.5-3厘米,裂片线状长圆形至三角状卵形,具不规则缺刻状齿,齿端常有多少白色胼胝,茎生叶下部者偶对生,一般4枚成轮,具较短之柄或几无柄,叶片较基生叶为宽短。花序总状,常稠密,惟最下一二花轮多少疏远,仅极偶然有全部花轮均有间歇;苞片叶状,下部者甚长于花,有时变为长三角状卵形,上部者基部变宽,膜质,向前有锯齿,有白色长毛;萼球状卵圆形,常变红色,口多少狭缩,膜质,具10条暗色脉纹,外面密被长柔毛,长6毫米,前方深开裂,齿常不很明显而偏聚于后方,后方1枚多独立,较小,其前侧方者与后侧方者多合并成一个三角形的大齿,顶有浅缺或无,缘无清晰的锯齿而多为全缘;花冠紫红色,长13毫米,管红在距基部3毫米处以直角向前膝屈,使其上段由萼的裂口中伸出,上段长5-6毫米,中部稍稍向下弓曲,喉部宽约3毫米,下唇约与盔等长或稍长,中裂圆形而有柄,甚小于侧裂,裂片上有时红脉极显著,盔略略镰状弓曲,长5毫米左右,额圆形,无明显的鸡冠状凸起,下缘之端似微有凸尖,但不显著;雄蕊药对离开而不并生,花丝前方一对有毛;花柱稍稍伸出。蒴果形状大小多变,多少披针形,端渐尖,不弓曲,或偶然有全长向下弓曲者,或上线至近端处突然弯下成一钝尖,而后再在下基线前端成一小凸尖,长10-15毫米,宽4-5毫米;种子黑色,半圆形,长1.8毫米,有极细而不显明的纵纹。花期7-8月。 分布及生境本种广布于北温带较寒地带,北极、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西北部。东亚分布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日本及我国东北、内蒙古与河北等处,向西至四川北部及西部。生于海拔2,100-3,350米的湿润处,在北极则生于海岸及冻原中。 因为分布面积很广,所以本种在体态及花果的大小上颇多变化。 生长习性性喜光、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在潮湿地生长较好。深根性,根系较发达。花期6-7月;果期9-10月。种子细小,易于随风散播,自播力比较强。 园林用途马先蒿枝叶繁茂,翠绿成丛;唇形花紫红色。密集成团;绿叶红花,两相辉映十分可爱。花期长,适合盆栽观赏。植于花坛边缘成为环状,更是特别雅致。瓶插亦宜。 繁殖培育可播种繁殖。 功能用途医药:【藏药】土人参:治疗气血虚损,虚劳多汗[14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