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旅顺博物馆 |
释义 | 中国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1917年 4月建立。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5年侵占大连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军官俱乐部基础上改造建成。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 基本介绍该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11月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9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改称旅顺博物馆。1945年10月,由苏联红军接管,改名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1951年2月1日,苏军将博物馆馆舍连同馆藏 20637件文物、7700册图书移交给中国政府。1952年12月改称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1954年定名为旅顺博物馆。还管辖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和万忠墓两个展览场地。 馆藏该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45件。比较珍贵的有:铜器吕鼎,内底铸有铭文5行44字。“吕”即西周穆王司寇吕侯;西汉时期的马蹄金;元代刘秉谦“竹石图”。还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 9具木乃伊和丝织品、绢画、陶俑、货币等汉、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罗石刻和日本绘画等外国文物。 该馆基本陈列分两部分:《历史文物专题陈列》,陈列内容包括青铜工艺,雕刻、漆器、珐琅与砚台、陶瓷、书法与绘画、佛教艺术;《大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展出大连市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历史文物。还有《新疆出土文物》和《中外货币》等专题陈列。展出文物3101件。该馆还举办过《大连出土文物展》、《兵器发展史》、《青铜工艺》、《国际礼品展》、《历代艺术展》、《齐白石画展》、《徐悲鸿画展》、《美帝侵华罪行展》等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 旅顺博物馆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并享有国际声誉的历史艺术博物馆,其前身为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始建于1915年的满蒙物产陈列所。1916年定名为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7年4月对外开放。殖民当局又将沙俄占领时期拟建的陆军将校俱乐部的基础改建成博物馆主馆,1918年竣工。馆舍建筑为欧洲近代折衷主义风格,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旅顺博物馆藏品达六万件,以大连地区考古出土文物、新疆文物及中外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形成了历代艺术精品荟萃、文物类别丰富、不同地域文物特征鲜明的藏品体系。藏品分为考古、铜器、陶瓷、甲骨、玉器、漆器、珐琅器、书画、碑志、佛教造像、竹木牙雕、新疆文物、外国文物、货币等20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新疆文物、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贞松堂集古遗文》著录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青铜器旅顺博物馆藏青铜器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从商代至辽金时代,种类有兵器、礼器、乐器、水器及杂器等,许多器物上铸刻铭文,如洛阳武库钟、冉钲、父乙鬲、父辛甗、吕鼎等。尤其大梁鼎、过伯簋、始皇二十六年诏五斤权等器物的铭文均有确切纪年,不仅可以证信古史、补苴史书的缺佚,而且对研究商周至秦汉的历史和语言文字,都有着重要价值。 书画作品馆藏书画作品别具一格。元代刘秉谦《竹石图》,以双勾技法画竹,笔力雄健,题“至正乙未(1355年)春寿阳刘秉谦为克明未宪掾作。”然而,刘秉谦及其作品均不见画史,《竹石图》为传世孤品,对研究元代绘画弥足珍贵。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辈出,艺术流派纷呈,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馆内均有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作品为清宫旧藏。如明沈固的《青园图》、文征明的《老子像》、清王翚的《观梅图》、上睿的《携琴访友图》等。康熙皇帝跋《兰亭序》、跋《曹娥碑》及临王羲之、米芾、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书法名家的墨迹,对研究清代书法史更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新疆文物新疆文物是馆藏一大特色,备受海内外瞩目。其内容包括绢画、写经、印经、文书、版画、壁画、章、木器、丝织品、泥塑彩绘佛像、菩萨像和木乃伊等。在这些藏品中,佛教文物数量较大,有汉、梵文《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和梵文、回鹘文、和阗文、吐火罗文佛典。其中公元五~六世纪的《法华经》残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梵文《法华经》写本,《诸佛要集经》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经译本。 学术研究围绕旅顺博物馆藏文物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是旅顺博物馆学术规划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旅顺博物馆与海内外学术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成功地举办了旅顺博物馆藏佛经残片国际学术研讨会,唐鸿胪井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旅顺博物馆藏佛经研究论文集》、《旅顺博物馆藏汉文佛经残片选》、《西域出土梵文佛经残片》、《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文物研究文集》、《旅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藏画选》、《旅顺博物馆藏铜镜》、《旅顺历史与文物》、《清孙温绘红楼梦图册》等著作,发表考古报告及学术论文数百篇。为了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术研究,旅顺博物馆成立了历史文物研究所。目前,旅顺博物馆已经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合作,从多学科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入研究。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设改造1999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文化局党委的支持下,旅顺博物馆实施了总体改造。在本馆毗邻处新建了分馆,同时将原来的动物园、植物园归入博物园区,使园区的面积由原来的2.5万平方米增至15万平方米。在园区内苍松翠柏中,花木掩映下,分布有清代古炮广场,辽代壁画墓,硅化木林,跌水池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展厅,使人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改扩建后的旅顺博物馆,将以其现代化的办馆条件和全新的办馆理念,在保护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以更加人性化服务为宗旨,继续推出和引进具有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精品展。 历史沿革1915年11月26日“物产陈列所”成立,内藏图书及文物,所址原为俄清银行旅顺分行。 1916年11月22日于松树町开辟新馆址,“物产陈列所”内文物迁入,改“物产陈列所”为“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此址历史上称“参考部”“考古部”“分馆”。 1917年4月1日“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对外开放。同年,于原沙俄拟建“陆军将校集会所”基础上开工建博物馆主馆大楼。 1918年4月1日馆名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1月6日博物馆主馆大楼基本完工,馆址迁至。 1919年4月12日因关东都督府改制,馆名改称“关东厅博物馆”。 1925年11月分馆文物迁至主馆大楼,分馆改做博物馆的图书馆。 1934年12月26日馆名改称“旅顺博物馆”。 1951年1月29日苏联政府将“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管理权及附属动物园管理权移交中国政府。 1951年8月30日大连劳动人民历史文化陈列所并于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 1951年11月苏联红军接管旅顺,十月接管旅顺博物馆,馆名改称“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 1952年12月馆名改称“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 1954年4月1日郭沫若题写馆名改称“旅顺博物馆”。 1972年5月1日旅顺博物馆在“文革”闭馆后恢复开放,基本陈列为《历史文物专题陈列》。 1999年10月旅顺博物馆实施总体改造工程,将植物园、动物园一半与旅顺博物馆园区合并,园区扩大为15万平方米,主馆大楼全面维修。 2001年4月旅顺博物馆分馆落成开馆,基本陈列为《大连古代文明》及《馆藏外国文物专题陈列》。 历任领导韩行钧 1951年 8月调任副馆长,主持工作,1951年12月调离。金培琨 1951年12月调任副馆长,主持工作,1966年“文革”期间被革职。1982年9月任馆长,1985年6月离休。 柴夫 1962年6月调任副馆长,1964年主持工作,1966年5月调离。 周德勋 1966年5月任副馆长,1972年初调离。 许明纲 1966年5月任副馆长,1992年退休。 王庆顺 1972年12月任书记,主持工作,1979年2月离休。 吴志焕 1978年7月调任副馆长,1982年离休。 魏福祥 1978年10月调任副馆长,1979年 2月兼支部书记主持工作,1988年退二线,1994年退休。 姜韶 1981年5月调任副馆长,1983年去世。 魏连忠 1981年12月调任副馆长,1982年月任支部书记,主持工作,1988年退二线,1990年2月离休。 刘广堂 1983年12月任副馆长,1988年7月兼支部书记主持工作,1993年6月任馆长,2005年12月才调离。 苏小幸 1983年12月任副馆长,2002年退休。 韩行方 1989年9月调任副馆长,2001年3月退休。 王宇 1998年5月任副馆长,2005年7月调离 机构设置旅顺博物馆社会职能—收集和科学保管历史文物及其他文物资料;利用馆藏文物举办各种陈列展览、传播弘扬民族文化;结合陈列展览和流动展览,开展社会教育(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电化教学,编辑出版科普知识读物等);利用馆藏文物进行专业研究、(出版中国文物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外国文物研究和地方古代史研究等成果)和人才培养,开展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办公室职责—负责全馆日常具体党务、行政管理、人事劳资、文秘外 联、工作信息及网络宣传、综合协调、有关会议、活动的组织筹备、有关文件和文字材料的草拟和上报工作;做好园区绿化美化、后勤保障、基建设备维护和车辆管理工作。 财务科职责—负责全馆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好财务预决算和财务总帐管理及现金、支票收付管理工作;负责开馆期间门票创收的具体管理、售票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研究室职责—负责整理和研究馆藏大连地方历史文物,并对馆藏文物 进行系统的研究;负责大连市历史文物研究所的日常具体业务,并做好国际、国内博协的有关工作。 陈列部职责—负责各种陈列展览、出国文物展文字大纲的制定和形式 设计、制作与布展;开展馆藏文物陈列展览的研究、编辑与出版;参与馆藏文物的编目、建档;制作和管理陈列展览档案;引进、推出和制作临时特展;负责展柜文物的提取安全和清洁。 保管部职责—负责全馆文物藏品和文物资料的科学保管与安全、馆藏 文物的编目与建档、征集文物及登记、建卡、入帐管理,定期清点文物;负责图书资料的采访、编目与管理;做好文物出入馆的安全保障工作。 文物应用技术部职责—负责馆藏文物的修复、复制与科学保护处理、馆藏古代和近现代书画的修复与装裱、文物照片资料的摄影、整理工作;做好馆内业务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局域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宣教部职责—负责本馆各种陈列展览的讲解、宣传和来宾接待及有关 外联、文物信息宣传工作;组织引导观众、维持参观秩序;编写陈列展览讲解词和其它科普读物,举办流动展览和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开展“博物馆之友”和“博物馆一日学”活动;做好开馆期间展厅文物安全与清洁卫生工作。保卫科职责—负责全馆的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根据馆内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处罚违纪行为;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对馆内和辖区内实施有效监控,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安全、消防演练、法制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检查;做好监控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陈列大观主馆:《历史文物专题陈列》是旅顺博物馆主馆陈列的基本体系。依托于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作为展览的开篇,全年展出《漆器工艺》、 《珐琅工艺》 、 《竹木牙雕刻工艺》 、 《中国古代陶瓷》 、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 、《中国古代铜镜》 、 〈中国古代货币〉八个专题,和《新疆出土文物》一个特展。展览以自然采光为主,设有语音导览和多媒体查询等辅助设施。 分馆:分馆于2001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一层为通篇的《大连古代文明》,二层为馆藏外国文物系列展》,包括《日本书画》 、 《日本朝鲜古代陶瓷》 、《印度古代佛教石刻艺术》三个专题。全部展厅以全封闭展出环境、人工采光为主,兼顾各类文物的安全保护。并有500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可常年接待馆际交流展览。同时,设有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报告厅,用以全方位服务于展览过程中的学术演讲和现场演示 小贴士开放时间夏季:08:00至17:00点 冬季:09:30至15:30点 春季:08:30至16:00点 每周一闭馆,重大节假日周一正常开放。 购票说明主馆票价:20.00元 分馆票价:15.00元 团体学生票价半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