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律诗规范及其辨析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张本志 ISBN:10位[7806963693]13位[9787806963692] 出版社:天津古籍 出版日期:2007-01 定价:¥13.50元 内容提要很多初学律诗者因为不了解律诗的规范,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或者随意性。本书将律诗的规范分类逐一介绍,并对这些规范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作了辨析。作者介绍了掌握律诗字声的简易方法,为人们熟悉、领会和运用诗词格律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作者简介张本志,1928年出生。1948年冬参加工作。1949年燕京大学西语系肄业。曾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教育部及北京、天津两地多所中学工作。离休前任天津市第三十一中学校长,离休后任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老干部局《红枫》(综合性期刊)副主编、主编。曾主编关心青少年成长的《闪光的足迹》一书。 目录引言 律诗字声知识初步 一 巧记四种律句句型 二 巧记律句各句型的四种排列规律 三 关于“一、三、五不论” 四 关于“二、四、六分明” 五 诗例 律诗的节奏 律诗声律问题探讨 一 律诗声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 律句内的字声为什么不是逐字变化而基本上是以两个字为单位来变化 三 为什么“二、四、六”必须分明 四 为什么律句只有四种基本句型 五 避免“孤平”的必要与“孤平”定义的探讨 六 “平平仄平仄”这个特殊句型是怎样形成的 七 能否把在普通话中读成平声的入声字用在律诗该用平声字的地方 律诗的对仗 一 对仗的基本要求 二 对仗应如何分类 三 对仗的灵活性 四 对仗在修辞上的特色和在律诗中的地位有关律句奇数字字声变换的几个问题论“犯复” 一 第一种重复用字 二 第二种重复用字 三 唐宋大诗人“犯复”的情况 四 结论 律诗的韵 附录一 一 民歌一首 二 律绝十首 三 古绝四首 四 五律五首 五 七律四首 六 词九首 七 古体诗一首 八 新体诗一首 附录二 关于写作律诗的一些术语和说法 1 两截格 2 直叙格 3 “如‘剑外忽传收蓟北’等诗,全非起承转合之体。” 4 走马对 5 交股对(蹉对) 6 影对 7 换柱对 8 偷春格 9 单行法 10 凑与凑泊 11 趁韵与凑韵 12 “中两联,前言景,后言情,乃诗之一体也。” 13 错综句法 14 回旋往复 15 律诗各联的“浓”与“淡” 16 质与文 17 “有篇有句,斯为上乘。” 18 折腰体 19 拗字句 20 “五仄无一入声字在内,依然无调也。” 21 拗体 22 拗调 23 “寓拗峭以矫时弊。” 24 炼字 25 句眼 26 兴在象外 27 “征引过多,性灵转失。” 28 气与气骨 29 气格 30 “诗人贵知学,尤贵知道。” 31 露骨 32 “书以诠解为精,诗以不诠解为妙。” 33 “律诗贵工于发端,承接二句尤贵得势。” 34 双起点题 35 “起手贵突兀。” 36 “从比体虚起。” 37 双声叠韵 38 浮声切响 39 “薄宋诗者谓其带议论,此诗非议论乎?” 后记 …… 书摘律诗字声知识初步 律诗,以其须遵守一定格律而得名。一般为八句(仅有四句者称绝句,十句以上称排律)。每句五字者称五律,每句七字者称七律。也偶有六句者,本文不加叙述。律诗一般有四至五个韵。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律诗各句中各字字声的平仄均有规定,符合规定的句子,称律句。律诗即由律句组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说明律诗中各字字声的规则: 一 巧记四种律句句型 律句句型,有以下四种: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