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吕逢樵
释义

人物简介

吕逢樵(1876—1913),原名东升,字耀初,缙云壶镇人。少时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经营合盛南货店,往返于金华、杭州、上海、绍兴一带。二十九年入龙华会,后为处州首领。三十年由陶成章介绍入光复会,在嘉兴温台处会馆任执事,联络会党进行革命活动。三十一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组织光复会会员练习兵操。并在缙云县壶镇创办育英女校,提倡剪辫放脚;创办半日学堂,宣传革命道理,教练武功。三十三年,秋瑾接办大通学堂,校务由逢樵实际负责,并由秋瑾介绍入同盟会。同年五月,参与策划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光复军由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任协领,逢樵等任分统,并直接联络绍兴、金华、处州三府起义,筹买枪支。徐锡麟在安庆被捕,浙江巡抚张曾敭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牺牲。遭通缉,隐蔽于缙云、仙居县边界八宝山和壶镇芦西,开荒种桑、筹集资金,说服天台周云光率部参加革命。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胜利,赴杭州与陈其美等策划浙江起义。回缙云后组织光复军,克缙云、永康县,11月25日,光复处州,成立处州军政分府,为都督,筹集经费,招募新兵四五百人,准备参加北伐。1912年3月,袁世凯窃任大总统,撤销军政分府。8月,同盟会浙江支部改为国民党浙江支部,逢樵任支部参议,参加讨袁斗争的“二次革命”,购买枪支运回壶镇,待机而动。1913年9月,浙江都督朱瑞邀吕逢樵和王金发赴宴,王金发拒绝前往,逢樵回寓后肚痛腹泻,急回壶镇医治无效,逝世时年38岁。

人物故居

吕逢樵故居,在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工联村,1912年建,坐东朝西,三进三开间,木结构,木雕门窗极为精致,1912年建成,是该县最具有特色的民国初年建筑住宅。

吕逢樵(1876—1913)生前住第三进左次间。吕又名东升,乳名唐良,龙华会、光复会骨干,与秋瑾、徐锡麟、王金发交往密切,积极参与反清革命斗争,被秋瑾举为大通学堂学督,并于1907年在秋瑾介绍下加入同盟会。秋案发生后,吕潜归缙云仙居交界处,积蓄革命力量。先后赴沪杭与陈其美、褚辅成、王金发关系密切,随孙中山、黄兴等人参加辛亥革命,是我国著名的辛亥革命先驱人物之一。曾率军光复处州,任处州军政府都督。故居为王金发捐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