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思·富勒·佐佐木 |
释义 | 鲁思·富勒·佐佐木(Ruth Fuller Sasaki,1892 - 1967),原名鲁思·富勒(Ruth Fuller),她是美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1930年她在日本遇到铃木大拙。1938年,他成为美国佛教协会(即后来的美国第一禅堂)的主要支持者。她于1944年与美国禅师佐佐木指月结婚,一年后佐佐木指月即去世。1949年,他到京都市重新找到一个禅师到纽约完成禅宗关键文本的翻译工作,并且指导她自己学禅。她的余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京都市,1958年,她在临济禅寺被授予僧职,随即住在大德寺。但是她并没有履行僧职人员的义务,因为她认为“我是一个外国人,并且是一个女人,也没有寺院规范的训练,而且我需要完成把禅宗弘扬到西方的任务。” 鲁思·富勒·佐佐木是许多禅宗文本英译的关键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有《禅尘》(Zen Dust),还有其他临济宗的公案,这些于1966年由第一禅堂出版。史耐德(Snyder)于2006年写道:“她60年代的写作领先于那个时代,于今仍有影响。” 早年生活鲁思·富勒出生于芝加哥,家境富裕。1913年她在瑞士学习了数月钢琴,她还在欧洲学习了一年半的法语和德语。1917年她与Edward Warren Everett结婚,丈夫是律师,年长她二十岁。1918年末,她生下女儿Eleanor(1938年与Alan Watts结婚,十年后离婚)。 1923年-24年,鲁思和Eleanor到纽约Nyack的Clarkstown乡村俱乐部疗养。这个俱乐部由Pierre Bernard主持,提供成人教育、瑜伽和东方哲学以及宗教的学习。1927年-29年,鲁思在芝加哥大学进修梵文和印度哲学。 初访亚洲1930年,鲁思和家人到东亚旅游,在那里她遇到铃木大拙,后者教导她基本的禅修方法,并且告诉她如果想学禅得在日本呆更长的时间。回到美国之后,她继续进行禅修并和铃木大拙有书信往来。1932年,她重返日本,于4月1日抵达。铃木大拙把她介绍给京都临济宗南禅寺的南针轩禅师(河野雾海)做学生。 开始的时候,她在南针轩的私人寺院打坐,因为大家不允许她进禅堂。每个星期有六天她吃完早餐,便去南禅寺,整天打坐,回到家后,她回家吃晚饭,然后洗澡,再打坐到深夜。往往是南针轩给她一个公案,铃木大拙作翻译。一个月之后,她开始在禅堂打坐,禅堂里的僧人开始对她很排斥,很快便接纳了她。夏天的时候,她回到美国。几十年后,她回忆在南禅寺这几个月的日子时,说:“这是我此生最感满足的时光。” 京都的学术团队鲁思聘请了一个学术团队来进行佛教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这个团队由她本人领导,挂牌为日本美国第一禅堂(1957年成立),总部设在大德寺的分院龙泉庵。这个团队的成员大多有正式工作,只是在业余时间为鲁思服务。这个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临济录》。当初,鲁思本来想用她已故丈夫曹溪庵的临济录译本,不过她的学术团队发现这个译本错谬太多。 这个学术团队的负责人是入矢义高 (1910–1998), 他是当时世界公认的一流的唐宋方言专家。当时在京都大学执教,后来成了名古屋大学中国文学系的主任。 团队的其他成员还有英文教授金関寿夫 (1918–1996)、柳田圣山 (1922–2006,曾执教于京都大学,后任花园大学校长)。著名的禅宗学者Yampolsky在1991年曾这样讲柳田圣山:“他是中国和日本禅宗研究方面第一流的学者。” 该团队的美国成员有: Burton Watson, Philip Yampolsky, 和Gary Snyder(鲁思赞助了Snyder初次访日的费用)。后来的加入者有:Walter Nowick(画家,也是第一禅堂的会员),他同样参加了《临济录》的翻译工作。 1959年到1963年,这个团队出版了几个小册子,包括:《禅:一种宗教》(Zen: A Religion)、《禅:一种宗教觉醒的方法》(Zen: A Method for Religious Awakening)、《外国人在日本的临济宗研究》(Rinzai Zen Study for Foreigners in Japan)、《日本美国第一禅堂》(The First Zen Institute of America in Japan)、《龙泉庵禅堂实修》(Ryosen-an Zendo Practice)、《木鱼:临济禅的经典和偈颂》(The Wooden Fish: Basic Sutras and Gathas of Rinzai Zen)。 1961年8月,这个团队遭受了一次重创,鲁思解雇了Yampolsky(她指责他剽窃团队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而Watson和Snyder随后辞职,以示抗议。这可以看成长期积聚压力的一次爆发:鲁思作为老板,态度专制,而那些学者拥有不可质疑的学术权威。而那三个日本学者继续工作,合作完成了《禅尘》(Zen Dust)。《禅尘》1966年于日本出版,次年在美国出版。在这之前,这本书出了一个精简版(比《禅尘》少400页),于1965年以《禅宗公案》(Zen Koan)的名字发行。而《临济录》在鲁思去世后(1975年)才得以出版。 龙泉庵的禅堂在大德寺的北部有一个分院龙泉庵,鲁思·富勒在那里建筑了一个禅堂(人们可以在那里进行打坐禅修)“瑞云堂”(Zuiun-kun),里面包含有15个人的房间。这个禅堂只接待西方人。先在坐垫上打坐25分钟,然后磬声响起,起坐之后绕着禅堂经行,回到禅堂再坐25分钟。经过四次(两小时),所有人都到鲁思在禅堂附近的工作室给美国老师Dana Fraser鞠躬致意(有时候是给鲁思)。在夏季,这个禅堂都会客满,许多西方人在那里初次学习禅修。 最后岁月鲁思为了完成她的学术计划竭尽心力,而她的健康在晚年也不断恶化。在欧洲处理一些出版事宜的时候她彻底病倒了。1967年10月24日,她在龙泉庵因心脏病而去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