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竹 |
释义 |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服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大风癞疮(风邪入血,日久成癞,鼻坏色败)。用黄精去皮,洗净, 取二斤晒干,放在米饭上蒸到饭熟时,把药保存好,经常服食。 3、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用黄精、枸杞子等分,捣碎作饼,晒干研细, 炼蜜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鹿竹又叫梅鹿竹,它与湘妃竹最大的区别在于鹿竹的斑点与竹地交织在一起,其竹地有的发青灰色,上有点点兽斑状的斑痕,所以又称之为“鹿竹”。鹿竹较湘妃竹稀少,好的鹿竹更始稀见。笔者藏有一个鹿竹骨,整个竹骨犹如一层兽皮,上面灰青色的斑点大大小小,扁扁圆圆遍布上下,尤其难得的是,在最根部忽显竹子本色,愈发衬托得上面的“兽斑”活灵活现。鹿竹不同于湘妃竹,它们虽然属于近似的品种,但外表的斑痕是有很大区别的。鹿竹却是在千变万化的竹的上突然浮出一个个兽斑,从而愈显得高雅奇崛。是做上等扇骨的原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