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迅美术学院
释义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毛泽东同志为学院书写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1998年,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词:“弘扬鲁艺传统,培育艺术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

中文名:鲁迅美术学院

简称:鲁美

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创办时间:193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艺术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韦尔申

所属地区:东北

主要院系: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等11个系

教师人数:499人(2011)

历史沿革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

1946年,鲁艺先后迁校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和沈阳,曾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

1953年,以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建址于沈阳。

1958年沈阳师范学院(艺术部分)并入东北艺术专科学校。

1958年发展成鲁迅美术学院。

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464181平方米。沈阳校区地处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坐落在著名的高新产业街——三好街,被誉为“城市中的花园”;占地面积82181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70044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现藏有36.5万册图书,并藏有国内历代书画真迹、碑帖拓片和文物计3000余件。美术馆建筑面积4340平方米。大连校区地处中国浪漫之都,建设在美丽的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金石滩,将成为“花园中的城市”;占地面积382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其中教学区建筑规划面积150000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国内一流的艺术校园。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11个系: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摄影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和一个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设有21个专业及方向:中国画、书法、版画、水彩、油画、雕塑、摄影、影视摄影、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美术史论、文化传播与管理。大连校区还设有16个专业工作室: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装饰艺术品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商业摄影、陶瓷艺术、二维设计、三维设计,UI界面设计、动漫产品系列开发设计、网页互动设计、虚拟现实及游戏设计。学院各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各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95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12人,讲师183人,助教56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专家和国内艺术界有名望的离退休老教授在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有20位专家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科研建设

学院既是著名的学府,同时又是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历届美展中获奖总数位居前列。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藏有数量颇多的鲁美教师和校友的作品。学院在大型艺术、历史题材创作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全景画是学院大型艺术创作的整体实力的标志。设计学科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为代表的遍布全国的重大工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参与创作设计施工的重大工程中有12项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创办于1980年的学报《美苑》(双月刊),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学报每年进行一次全国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作品、论文“美苑杯”评奖,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师作品“鲁艺杯”评奖,并在刊物上集中反映,使《美苑》成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院与国外20余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正在努力成为一所国际化的高等美术学府。

人才培养

继承鲁艺传统,坚持开拓创新,是学院的立校之本。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时代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美术专门人才、设计专门人才和艺术理论研究专门人才,是学院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上,学院坚持具象写实为主,坚持强化基本功训练,构建严谨的教学体系:创作教学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革为主体,鼓励学生对当代艺术思潮的研究与实验,提倡富于个性和当代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在学科建设上,强调人文学科、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渗透和互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受到社会广泛欢迎的艺术人才。1958年至今,为国家培养了13000余名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和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并以其鲜明的创作特征为中国美术界所瞩目。现有各层次在校学生4718人,其中本科生3475人,研究生301人,艺术硕士54人。另有外国留学生42人,成人教育学院现有在校学生720人。

历任领导

鲁迅美术学院历届主要领导人:

(含延安鲁艺、东北鲁艺、鲁艺美术部、东北美专、鲁迅美院)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院长:吴玉章 副院长:沙可夫、赵毅敏、周扬

东北鲁迅文艺学院 院长:萧军、塞克 副院长:吕骥、张庚、王曼硕

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 部长:王曼硕、张仃、杨角

东北美术专科学校 校长兼党委书记:杨角、施展 总支书记:陈日新

鲁迅美术学院 院长:张启仁、白大方、张望、王盛烈、宋惠民、韦尔申

书记:吴健、刘平之、刘文富、张晨、刘晓华

荣誉教授

中国画家 王盛烈

Artist in Chinese painting Wang Shenglie

版画家 朱鸣岗

Artist in printmaking Zhu Minggang

油画家 宋惠民

Artist in oil painting Song Huimin

雕塑家 田金铎

Artist in sculpture Tian Jinduo

美术设计家 乌密风

Designer Wu Mifeng

美术史论家 李浴

Art historian Li Yu

客座教授

国内

冯其庸:著名红学家,书画家,摄影家,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杨仁恺:国务院书画鉴定组成员,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

温玉成:龙门艺术研究所原所长,现为名誉所长,中国石窑艺术专家.

余秋雨:1946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及美国传记协会《五千世界名人录》。其著作颇丰,《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等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名作家楼肇名评价道:“《文化苦旅》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一次货真价实的理性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民族文化诗学多姿多彩的一次集萃。”现为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协会会长。

郭子绪:字楠石,号卧溪、雪衲1942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一个极其贫苦的农民家庭。1956年毕业于新宾中学,入本溪钢铁工业学校,读矿山机电专业。1960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后因家贫辍学。工余研习书法,广泛涉猎文学、美学、哲学、诸多领域,铸炼自我。1989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郭子绪艺术展》,并曾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著有:《郭子绪书法选》、《日本书法篆刻选》《书法创作论》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中国书画电视艺术学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委员。

王受之: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1946年出生于广州,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88年开始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担任设计理论教学,9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多次担任国际规格艺术大展的评委工作,任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客座教授.著作成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设计专业教科书中主要参考书,相关著作被汇编成《设计史论丛书》。90年代介入地产领域为万科设计顾问,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中国地产及建筑的发展带来新活的国际理念,并为中国近10家地产公司提供顾问式服务。

国外

姓名  国籍  授予名称  时间

姜连均  韩国  名誉教授  1996年

金俊权  韩国  客座教授  1996年

姜世伦  俄罗斯  名誉教授  1996年

袁耀锷  美国  客座教授  1996年

王 胜  美国  客座教授  1996年

沈嘉蔚  澳大利亚  客座教授  1996年

崔炳吉  韩国  《美苑》杂志特约撰稿人  1996年

郑镇焕  韩国  雕塑系客座教授  1996年

周兴立  美国  师范系客座教授  1996年

陈小文  中国  客座教授  1996年

托马斯·吕特  德国  摄影系客座教授  1996年

巴克·大卫  北爱尔兰  版画系客座教授  1996年

克劳斯·依维尔  法国  油画系客座教授  1996年

名嘉正八郎  日本  客座教授  1996年

浅井洋子  日本  客座教授  1998年

余泰明  韩国  美术教育系客座教授  2001年

克劳斯·雷曼  德国  客座教授
学科指导教授  2001年
2002年

陈建中  法国  客座教授  2001年

吕迪·鲍尔  瑞士  客座教授;学科指导教授  2003年

费歇尔  美国  学科指导教授  2004年

米劳斯·苏巴依  法国  油画系客座教授  2005年

任 敏  美国  油画系客座教授  2006年

校园生活

鲁迅美术学院拥有较为开放、自由、活泼的校园生活气氛。在学院学生处、团委和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的带动下,校内诸多学生社团及创业实习工作室等有组织的成立,并带有浓郁的艺术特色,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其中人气较高的有芦熙霖创建的静水DV坊影视社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的野草文学社团,中国画系的书法社团、油画系的油画创作社团、校就业办的大学生创业协会等。

在学生处和团委的领导下,鲁美的学生社团活动频繁,各社团通常会以组织体育运动(如各类球赛)、组织外校知名教授讲座、组织社会实践考察以及文明市民等活动来使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学报

创办于1980年的学报《美苑》(双月刊),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学报每年进行一次全国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作品、论文“美苑杯”评奖,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师作品“鲁艺杯”评奖,并在刊物上集中反映,使《美苑》成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信息交流平台。

附属中学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创建于1953年,是鲁迅美术学院领导的中等美术专业学校。从1953年至1969年间,共招生11届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千人。鲁美附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正规、系统的办学经验,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由于“文革”等原因,附中两度停办。直到1978年鲁美附中曾一度恢复,但仅招收了一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又再度停办。1997年6月在辽宁省政府的关怀下,并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重新建立。

地理位置

沈阳校区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大连校区 大连市 开发区 金石滩 金石路 39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