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晓光 |
释义 | 陆晓光,男, 1954 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佐贺大学和神户大学客座教授。师从学者王元化。 简介研究领域:马克思美学,中日比较文学,古典诗学。 发表论文: “资本主义与某些精神生产相敌对”——关于马克思的一个命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韦伯与马克思之间的“颠倒”——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出版著作《徐中玉教授九十华诞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陶渊明新论》笔谈,《社会科学》 2003 年第五期 描绘 21 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全球图景 《旅外中国学者研究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中国古典文论资源与马克思创作论 ,《文艺理论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4 期 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华东师大学报》 2001 年第三期 萨义德《东方学》对马克思的“表述”, 《文汇读书周报》 2001 年 2 月 古代中国对日本称名演变考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1 期 《文选》编纂的实态与当初的评价(译文),日本《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学报》 2000 年 7 月 五言诗歌形式的产生形成(译文),《中国学研究》, 1999 年 9 月 我所知道的《新启蒙》论丛,《百年》 1999 年 3 月 《新启蒙的前前后后》,《香港书评》 1999 年 1 月 异国镜子中的中国文化——合山究教授《云雾之国》译后记,《书城》 1998 年 11 月 南北朝末期的文学动向与《文选》学的兴起(译文),《学术集林》第十一辑, 1998 年 日语常用汉字的中日对照一览表,,日本《佐贺大学文化教育学部论文集创刊号》 1997 年 4 月 HSK 甲级词汇中的汉日类似词之检证演例,日本《佐贺大学教养部学报》 1996 年 12 月 《隋书·经籍志》与道藏文化之关系(译文),《学术集林》第九辑, 1996 年 12 月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中的汉日类似词之初步调查,日本《佐贺大学教养部学报》 1996 年 6 月 屈原诗歌的楚文化情结及其生成原因,,《学术月刊》 1995 年第三期 不同的镜子——冈村繁《陶渊明新论》译后记,《读书》 1994 年 1 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叙事艺术(英译), 《文艺理论研究》 1993 年第一期;《新华文摘》 1993 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现代镜子中的陶渊明像,《社会科学》 1993 年第十二期 孔子“思无邪”本义辩证, 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纪要》 1991 年 3 月 荀子诗说论考, 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纪要》 1990 年 12 月 儒家说《诗》方法与《周易》思维模式, 台湾《第二次世界道学会议论文集》 1990 年 9 月 试论痛苦与创作才能之关系的心理原因, 《上海文论》 1990 年第四期 墨子非儒不非诗解——兼说儒墨社会理想之同,《中州学刊》 1990 年第三期 春秋政治与孔子“《诗》可以观”的历史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0 年第二期 试论“模仿”说与“言志”说的文化生成, 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纪要》 1989 年 11 月 孟子诗论探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89 年第三期 孔子“诗可以兴”命题与先秦思维方式 《齐鲁学刊》 1989 年第五期 西周民间诗歌的政治化,《文艺理论研究》 1989 年第三期 世界文化的两大起源,《探索与争鸣》 1989 年第三期,“诗可以怨”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第一期 孔子“诗可以群”的历史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第六期 论传统文艺思想中的“穷而后工”说,《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十三辑, 1988 年 9 月 关于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福建论坛》 1987 年第三期 传统文化中文艺家的道德困境,《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 1987 年第一期 试论古代创作主体条件思想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6 年第五期 《文心雕龙》批评主体条件思想探微,《文艺理论研究》 1986 年第三期 “胆能生才”与“无胆则笔墨畏缩”——关于创作勇气与艺术才能之关系,《社会科学》 1985 年第七期 古代文论中的“才性”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辑, 1985 年 6 月 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4 年第四期 关于文学作品的“滋味”——论古代文论的一个美学标准,《学术月刊》 1984 年第三期 “文,心学也”——试论刘熙载文艺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学术月刊》 1983 年第七期 “心灵辩证法”与托尔斯泰的自我分析,《文艺理论研究》 1982 年第四期 曹丕“文气”论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1 年第二期 《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考论》, 专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古代才性论资料》,编著,(编选执行,徐中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人文东方:旅外中国学者研究论丛》,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陶渊明李白新论》, 2002 年 10 月 《周汉文学史考》, 《汉魏六朝的思想与文学》, 《文选之研究》, 2002 年 8 月《冈村繁全集》卷一至卷四,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云雾之国》,译著,台湾三民书局, 1995 年 《世俗与超俗——陶渊明新论》,译著,台湾书店, 1993 年 最近学术成果: 《马克思的“工业病理学”问题与〈资本论〉的“汉特医师”们》 《〈资本论〉结构艺术与马克思美学理念》 《黑格尔美学中的劳动与马克思的劳动美学》 《“思辨之美”的形式因素——黑格尔盲点与王元化启示》 《〈资本论〉创作的“生产资料”与英国纸质出版物条件》 《〈文心雕龙〉“物”字章句与〈资本论〉反“物化”思想》 《日本现代文学的反战先声——论芥川龙之介小说风骨》 《芥川龙之介的汉文学素养与艺术风骨》 《“汉诗人”河上肇的文化抵抗——〈资本论〉最初译介者的侧面像》 《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与抗金诗人陆游的邂逅——〈放翁鉴赏〉译介评》 《“小资偶像”背后的马克思幽灵——关于村上春树畅销小说》 《消费社会的性爱观与村上春树小说的畅销》 科研成果大部分是个人立项,自我资助。正做两题是: 1、《资本论》文心研究 2、汉文学与日本反战文学思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