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卢毓骏
释义

卢毓骏先生1904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学习,1925年在巴黎大学都市规划学院任研究员。1929年回国,在南京考试院工作。1949年到台湾,并于1961年创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

概况

他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大考场及铨叙部,汤山望云别墅,南京高等法院,台湾科学馆,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教职员宿舍,“中国文化大学”校园规划及华冈校舍、大仁馆、大义馆、大伦馆、菲华楼、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训练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试院等。

他的专著有《防空建筑工程学》、《防空都市计划学》、《新时代都市计划学》、《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他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建筑艺术新论》、《三十年来中国之建筑工程》、《新时代工业化之应有认识》、(明堂新考——个中国建筑师想像中的中国古代明堂》、《反映有机文明的中国建筑》、《都市计划及造园》、《以柔克刚——防御原子弹建筑的若干构想》等。

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都市计划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学中,他强调学生要尽力多涉猎艺术、工学、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多接触文学、哲学,只有如此才能加强设计的深度。

卢毓骏先生于1975年在台湾病逝。

基本资料

姓名:卢毓骏性别:男国籍:中国

出生年份:1904年

去世年份:1975年

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学历:硕士

专业领域:建筑学与城市规划

职称:教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院校: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巴黎大学都市规划学院

生平

卢毓骏先生1904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学习,1925年在巴黎大学都市规划学院任研究员。1929年回国,在南京考试院工作。1949年到台湾,并于1961年创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他的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大考场及铨叙部,汤山望云别墅,南京高等法院,台湾科学馆,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教职员宿舍,“中国文化大学”校园规划及华冈校舍、大仁馆、大义馆、大伦馆、菲华楼、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训练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试院等。他的专著有《防空建筑工程学》、《防空都市计划学》、《新时代都市计划学》、《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他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建筑艺术新论》、《三十年来中国之建筑工程》、《新时代工业化之应有认识》、(明堂新考——个中国建筑师想像中的中国古代明堂》、《反映有机文明的中国建筑》、《都市计划及造园》、《以柔克刚——防御原子弹建筑的若干构想》等。

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都市计划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学中,他强调学生要尽力多涉猎艺术、工学、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多接触文学、哲学,只有如此才能加强设计的深度。

卢毓骏先祖于五胡乱华时南迁福建,父亲开书店并印行书籍,家中藏有书版,家里有兄弟姊妹九人,其姊卢毓英帮助他最多。卢毓骏于一九一六年进入福州高级工业专科学校,在此接受工科的初步训练。一九二○年以勤工俭学方式到法国进修,进入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时年十七岁——当时中国的优秀知识份子多以学工科救国为志——毕业后在巴黎大学都市计划学院当研究员。一九二九年回国,随即负责规划设计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大考场及铨叙部新厦,并设计南京汤出望云别墅及五台山孝园、南京高等法院等。

一九三四年在上海《中国建筑》杂志上连载(实用简要城市计划学),阐明治理荒溪及水土保持工学,并翻译柯布《明日之城市》这本具有影响力的书。抗战发生后,他到重庆致力于防空工程,并任教于重庆大学,发表了许多有关防空建筑的文章,四十六岁到台湾,担任内政部全省市政考察团召集人,负责考察全省的城市乡镇。一九五九年,他在台湾的第一个设计作品——科学馆落成,约在同时又设计了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校舍、图书馆、实习工场、电子实验馆、教职员宿舍,初步规划设计了华冈文化大学校舍,以及文化大学大仁馆、台北孔庙明伦堂及台中日月潭玄奖寺等的设计,并作明堂建筑的研究。他最后的建筑作品为考试院、两部办公大厦及中国文化大学大恩塔。

卢毓骏1949年去了台湾,于1961年创办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1975年在台湾病逝。

职业经历

学习生活

卢毓骏1904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16年入福州高级高级工业专科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1920年获得勤工俭学的奖学金,赴法国进入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就读,1925年在巴黎大学都市计划学院当研究员。那个中国仍然落后、未现代化的年代,靠努力,最后能取得奖学金出国留学,不能不说是异数,相信也有惊人的意志力。1929年回国,在政界、学界、业界发展,1936年获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延揽,任考试院专员,协助建立专门技术人员考试制度,及负责南京考试院工程的规划工作。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继续担任考试院在木栅新址规划设计,这也是后来卢毓骏经常性担任台湾建筑师考试典试委员的渊源。1958年率团出席联合国召开之“亚洲及远东都市化及工业化区域计划研讨会”,1961年创办文化学院建筑及都市设计系。 卢毓骏作为台湾光复初期的重要建筑师,是中国最早引介现代建筑观念的开拓者之一。卢毓骏至巴黎就学,从1920至1929年整整十年,不仅是柯比意在巴黎最活跃的年代,也是欧洲前卫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巴黎,当时适值柯比意的理性主义时期,各式新式建筑语言与都市规划观念不断推陈出新,几乎是一个革命的年代。或许无需惊讶,为什么卢毓骏对都市会那么关心,像回中国后没几年,即1934年,在上海《中国建筑》杂志上连载《实用简要城市计划学》,1935年又翻译自己心仪建筑师的著作,即柯比意的《明日之城市》、1971年再译KevinLynch《敷地计划学》,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像《建筑双月刊》或《建筑与计划》上所写关于都是论述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同时在1961年也协助张其昀校长创办文化学院建筑及都市设计系,设立的名称是台湾最早想把都市设计概念引进建筑的科系。卢毓骏深知建筑的现代化,关键需有一套新的都市观念,所谓纲举目张,“假设整座城市没能打理好现代化的下层结构,建筑语言的革新将显得毫无用处,就像人的五脉都没通,穿载个GirgioArmani的衣服又有何意义?”

国立科学教育馆座落的南海学园,在台北历史的发展上,是一经纬交错的复杂纹理。据文献记载南海路一带原为平埔族龙原社社址,由汉人于清朝时入垦,而后日本政府在1900年开辟了城南干道(今南海路),旋设立台北苗圃(今植物园)、台湾总督府中学校(1908,今建国中学)、零售市场(1914,今南门市场)、台湾教育会馆(1931,今美国文化中心)、台北女子高等学院(1931,今国语实小址);其后国民政府所规划建设的国立科学教育馆(1954开始构思,建筑仿照北京天坛形象,现已搬到士林)、国立历史博物馆(1955,日治时代原为商品陈列馆)、国立台湾艺术馆(1957)、国立教育资料馆(1960,昔日建功神舍址,未来的国家人权纪念馆)、国立教育广播电台(1960),仍然继续丰富这块区域的内涵,使其成为不折不扣的南海学园。明显地,国民政府继日本殖民政府,在20设计50年代开始,持续在这个总统府特区的南边遂行其所谓统治的合法性,先是天坛般造型的国立科学教育馆,后是国立台湾艺术馆、国立教育资料馆与国立教育广播电台,都是在形塑其大中国统治的合法性,因此这一系列建筑自然只是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的符号化,其实也成为20世纪60年代“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先期实验。

第一次创作

1959年的国立科学教育馆是卢毓骏在台湾的第一件建筑大工程,也是台湾战后现代建筑第一栋被指定为古迹的建筑。“这是张其昀先生当教育部长时,他邀卢毓骏设计的。他原先的设计,用一(个)三叉形的平面,而在三翼交叉点建一圆形基层,然后在上建二层宫殿形建筑,当时的外形有些像天坛,引起一些大陆迁台的同胞,无穷的乡思。卢毓骏也有此用意。这建筑虽有传统的外型,但内部却有现代的造型,如大厅内有螺旋飞梯,及底层内藏星象等科学设备和展览,内外成很大的对比”。

著书立说

首先是娴熟规划的卢毓骏终于有了建筑实验的机会,即便他在巴黎国立公共工程大学读的显然是偏向规划,不过在那伟大的时代,像柯比意般的建筑师总是多方尝试各种事务,卢毓骏也受此影响,他在1953年还写了《现代建筑》一书。从这段原始设计的引述,似乎无法理解什么叫“三叉形的平面”,对照1966年8月《建筑双月刊》卢毓骏自己的描述:“本建筑原设计为七层楼,有三翼长方形的平顶式的展览厅及讲堂”。结论,是底座的处理方式些有不同,原始设计可能是如图1般,将三个矩形体内角对内角环绕成一个向心形的三翼平面,内部会得到一个三角形,其上再座落一个天坛式的圆形量体,如此一来,才有所谓“三翼长方形的平顶式”及“终因指定的地区太小,而不得不予以取消,重新修改原设计”这两句话,前者当然是为了获得机能使用较佳的矩形空间,只是矩形跟矩形的衔接外围如何收就不得而知,也不是没有可能是像中国文化大学大典馆以户外圆楼梯作收;后者则显示,尤其是对照实现后平面,就知道何谓指定的地区太小,因为上方如圆形量体一定,六边形的现有平面可以不过度外推四层楼底座的边界,但原始设计则否。其次,是在六边形的平面上,卢毓骏又间歇性地在三边上设计了一个外凸的小三角量体,形成他所谓的“九角大厦”,强化了底层坚实与“防御”的效果。当然这栋建筑最有趣的还是它内部空间的现代性,譬如说二到三楼间的螺旋梯与圆形斜坡所产生的律动感,让人才真正联想到现代科学教育,而这形式的引用当然是受到柯比意的影响,尤其是萨瓦别墅里的语言参涉绝无疑问,只是萨瓦别墅里的螺旋梯与斜坡仍然较为巧妙,也就是说它们不只占据空间成为雕塑,而且还形塑空间,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元素,但科学教育馆则较为单薄,且缺乏空间深度。另外就是出现在五、六、七楼的斜坡式外廊,它们从正后方两侧,环绕圆形量体,一路挺进往上一楼至正前方而止,搭配上花隔窗外墙远眺周围美景,虽不是莱特古根汉螺旋形的参观动线,但别出心裁的光影律动,也让景致浏览别有一番风味。

作品介绍

著作

《实用简要城市计划学》(1934)

《明日之城市》(柯布著,1935年译)

《现代建筑》(1953)

《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1971)

《敷地计划学》(林区著,1971年译)

建筑作品

建筑 年份

南海学园科学馆 1958

文化学院大成馆 1960

台北孔庙明伦堂 1960

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1960

交通大学图书馆 1960

交通大学教职员宿舍 1960

华冈校舍 1961

中国文化大学大仁馆 1961

中国文化大学大义馆 1961

中国文化大学大伦馆 1961

中国文化大学菲华楼 1961

日月潭玄奘寺与慈恩塔 1961

考试院办公大厦 1968

考试院两部办公大厦 1968

风格特色

作为建筑师,卢毓骏是旗帜鲜明的打出“中国现代建筑”的标志,志在“将新精神新材料打入建筑,作为创造新建筑形态的泉源,同时又继起中国传统之文化生命”。

卢毓骏建筑作品的特色为:近乎考证式的对中国宫殿式建筑造形的复古。

相关参考

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系友会1988《卢毓骏教授文集一》

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系友会1988《卢毓骏教授文集贰》

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1993《文化建筑30年》

卢毓骏1971《中国建筑史与营造法》

卢毓骏1977《现代建筑》

傅朝卿1993《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二十世纪中国新建筑官制化的历史研究》

陈俊宏1989《光复后台湾现代建筑结合形式传统与乡土之研究》

曾光宗1988《3-2-2卢毓骏之观念与作品中国近代历史主义建筑发展之研究》

人物点评

他的建筑没有齐康的细腻、也没有王大闳抽象转化传统的能力,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作品的“面具性”与对建筑文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过去对卢毓骏的评价,一直既定地认为他是复古形式的代表人物,风格归纳于保守的历史主义一派,就像1962年4月创刊的《建筑双月刊》,在前几期都有些针对传统与现代的讨论,不无针对当时流行的历史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但回顾历史,在国共内战的紧绷时代,威权的国府藉由意识形态来强调正统与巩固民心,几乎是其存活的唯一手段,此时政治乌云蔽日,毫无权力的创作者只能退出或妥协,后者当然还可细分为完全妥协,来服务当权者,及伪装妥协,试图找到一些仍可以表达的空间。

成就

卢毓骏作为台湾光复初期的重要建筑师,是中国最早引介现代建筑观念的开拓者之一。我们在国立科学教育馆读到的是一种精神分裂的“面具性”,就属于伪装妥协的一种,这是十九世纪末欧洲在时代转型或二十世纪初威权体制下,经常出现的语言操作模式,像维也纳的OttoWagner及意大利的GiuseppeTerragni都有类似的作品。最后,除了他著作或国立科学教育馆所具有的现代性外,我们可以再提出他早年在交大博爱校区留下的作品作为证明,也提出历史与创作的复杂性。像目前为环境工程研究所(实验一馆)所使用的大楼,就是一栋在遮阳、内庭与材料处理别出心裁的现代建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