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陆现彩
释义

1972年9月生于山东省嘉祥县,1989年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93年南京大学矿床学专业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8年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99年10月被评为讲师;2001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同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理科基础课程教学研修班。现主要从事含油气系统的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矿物表面吸附性能、表界面地球化学的分子模拟研究。

主要教学情况

承担教学课程:地球信息学导论(本科生)、地球科学概论(本科生)。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 3 名,协助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

研究方向

1.含油气盆地中的成岩作用

2.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

3.矿物表界面化学及分子模拟

主要科研成果

在研课题

1.国家973项目课题:微生物群落分解矿物的机理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2007CB815603) (2007.7-2011.8)(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质烃源岩中纳米孔隙的成岩演化特征及其排烃意义(40673041)(2007-2009) {主持}

3.中石化重点项目课题三:中国东南部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2007-2011)G0800-07-ZS-177.(第二负责人)

4. 教育部博士点项目:铜陵地区多金属矿山酸性排水的微生物矿化作用研究(2006-2007)(20050284043)(主持)

5.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沙河街组下部烃源岩成岩成烃演化历史及其压力环境研究(2006-2007) {主持}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质烃源岩中粘土矿物表面电化学特征与沉积有机质生排烃的关系(40373024)(2004-2006) {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质烃源岩初次排烃过程的流体—矿物界面地球化学研究40003002(2001-2003) {主持}

3.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基于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研究的初次排烃定量研究(2000-2001) {主持}

4.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沙河街组三段初次排烃过程中的粘土矿物表面特征变化(2002-2003) {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部流体与金矿成矿关系研究49973001(2000-2002) {参加}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冬瓜山叠生式层状铜矿形成过程的界面化学动力学49873016(1999-2001) {参加}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矿物博物馆.40142028 (2001-2002){参加}

获奖情况

1.徐士进、陆现彩、赵连泽、王汝成、周新民,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和课程创新建设(教材)。

2.徐士进、赵连泽、陆现彩、王汝成等,2000,国家优秀电子出版物奖,《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高教出版社出版

3.徐士进、陆现彩、赵连泽、陈云棠、邵进,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球科学》课程创新建设和多媒体电子教材。

4.陆现彩,胜利油区未熟低熟油成烃机理、判识标志、成藏条件及资源预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1/20,合作单位为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

5.赵连泽、陆现彩、董少春等,2002,21世纪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多媒体系列(第一辑)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6.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4。

7.徐士进、陆现彩、赵连泽、董少春、胡欢。《地球科学》全国精品课程,2004

8.江苏省第二届土地、地质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

代表性文章、论著

1.胜利油田低熟油区I/S粘土矿物及有机质演化的关系 1996, 南京大学学报,Vol32,地学专辑, 123-128

2.利用碳酸盐矿物成分研究沉积-成岩过程中流体盐度演化 —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低熟油烃源岩为例 1998, 沉积学报, Vol 16.(1) 13-21

3.胜利油田低熟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的结合关系 1999,地质科学, Vol 34.(1) 69-77

4.The study of structure and biomarkers of organic-clay complexes in immature source rocks of Shengli Oil Field (Abs) 1997,A.A.P.G.Bulletin , No.9

5.地幔对流及其与地壳表层拉张盆地的关系研究 1998,地学前缘,Vol5 增刊,184-190

6.胜利油区第三纪火山活动对油气生成的影响 1999年,地质论评, vol.45 增刊,594-598

7.《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徐士进、赵连泽、陆现彩等,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

8.常见层状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特征,硅酸盐学报,2003,31(1),59-65

9.Variation i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minerals in diagensis proces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eneration and primary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ABS). Geochim. et Cosmochim. Acta,2003, 67(18):A261

10.Designing and Re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to Provide an Integrated and Challenging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Earth Sciences with comparisons between Nanjing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In M. Peat (ed.) 2002,The China Papers: Tertiar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1, 63-69

11.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测定及其结晶学联系,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22(4)397-400

12.强化能力培养的地质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03年,中国地质教育,4期,23-26

13. Imprint of primary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on the nano-scaled pore structure of source rock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organo-clay complexes (abstract). 2004, G. C. A, 68(11, Supplement) A234

14.蒙脱石伊利石化对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影响的定量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 23(4):285-291

15.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稳定性实验研究进展.现代地质 ,2005,19(1):89-95.

16.微生物矿化成因的铁硫酸盐矿物表面特征初探.高校地质学报,2005, 11(2):194-198.

17. Study on Cataclastic Rheology of Carbonate Rocks. Science in China Ser. D. 48(8):1227-1233.

18. Material Properties of Marine Hydrogenous ferromanganese crust and Its Performance in Desulfuriza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80(3): 441 - 450

19.南京大学两类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No.4: 42-4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