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传智 |
释义 | 卢传智 男,现任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曾任广东省委办公厅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委办公厅信息调研处副处长、调研员。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荣誉理事、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情报学会顾问、广东省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1994年出版专著《传智速记》。广东省委办公厅卢传智创制的新型速记方案——《传智速记》,具有易学、易记、易认、速度快、符形美的特点:(1)只要记住27个基本符号就可组成汉语的400多个音节,用来记录任何一个汉字;(2)符号取自手写体拼音字母,不易遗忘,容易回译;(3)符形一个角度二级比例,自由度大;(4)词组采用拖线连写法,上下错落不大;(5)省略规则合理、直观,不易混淆,不需死记;(6)与电脑汉字输入法——自然码相结合,学习本式速记可以通过自然码输入法在电脑上快速转译。 十一届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履新首日集体上线与网民互动 南都讯 手握鼠标,眼盯屏幕,跟成千上万网友集体“网聊”———十一届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开始了任职履新的第一天。逾100分钟交流过程中,网站浏览量达960万人次,留言突破3500条。省委常委回答了13个问题,涉及区域协调发展、公车改革、城市环境等热点。 2012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率11位在家常委一起,与网友在线分享当选感受,并回答网友提问。南方新闻网图文直播,人民网、新华网和奥一网现场连线同步播出。 卢传智关于网络问政的观点: 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卢传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网络发言人的职责主要是定期收集处理本单位网站、人民网、南方网等网站上的留言,对外宣传政策、解答民情民生问题。” “网络发言人是一个符号,毕竟不是百科全书,件件事情都能办理是不现实的。对一些社会上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或现象,才会公开回复。” 2003年,广东省委办公厅成立网络信息资源处,负责整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服务,把网友的舆论引向正确的导向。卢传智笑谈,“当时是全国第一家。” 广东15个省直单位中,有的单位公布“网络发言人”邮箱,接受群众的询问,还有7个单位建立了QQ和QQ群。“网络发言人是新生事物,各单位的进度不一,有些单位是新闻发言人兼任,他代表单位的形象;而有的则是宣传与业务部门协同来做。”卢传智说。 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卢传智说,面对这么多的网民意见,目前采取的是分类处理的办法,而不是每条都去回复,首先每天安排专人对网友留言进行搜集整理、综合分析,从中选取一些网友反映集中、涉及面广、符合政策要求、通过党委政府的努力可以解决的事来交办。省委领导希望通过探索建立与网友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至于涉及宏观政策领域的问题将定期汇编报送省领导参阅,而涉及个案、个人利益诉求的微观问题将通过信访等部门解决。 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卢传智认为,广东的网络问政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是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神助。“天时是指广东正处在新一轮解放大思想的时期,地利是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人和是指省委省政府及全省各地对网络问政有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广东媒体也非常重视,不止说,而去做,不止听,而去办。神助指的是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精神支柱,通过网络问政来推动民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探索网络问政方式 不断推陈出新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获2010年"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杨伊)1月8日,“责任中国”人民网2010年度评选颁奖仪式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会上,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等55家留言办理单位获得2010年“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其中,省级网民留言办理单位20家,市级单位35家。有87位各地获奖单位代表到会领奖,部分获奖单位领导会后与人民网进行了座谈。 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网络问政已成为广东和谐社会建设一项经常性、创新性的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和省长黄华华同志多次与网民代表座谈、在线互动、发拜年信,既为广东省各级党政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网络问政工作亲身示范,又为广东省推进网络问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广东省领导带动下,广东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网络问政工作,网络问政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各级党委、政府与网友良性互动关系正在形成,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好评。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连续两年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惠州市网络问政工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7项,并被《人民日报》等作为“惠州样本”和“惠州经验”广为宣传报道;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韶关市等被奥一网、南方网等主流网站评为“广东网络问政榜样机构”。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十余家省内主流媒体先后对广东省委办公厅“网上交办”、“手机信访”和广东省公安微博等工作进行了报道,发表评论文章,充分肯定广东省在网络问政方面的创新举措。日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的“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认为,广东是全国“网络问政”做得最好的地区。 广东探索网络问政方式 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广东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网络问政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网民“网络参政”,拉近了网民和党委政府之间的距离。广东省委办公厅积极探索建立与网友良性互动机制,依托南方网等媒体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以听取网友意见建议,接受网友监督,汲取网友智慧,不断改进工作,现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用快报、日报、周报三种形式,及时将网上信息和网友留言报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阅,同时还通过创新举措如召开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办理日常留言机制等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工作。 在省委办公厅部署和带动下,广东省各市和省直部门勇于开拓创新,创造出各式各样有利于网络问政发展的新举措,推动了广东网络问政的蓬勃发展。 领导参与网友在线交流,实现跨层级听证和治理。各地级以上市如深圳、云浮、汕尾等市一把手,省直部门如省科技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一把手纷纷站到了网络的前沿,带头与网友在线交流,冲破了原有政治体制中层级治理模式的限制,从原来相对固定的场所拓展到网络空间,由原来的层级治理转变为跨层级治理。 潮州市先后举办了2场有网友代表参加的各界人士座谈会,邀请网友当面“灌水”、“拍砖”,共同探讨破解潮州发展难题的对策。佛山市制定了《领导在线交流排期表》,对市、区和部门领导上线工作进行统一部署。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40场与网民在线交流会,现场解答网民问题700多个,各部门通过分办共回复网民问题近万个,带动解决了一大批民生等热点难点问题。惠州市每月各安排一名市领导和一名市直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惠民在线”论坛上线,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网民可以现场提问和发表意见,与上线领导直接交流。 广东省各地各部门还纷纷设立网络发言人,搭建起与网友沟通的桥梁。广东省工商局于2009年率先探索设立网络发言人,随后在广东省委办公厅推动下,广东省多个地区和部门都逐步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 各地各单位纷纷通过建立制度,组建团队等方式积极开展网络发言人相关工作。广东省公安厅率先于2009年10月13日在全国开设了公安网络发言人QQ群,2010年12月升级为警民互动QQ,基于更先进的企业QQ平台,亦是全国公安机关第一个网上QQ客服平台,并制定了定时值守、信息提示、交流监管、分类引导、信息保密、主题讨论、成员流动和限时督办等8项制度,确保与网民的交流取得实效。据统计,2010年以来,广东省公安厅网络发言人团队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公开回应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330个,答复网民业务咨询3.8万人次,收集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和治安情况反映4200余条,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佛山市自2009年9月,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组建起一支共3000余人的网络发言人团队(由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网络主持人等构成)。如中山市共130个单位设立了网络发言人,总共发表话题731个,已受理话题725个,受理率99%;已办结话题703个,办结率96%。 广东省同时也利用“微博”拓展网络问政渠道。微博刚推出不久后,就被我省一些部门作为网民与政府的沟通工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广东省公安厅于2010年5月11日,与 21个地级以上市公安局的微博以“广东公安微博群”正式亮相,受到网民热捧和媒体高度关注。“广东公安微博群”不仅承担着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职能,同时还以网络发言人身份随时通报最新警情,使老百姓真实地了解治安状况和公安工作。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广东公安新浪微博群和腾讯微博群的成员总数达到70个,粉丝数超过725万,主动发布信息3.9万条,回复网友提问和评论12.6万人次,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公安微博。惠州、河源等市市委书记也纷纷开通个人微博,加强与网友的交流。 广东还将网络问政与党政门户网站相结合,搭建网络问政平台。许多单位如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外经贸厅、省知识产权厅和阳江、梅州等市积极探索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在原有的党政门户网站上增加了领导信箱、意见征集、在线办公、在线访谈、公众互动等栏目,以加强与网友的互动联系。河源市2009年11月将原有的“公仆信箱”成功扩容,延伸到全市所有县直部门和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群众足不出户,轻松上网就可反映问题、咨询求决、建言献策,截至今年10月31日,“公仆信箱”共收到有效信件29506,已经办结件28651,占有效信件的97.1%。潮州市市委书记在人民网、南方网等媒体上公布个人电子邮箱,为市民提供了“无障碍沟通平台”,至今共收到邮件1000多件,其中以建议类居多,大多数诉求都得到了解决。此外,惠州市于2008年11月,在政府门户网站推出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24小时的意见受理渠道,群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话提交意见和建议。各部门通过该平台予以回复,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的“一站式”网络问政。 广东省各地和各单位将工作重点与网络问政相结合,有效利用民间资源。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将其中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吸纳到行政决策中,许多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问计求策于民,取得了良好效果。汕尾市政府各部门通过 “网上调查”等栏目,对汕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广泛收集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广东也尝试在网上直播各种会议,实现与网友互动交流。湛江市2010年8月,湛江市县委书记向市委述职述廉活动在电视和网络上直播。现场互动回答网友问题,当场打分、计票、公布评议结果,并进行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网络点击量超过1380万人次、跟帖量5万多条,网友提出意见建议4.8万多条。 建立和完善网络问政长效机制,注重网络问政工作实效 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是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运作的重要保障。广东各市和省直有关单位在工作中经过探索和尝试,纷纷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信息处理和网友留言办理机制,保证网络问政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构建严格考核问责制度,确保网络问政工作的实效。惠州市在综合信息平台设置“红黄绿”灯和评分制度,提出回复网民问题的“四部曲”。同时,还将市直各部门的网络问政工作情况纳入“行风评议”和“万众评公务”考评范围。韶关市把网络问政工作纳入市绩效考评范围。 广东省网络问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广东经济和信息委员会的统计,广东全省21个地市和40个省直部门政府网站的政民互动平台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热情很高。据统计,2010年1-8月, 21个地市政府网站收到网络问政件数量达80多万件,较2009年增加了300%以上,答复率为92.7%;40个省直部门网站收到网络问政数量14多万件,较2009年增长了13.4%,答复率为91.3%。 广东网络问政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尤其是网民的赞许,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广东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东网络问政已经历了从“听”到“答”,从“答”到“办”,从“办”到“果”的探索和跨越。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表示,不仅“网上听民声”,更要“网下办实事”,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 卢传智发表的有关文章: 广东网络问政走向常态《南方杂志》(2010年第20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四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也成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 推动网络问政,就是在党政部门与网民之间建立一种积极、良性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是党委政府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认真办理、积极回应;另一方面是广大网民对党政工作进行建言、质询、投诉和评议,从而使党委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接受监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广东正处在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全国多次思想解放的策源地,广东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一直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广东网络问政风生水起。近日,人民网“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高度评价广东为全国网络问政做得最好的地区。 “网络问政”对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广东实践看,要开展好网络问政工作,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为首的新一届省委,深刻认识网络时代的新特征新变化,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努力打造政务公开、表达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的网络平台。连续三年,汪洋书记与网民代表座谈,一起“灌水”,接受“拍砖”,在线互动,为全省网络问政亲身示范;连续三年,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向广大网民发出拜年信,为广东网络问政健康有序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党政部门积极响应,大力推进,开拓创新,以开放的视野、平等的心态,把网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公共服务、吸纳民间智慧、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渠道。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出了“网络发言人”“手机信访”“公仆信箱”等许多创新举措,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网友反映的问题。省内多家新闻、政务网站大力配合,纷纷设置了问政类栏目,搭建起党政部门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其次,要开展好网络问政,需要广开言路,培养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和素养,营造出党委政府通过网络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浓郁氛围。 目前,广大网民“手握鼠标、胸怀天下”,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敢说真话实话,成为推动广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热议,还是为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的建言献策,以及对政府行为及党政官员的有效监督,都体现出网民的积极理性参与,成为广东网络问政良性开展的必要条件。 如今,广东网络问政已经历了从“听”到“答”,从“答”到“办”,从“办”到“果”(有结果)的探索和跨越。通过网络问政推动广东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已成各方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官民”携手,互信、互动、互补的网络问政和谐关系已初步建立。当然,尽管广东网络问政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已成大势,但也仍处起步阶段,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实践中得到解决。如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对网络问政或态度默然或应对水平较低、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互联网管理难度较大等。 深入推进网络问政,我们需要继续朝着“七化”努力:一是网络问政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对网民留言收集、办理、跟踪、督办和回复的长效机制,使网络问政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队伍建设专责化。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队伍建设,指定部门,落实责任。三是解决问题常态化。建立有效机制,把网友反映的问题纳入现实工作渠道加以解决。四是问政方式多元化。从方便网民角度出发,继续创新整合多种手段,搭建网友与党委政府互动的便捷平台。五是政务信息公开化。把网络问政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态度真诚,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公布给民众。六是问政目的实效化。不仅“网上听民声”,更要“网下办实事”,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七是工作开展纵深化。网络问政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向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全面铺开。 来源:《南方》杂志 广东网络问政风生水起 《南方都市报》: 对待网络问政,领导干部既不能恐惧,也不能作秀,而是要把其作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的新途径。 广东拥有超过5000万的网民,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是网民。面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日益庞大的网民群体,近几年来,广东给力网络问政,使互联网逐步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新的重要渠道,充分激发了广大网民参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彩纷呈———“网络发言人”频频与网友在线交流;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手机信访”、“公仆信箱”、“公安微博”使百姓足不出门也能排忧解惑;“民间拍案”、“群众论坛”令千万粉丝齐“萌”、民间智慧闪亮登场。 各种问政手段方兴未艾,犹如开通了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搭起了排解民忧、改善民生的“连心桥”,推出了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的“助推器”,构筑了引导舆论、处置舆情的“前沿哨”和反腐倡廉、治懒治庸的“保健室”。日前,人民网“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高度评价广东为全国网络问政做得最好的地区。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连续两年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广东网络问政风生水起,局面喜人关键有四: 一是高层推动,营造氛围。以汪洋书记挂帅的省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网络问政工作,把依托网络、善用网络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以及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施政的重要手段,运筹帷幄,率先示范,亲自部署和推动我省网络问政工作。 二是载体先行,筑牢基础。各级党政部门以本单位门户网站或主流媒体网站为阵地,纷纷搭建起互动网络问政平台,倾听网声,重视网意,采纳网言,办理网事,构建了规范有序、便捷高效的通道。 三是制度保障,服务百姓。网络问政的实效,关键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要将网络问政落到实处,制度保障是前提。目前,我省多数地区和部门都逐步建立起网上信息处理机制、网友留言办理机制、网络发言人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网络问政机制,推动了全省网络问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努力做到交必办、办必督、督必果、果必复。 四是网民参与,良性互动。广大网民无论是参与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热情,还是建言党政重大决策的激情,以及对党委政府及干部行为的监督,无不体现出网民的积极理性参与以及对广东发展、社会进步的关注,为我省网络问政工作良性有序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事实上,网络问政就是党委政府通过网络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以达到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排解民忧、接受监督的目的。因此,网络问政既是对党委政府政务公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考验,更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考验。对待网络问政,领导干部既不能恐惧,也不能作秀,而是要把其作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的新途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群众和网友大多生活在基层,他们对民生的冷暖、群众的需求感受最深,了解最多,自然最有发言权。只有倾听群众心声,才能了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才能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使决策尽可能切合实际,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网络问政工作要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机制。“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效对接,才能真正展现其内在价值与优势魅力。各级党委政府只有致力于“网事并不如烟”,给力使网络反映出来的民意、民声、民智最终在现实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效体现出来,尤其对于涉及民生的普遍性问题,不要满足于办结,更要着力于办成,这样,广大网民的真知灼见、锦囊妙策才不会化为“浮云”,而是转化成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转化成广东新一轮大发展的成果。 推动网络问政工作,还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在保障网民依法表达诉求、参政议政等权利的同时,也应规定网民应该担当的相应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达到诚信、和谐的良性沟通,才能营造出广大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公共管理的浓郁氛围,才能使喷涌勃发的民间智慧,更具理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真正成为党政部门制定决策的不竭源泉。 只有在理性精神和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网络问政才能真正有利于党政部门体察民情、疏导民意、排解民忧、改善民生,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发挥缓冲作用;才能真正有利于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对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发挥监督作用;才能真正有利于汇聚民智,激发广大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和激情,对建设幸福广东发挥更给力的推动作用。 (来源:《南方都市报》) 整合信息资源 服务领导决策 《秘书工作》(2007年第01期) 党委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是为党委了解情况、制定决策并推动决策落实服务的。所以,整合党委系统的信息资源,应根据党委工作的需要,把握好“六个度”。 一要提升高度。整合信息资源站位要高,要适应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和信息咨询的需要,着眼于服务决策的全过程。要紧扣决策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适时调整信息收集的方向和重点:决策前的信息收集更多的是强调资料性和超前性,重在提供情况、提供线索。这一阶段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收集有关方面的总体情况、环境条件等基本信息,使党委对决策涉及的事物有个总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注重收集有关专家的意见,作为制定决策的参考和借鉴。决策中的信息收集主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阶段要注意上报的,一是工作中的成绩、经验、困难和问题,干部群众特别是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统计数据,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普查的结果。决策后的信息收集应着重于对决策落实的跟踪、反馈。这个阶段要着力反映决策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决策的实际效果,帮助上级党委掌握地方领导的态度、广大干部群众对决策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以及基层创造的好的经验,还要帮助领导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完善决策。 二要拓宽广度。要从多领域、多层面和多角度收集信息资源,扩大信息资源的覆盖面,同时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面。省委领导很重视把本省放到全国大棋盘上甚至全球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了解各地的发展动态,来确定本省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方向。因此,我们所整体利用的信息资源覆盖面广,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领导决策工作的需要。信息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综合利用。要使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得到充分利用,除上报上级外,还应将一些不涉密的重要信息供有关部门和地区使用。要通过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决策、交流经验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三要挖掘深度。要强化精品意识,注重收集有情况、有分析、有综合、有比较、有对策、有建议的信息材料,提高所编发的信息刊物的决策参考价值。要加强对领导关注问题的调研和跟踪反映。领导同志关心的问题,就是有关方面的工作重点、难点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抓住这些重点信息开展调研,将调研成果和有关的工作进度连续反馈,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还要在推动问题的解决上下功夫。既要善于反映成绩,又要注意反映问题。发现问题,反映不足,可以帮助各级领导掌握情况,完善决策。搜集问题类信息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上级党委决策的“空白点”。就是要把上级党委应当注意却没有注意的问题及时上报,引起领导的重视。二是上级党委决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点”。比如决策不符合基层实际,难于实施或实施后适得其反∑些政策承受着时间的推移和社情的变化,已不再适用等等。三是上级党委的决策在具体实践中的“症结点”。即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上级决策中遇到的阻力、困难及其原因。四是工作中的“敏感点”。特别是要注意反映敏感单位、敏感日期和敏感问题方面的信息。 四要确保精度。要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条信息,认真分析、仔细核对,信息中涉及的重要细节和统计数据都要准确无误。如,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果的信息,应当明确“开始做”、“正在做”和“已做完”等不同阶段;反映苗头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既要区别轻重、缓急、大小等不同程度,又要区别“可能发生”、“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等动态过程;即使是预测性的信息,也要有客观依据,避免造成决策指挥的失误。在谈到工作成效时,要用事实说话。统计数据一定要准确,符合实际,不能搞“三分统计,七分估计”。 五要把握热度。在抓热点信息、热点专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冷门信息的收集整合。不但要突出党委所关注的重点信息,而且还要注意筛选那些党委虽然一时没有顾及到,但仍有必要向党委反馈的非重点信息。这些信息的筛选和反馈,对党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六要加快速度。一方面,要信息加工处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使领导尽快得到最需要的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送有关情况,并连续跟踪报送事件的发展、处理情况、原因和结果。另一方面,整合信息资源时要用最简洁的语方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用最精简的文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让领导花最少的时间及时掌握了解最全面的情况。党委信息刊物的篇幅应尽量短小精悍,语言应力求郑重、平实、简洁、明快,做到段无冗句、句无冗词、词无冗字。 (作者系广东省委办公厅信息资源处处长 卢传智) 2011年2月27号在河源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网络问政研讨会暨2010年度广东网络问政排行榜揭晓仪式的现场。 主持人:下面揭晓第一件经典案例。下面有请“文以载粤”的颁奖人:网友代表、广东德胜创意产业园总经理,2010年7月2日与汪洋书记对话的7名奥一推荐网友之一周宏。领奖人: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处长卢传智,同时有请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卢传智:我感觉到这个奖牌非常重,这个奖牌是复合材料做成的,这里面有省委和办公厅领导的心血,有全省各地、各单位的汗水,也有社会各界对网络问政的期待,还有媒体的担当,更有广大网友热情的参与。作为省委办公厅具体负责网络问政工作的处长,我愿意与大家继续共同加油给力,努力让广大老百姓的合理建议不化浮云,努力把老百姓的合法诉求落到实处,谢谢! 主持人:谢谢卢处。朋友们,我们知道网络问政当中“问”的对象是--各级职能部门的参与。正是他们以前瞻的视野、开明开放的姿态、为民办实事的举措,把网络问政打造成联系群众的新方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