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炜 |
释义 | 人物简介吕炜 ,男, 汉族,重庆市万县人。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负责分管学校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杂志社,负责“211”和“985”协调工作。 吕炜同志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曾就职于财政部办公厅、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等。2001年9月调入东北财经大学,先后任经济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兼党支部(直属)书记。2007年起担任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 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辽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委等。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主讲课程1.财政学(本科生) 2.财政理论前沿(研究生) 主要著作《资本挑战体制/关于中国经济转轨原理的一种解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转轨中后期中国市场的若干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部分论文中国转轨经济实践的理论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4 论风险投资的技术创新原理,经济研究,2002.2 中国市场认识辨析,新华文摘,2002.12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运行的宏观评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3 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运行的宏观评价,财贸经济,2003.3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转轨点研究,经济学动态,2003.6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4.30 当前财政体制与政策运行的六点思考,财政研究,2003.6 积极性财政政策淡出争论的学科分析与制度分析,经济学家,2003.7 寻求积极财政政策难以淡出的体制性根源,改革,2003.4 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财政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 我国财政改革中的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财贸经济,2003.8 后短缺时期:中国转轨经济的过渡态研究,财贸经济,2002.3 应着力研究如何驾驭好市场经济体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10.8 消除扩大内需的体制障碍,经济日报(理论版),2002.7.15 从另一视角看储蓄存款突破八万亿,人民日报(经济周刊),2002.7.1 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问》,人民日报(理论版),2002.10.31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效率与过程的初探,财政研究,2002.8 我国农业受入世影响的跟踪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扩大内需必须首先完成福利契约废旧立新过程,经济参考报(理论版),2002.7.17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辨析,财政研究,1999.11 关于转轨经济的初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2002.4 中国经济转轨的内在动力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2002.7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创新逻辑,世界经济,2003.10 关于渐进改革进程中财政体制演进原理的思考,管理世界,2003.1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