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强迫体位 |
释义 | 强迫体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痛苦,被迫采用某种体位的体征. 人除站、卧外,就是坐位或因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特殊姿势或强迫体位。例如,会计、打字员、持续在电脑前办公或游戏等场所的办公室人员,因长时间保持坐位、低头状态;搬运工人、汽车修理工、电焊工等,因持续弯腰、低头、侧身的动作较多,极易发生颈、肩、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 我们的原则是:在强迫体位下工作的人,如欲保持良好的姿势,就应以保证脊椎固有的生理曲度为准则。即,以保持抬头含颏、含胸拨背、收腹松腰的躯体姿势为基础,躯体不得向左、向右倾斜和扭曲,身体两侧的用力要均衡,各种动作所产生的作用力不得局限于脊椎的某一处,如拾物时应下蹲、直腰,以使作用力主要集中在下肢,从而避免可能对腰部造成的损伤;再者,要劳逸结合,工作中可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维持某一固定姿势或姿态,进行一些适度的功能锻炼,如广播操、简化太极拳等,以便加强身体软组织的强度和韧性。 总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正确、合理的姿势,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醒人们,应当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如果有喜驼背工作、背靠着床头或枕头看书等的不良习惯者,就一定要提醒他们,并使之改正过来,否则就会诱发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病患,或使原有的病患逐渐加重,甚至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病痛,这是,即使采用极为合理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亦是难以保证的。 常见有以下体位: 1.强迫仰卧位: 常伴有双腿屈曲,以减轻腹部肌肉紧张,见于急性腹膜炎。 2.强迫俯卧位: 可减轻脊背肌肉的紧张程度,见于脊柱疾病。 3.强迫侧卧位: 胸膜疾病的患者多采取患侧卧位,可限制患侧胸廓活动而减轻疼痛和有利于健侧代偿呼吸。见于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 4.强迫坐位亦称端坐呼吸(orthopnea): 病人坐于床沿,两手撑在膝部或床边,常见于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这种体位可使膈位置下降,有助于胸廓及辅助呼吸肌运动,使肺通气量增加;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 5.强迫蹲位(compulsive squatting): 患者在走路或其他活动过程中,为了缓解呼吸困难和心悸而采取的蹲踞体位或膝胸位,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6.强迫停立位(forced standing position): 在活动时,由于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病人立即原位停立,并常用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疼痛缓解、好转后,才离开原位,见于心绞痛。 7.辗转体位(alternative position): 腹痛发作时,病人坐卧不安,辗转反侧,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肠绞痛等。 8.角弓反张位(opisthotonos position): 由于颈及脊背肌肉强直,致使病人头向后仰、背过伸、胸腹前凸,躯干呈弓形,见于破伤风、脑炎及小儿脑膜炎等。 9.强迫卷曲位 患者无论立位或卧位时,总以双手捧腹,身体卷曲。见于急性胃肠炎、肠痉挛等腹痛患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