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鹿茸丸
释义

版本一

【来源】《袖珍方》卷二引《澹寮方》。【组成】嫩鹿茸30克(蜜炙) 沉香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去芦) 茴香(炒)各15克 菟丝子30克(酒浸,蒸数次,研如泥,箬叶上焙) 葫芦巴(炒) 破故纸(炒)各15克

【用法】上药用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酒或盐汤下。

【主治】虚劳精血虚惫。

版本二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组成】鹿茸(去毛,切,炙)23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熟地黄 黄耆 鸡膍胵(麸炒) 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五味子各23克 茯苓 玄参 地骨皮各15克 人参23克

【用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米汤送下。

【主治】肾虚消渴,小便无度,肝血亏虚,四肢抽搐。

【组成】鹿茸3分(去毛,涂酥炙微黄),韭子1两(微炒),柏子仁1两,泽泻半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茯神半两,石斛半两(去根,锉),天门冬2两半(去心,焙),黄耆1两(锉),巴戟1两,龙骨3分,石龙芮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露蜂窠3分(微炒),麝香半两(细研入)。

版本三

【来源】《圣惠》卷三十。

【主治】虚劳,梦与鬼交,精泄不止,四肢羸瘦,少力,心神虚烦。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组成】鹿茸、五味子、川当归、熟干地黄各等分。

【来源】《百一》卷十一。

【主治】湿脚气,腿腕生疮。

【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