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绿色语文 |
释义 | “绿色语文”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赵谦翔老师提出的语文教育理论。赵老师主张:“绿色语文”的真谛。 绿色语文涵义语文的所谓“纯天然”是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属性。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 分类绿色作文 绿色文言 绿色诗歌 绿色阅读 绿色语言 母语的悲哀-赵谦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扪心自问,深受母语养育之恩的我们,还有几个配做她问心无愧的孝子?悲哉,母语! 从小学开始,学子们就移情别恋:爱外语远远胜过爱母语。多姿多彩的方块字,被涂抹得七扭八歪,单调简易的外文字母,却写得流畅潇洒;抑扬顿挫的汉语诗文被读得含混不清,“OK”、“拜拜”的洋腔洋调却说得有滋有味。 屈原、鲁迅的经典不过是语文课堂上的流星,稍纵即逝,英语、日语的补习班从课内到课外,方兴未艾。幸亏还有中考、高考那不菲的分数在诱惑,否则母语早被丢弃在爱情遗忘的角落。——闻道“外语”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汉语”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从小学开始,学母语就浅尝辄止:读诗文一目十行,从不含英华;写文章信笔涂鸦,何尝咬文嚼字!于是,学《论语》只是背诵默写,学《庄子》只是完成作业,学李白只是寻章摘句,学苏轼只是文白对译。到头来,自以为母语轻车熟路的我们,汉语之皮未得而文化之毛已弃,工具之椟未买而人文之珠亦丢! 绿色教法“绿色语文”就是培养 “亲情”的语文,这“亲情” 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母语一往情深、地久天长的钟情。 “绿色语文”就是培养 “爱心”的语文,这“爱心” 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之心。 “绿色语文”就是培养 “良习”的语文,这“良习” 就是“含英咀华”地读,“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咬文嚼字”地写,“语不惊人死不休”。 “绿色语文”就是挑战“题海战术”的语文:灰色语文安于考试、批卷、上分、排榜的题海战术,甘做“化神奇为腐朽”的语文考试匠;绿色语文与学生们在快乐的读写中诗意地生存,争做“化腐朽为神奇”的语文自由人。 教学改革务必从“心”做起。如果是“违心”地教改,而不是“真心”地教改;是“私心”地教改,而不是“公心”地教改;是“粗心”地教改,而不是“细心”地教改;是“躁心”地教改,而不是“潜心”地教改。改来改去,不是一场嘻嘻哈哈的闹剧,就是一场戚戚惨惨的悲剧。 新理念不要盲从新理念,要理解不要盲从 强调“人文”,切不可忽略了语言 和章法;强调“主体”,切不可忽略 了“主导”,放弃了点拨;强调集体 讨论,切不可忽略了个人思考;强 调“启发”,切不可忽略了“精讲”或 “畅讲”(叶圣陶语)。否则就会因 一种倾向而掩盖了另一种倾向。 比如课堂讨论放得很开,很活, 却收的不力或不当。再比如课堂讨 论前提出多个问题,却只给了“三 分钟”时间,显然流于形式。要么就 减少思考题的数量,要么就增加思 考的时间。总之,思考与讨论都要 落到实处,而不能成为一种展示新 理念的“摆设”。 三个境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第一境界——坚守语文阵地。 “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第二境界——痴迷汉语文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第三境界——享受语文诗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