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克·蒙塔尼 |
释义 | 吕克-蒙塔尼是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国,他是巴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是法国巴黎艾滋研究和预防世界基金会的荣誉教授和主管。他在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文名:吕克·蒙塔尼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932年 职业:科学 病毒学家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 简介吕克·蒙塔尼,法国人,出生于1932年,也是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 法国病毒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耶是世界艾滋研究及预防基金会(World Foundation for AIDS Research)的共同奠基人(co-founder)和国际病毒联盟(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Viral Collaboration)的总监(co-directs)。他得到超过20项大奖,包括第三等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来思克奖(Lasker Award,1986年,佳德纳基金会国际奖(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Gairdner Award,1987年),和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蒙塔尼耶的会计师父亲喜欢在家里地下室做科学实验,这使蒙塔尼耶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由于祖父患结肠癌,他由此决定投身医学。其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 2010年11月,蒙塔尼耶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全职教授,并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创建Montagnier研究所,专攻艾滋病研究。 个人荣誉吕克·蒙塔尼:艾滋病毒研究第一人 吕克·蒙塔尼是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蒙塔尼和西诺西是同事,也在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进行艾滋病病毒研究工作。1982年,吕克·蒙塔尼应法国巴黎比夏医院的邀请,着手研究一种罕见的肿瘤病毒,这种病毒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艾滋病病毒。1983年,吕克·蒙塔尼加入了由多位科学家和医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小组负责人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加罗,他们最终成功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作为首个独立研究艾滋病的团队,以蒙塔尼为代表的法国科学家与罗伯特·加罗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团队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双方为争夺艾滋病的优先发现权争执不休。直到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求实办公室搜集了大量档案资料,最终确认吕克·蒙塔尼和罗伯特·加罗共同发现了艾滋病病毒。 作为国际研究和预防艾滋病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吕克·蒙塔尼曾获得20多类各种奖项,比如200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研究成果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1947年出生在法国,是巴黎巴斯德学院病毒学博士,他目前是巴黎巴斯德学院病毒部的教授。吕克-蒙塔尼1932年出生在法国,他是巴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他目前是法国巴黎艾滋研究和预防世界基金会的荣誉教授和主管。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他们从淋巴结肿大的早期病人的淋巴细胞和晚期病人的血液中确定了病毒复制。他们根据形态、生物化学、免疫特性将这种反向病毒定为首个人类已知慢病毒。由于大量的病毒复制和对淋巴细胞的细胞破坏,HIV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对于了解艾滋病的生物学和抗病毒治疗是一个前提。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孤立和培养了从淋巴结肿大的早期病人提取的淋巴结细胞,他们发现了反向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他们还从被感染的细胞那里发现了反向质粒。被孤立的病毒感染和杀死了已死亡和健康捐赠者的淋巴细胞,对被感染病人的抗体作出了反应。与先前发现的人类致癌反病毒不同,HIV并不引发不可控制的细胞增长。这种病毒需要细胞激活以进行复制,它对淋巴T细胞融合进行介导。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1984年之前获得了这个新型人类反病毒的数个孤立样本,他们将此称为慢病毒。由于这一病毒已感染了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一,他们的这一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的工作使快速克隆HIV-1基因组成为可能,这使人们可以确认复制阶段的重要细节和病毒如何与病人进行互动。此外,它还使人们研发了对被感染病人进行诊断和对血液制品进行筛查的方法,这进一步制约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数个新的抗艾病毒药品的研发也是基于对病毒复制阶段知识的了解。预防和治疗极大地降低了艾滋病的传播,并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寿命。HIV的克隆使人们可以对病毒的起源和演变进行研究。这种病毒可能是20世纪从西部非洲的猩猩那里传至人类的,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病毒为何会在七十年代快速爆发。 幕后故事10月6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来:是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以及HIV(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者。尽管艾滋病已经广为人知,但事实上研究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还从未得过诺贝尔奖。或许是因为一直在谁是第一个提取发现了HIV病毒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广泛争议,才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问鼎诺奖被搁置。 这中间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研究发现HIV病毒的领域内,有俩位科学家走在了前沿。一个就是此次得了诺奖在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克·蒙塔尼,另外一个则是和吕克·蒙塔尼争吵了几十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罗伯特.伽罗。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寻找貌似无解神秘的AIDS的致病原因就成了研究的热点。吕克·蒙塔尼1982年在巴黎一位临床医生的建议下,开展对AIDS的研究。这位临床医生其实为吕克·蒙塔尼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差不多指明了他大的研究方向。 这位临床医生不仅具有宝贵的病人样本,他还直觉认为导致AIDS的原因就是一种叫retrovirus(反转录病毒)的东西,这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针对病毒的不同类型,就可以采取分别的研究路线,大大节省研究的时间。而此时,Ms Barre就在吕克·蒙塔尼的实验室里工作。1983年,他们的小组首先发现了可引起AIDS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发表在《科学》上。这也就是今年诺贝尔奖授予他们的主要原因。 而这次诺奖最大失意的罗伯特.伽罗则在晚一年在《科学》上发表了4篇文章,来论证AIDS发病的原因是HTLVIII(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II)。这个工作按理说也是相当重要的。LAV和HTLVIII都属于HIV家族。LAV的病毒是从巴黎医院的病人身上分离的样本;HTLVIII是从美国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建立的癌细胞库中提取。对于AIDS这种复杂的疾病来说,发现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都可以致病,可以增加人们对其致病机制的详细了解,并可能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开发疫苗或者药物,应该也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 但是,几十年来引起剧烈争论的因素就是,他发现的Virus与巴黎实验室发现的LAV存在极其巨大的相似性,很有可能其实就是同一个病毒!1993年,一个华人科学家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他在罗伯特.伽罗分离HTLVIII病毒的培养基中,检测到了6种HIV病毒,但没有一个是和罗伯特.伽罗的HTLIII相同的,但在一个被污染了的M2T-/B细胞中检测到了HTLVIII的突变形式,并且这株M2T-/B细胞正是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细胞从巴黎得来的!这就说明很有可能罗伯特.伽罗使用的M2T-/B细胞中污染了吕克·蒙塔尼的艾滋病毒,罗伯特.伽罗的发现其实就是吕克·蒙塔尼已经报道的东西,由于他是M2T-/B细胞的污染,所以大部分与LAV序列相同,而又含有M2T-/B细胞自身的东西,所以并不是完全一致!就像我们现在也常发生的事一样,辛辛苦苦在细胞上做了很久就是重复不出来别人的工作,后来发现只是因为自己的细胞被别的细胞污染,或者别人的细胞被侵蚀性更强的细胞污染,发表了错误的实验结果。 或许就跟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吧:“科研领域内什么最重要?首创!”。第二次发现别人的东西,哪怕是单独证明的,也只能是更进一步证实而已,重要性就大打折扣。 所以,后面学界一般都认为是吕克·蒙塔尼第一个发现了HIV病毒。罗伯特.伽罗纵然不服,那也没办法啊。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议的呢?可是这时二位却开始打起嘴仗了。罗伯特.伽罗坚持认为吕克·蒙塔尼培养那株艾滋病细胞的方法完全是采用了他发明的技术再加之,罗伯特.伽罗也的确是世界上第一次建立了在细胞系上培养AIDS病毒的方法,并且发明了AIDS的血液检测,也就是现在普适的直接血化验即可以知道AIDS阳性阴性的方法,极大的推进了艾滋病的科学治疗,也是里程碑式的工作。为这事,美国和法国政府也互相不较劲。 不过,罗伯特.伽罗在AIDS领域内做了大量的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看上去比吕克·蒙塔尼更值得大书一笔。他在1995年发现了能抑制HIV病毒并延缓AIDS发病的白介素,这个发现也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治疗艾滋病的认识,围绕着白介素也发展了许多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以及疫苗。并且,罗伯特.伽罗研究所治疗了4000名在巴尔的摩的艾滋病病人,以及大约100,000非洲和加勒比海的艾滋病患者,可谓是对抗艾滋病的领军人物。 但都知道,诺贝尔奖一般更看重基础领域内重大突破的理论或者发现。罗伯特.伽罗没得到诺奖也情有可原,但今天诺奖颁奖礼后面的致辞中,主持人没提到一句关于罗伯特.伽罗的话,这个就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受聘上海交大教授18日晚,一个聘任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悄然举行。艾滋病毒的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教授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手中接过学校聘书、工作证,佩戴上校徽,正式成为该校讲席教授。此前,国内高校尚鲜有聘请诺奖获得者作全职教授的先例。因此这一合作被认为具有突破性意义。 根据协议,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楼里,将出现以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席蒙塔尼教授的名字命名的蒙塔尼研究所。今后蒙塔尼教授本人的主要学术工作将会在这里进行。 蒙塔尼教授在受聘仪式上表示,他相信能在交通大学继续从事一流的科学研究,找到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他说,选择到上海交大从事科研,因为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快速发展的生命学科、医学学科、物理、化学等学科及一批先进的交叉学科平台,以及一批可以合作研究的高水平科研力量,都能让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发展。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强调:“蒙塔尼教授吸引我们的不是诺奖获得者的头衔,而是他对其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强烈追求。”他认为,蒙塔尼教授的加盟并非“空降”,而是近几年来国内顶尖高校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人才数量规模和人才集聚效应正在显现的结果。 蒙塔尼教授因1983年发现AIDS的起因——HIV而闻名,这一发现直接引领了对血液样本中抵抗HIV病毒的研究。2008年,蒙塔尼教授因发现HIV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蒙塔尼教授最新研究是DNA的一种新奇特性:在高度稀释的水溶液中的某些细菌DNA能够诱导电磁波信号。大多数致病菌的基因组中都包含了这种能产生信号的DNA序列,这可能是由于周围环境中的超低频电磁波所引起的一种共振现象。这为发展用于高灵敏度探测人畜慢性细菌感染系统开辟了崭新路径。此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DNA的水溶液也能够产生持久的低频电磁信号。在生物体内,HIV DNA所产生的信号仅出现在以前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且在其血液中无法检测到病毒RNA复制体的病人中。这表明对于AIDS病人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病毒形成了一种可以仅依靠DNA进行复制的新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对于逆转录病毒抑制剂不敏感的“仓库”。这项发现提出了一种研究病毒的新范式,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上海公布的《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并且感染人数仍在逐年快速递增。对艾滋病病的研究仍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 据悉,蒙塔尼将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落户上海交大。他希望尽快成立蒙塔尼生物医学研究所,围绕其重大发现开展系统工作,并扩展到于此有关的病菌、病毒诱导的慢性疾病和癌症。他将负责组建学术委员会并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几年内研究所将达到二三十人的规模。而上海交大则承诺将为蒙塔尼教授及其团队在交大的科研和发展提供支持。 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前立下的遗嘱,诺贝吕克·蒙塔尼 尔生理医学奖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举行。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