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鹀 |
释义 | 芦鹀(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属小型鸣禽,共有20种亚种。雄鸟头部黑而无眉纹;颈圈和颧纹白色;上体栗黄,具黑色纵纹;翅上小覆羽栗色。雌鸟头部赤褐色,具眉纹。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与苇鹀的区别在于小覆羽棕色而非灰色,且上嘴圆凸形。诸多亚种有细微的差异。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一般主食植物种子。主要分布于欧洲,北亚的堪察加半岛,中国,日本,中亚和印度西部。 中文学名:芦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schoeniclus 别称:大苇蓉、大山家雀儿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鹀科 属:鹀属 种:芦鹀 亚种:20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Common Reed Bunting, 英文名称:Reed Bunting 外形特征芦鹀是体型略小而头黑的鹀类。具显著的白色下髭纹。繁殖期雄鸟似苇鹀但上体多棕色。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头部的黑色多褪去,头顶及耳羽具杂斑,眉线皮黄。 中国有7个亚种。芦鹀新疆亚种体形最大,羽色最淡,翅长84—92mm;与芦鹀新疆亚种相似的有芦鹀青海亚种和芦鹀西方亚种,但芦鹀青海亚种羽色较沙黄,色彩较鲜亮,而芦鹀西方亚种的羽缘淡赭或苍白色,尾上覆羽淡灰而纵纹较少。体形较小的有芦鹀东北亚种、芦鹀极北亚种、芦鹀疆西亚种和芦鹀北方亚种,翅长在70一 83mm。芦鹀极北亚种头、颏和喉为黑色,后颈白色,上体淡黄锈色,且具宽的暗色纵纹;芦鹀北方亚种与芦鹀极北亚种相似,但羽色较淡,上体纵纹不浓著;芦鹀疆西亚种头部纯黑而无黄白色羽尖,上体黑色纵纹较宽;芦鹀东北亚种体形最小,头部虽黑色,但头侧的羽尖黄白,项圈白色,上体羽色淡黄栗色,具黑色羽干斑。 生活习性芦鹀属于开阔地区鸟类,一般栖息于平原沼泽地和湖沼沿岸低地的草丛和灌丛,也见于丘陵和山区,但不到高山森林中。除繁殖期成对外,多结群生活,迁徙时结合成10一20只的小群、在越冬地区更分为小群或单独活动。性颇活泼,常飞翔于低树、柳丛之间,时而追逐,时而隐藏。性又怯疑,一见有人即刻隐匿于植物丛下部。受惊时飞翔极快,多作短距离飞行;活动时伴随着鸣叫,叫声颇似苇鹀,但声较粗也不响亮。在矮树丛或芦苇秆上作叫,音程为短系列而犹豫的丁当音,似家麻雀。鸣声多变但通常以一颤音结尾,通常的叫声为哀怨的下滑音seeoo,迁徙时作沙哑的联络叫声brzee。 杂食性,食物为苇实、草子和植物碎片(特别是水生草本植物),各种昆虫(鳞翅目,蜻蜓目)及其幼虫,节肢动物(蜘蛛),软体动物,甲壳类和种子。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前南斯拉夫共和国,马耳他,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巴林;直布罗陀,香港,冰岛,尼泊尔,阿曼,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繁殖方式繁殖期在5—7月。巢筑于地面沼泽草丛,芦苇草丛或接近水生植物的地面上。底部衬有较柔软的植物材料,毛发和马鬃。每窝产卵4—5枚。卵底色从橄榄灰到紫土色,上具多数分散的暗紫褐色点斑和曲纹,以钝端较多。雌鸟孵卵,孵化期仅约2周。 亚种分化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芦鹀高加索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caspia 2. 芦鹀罗布泊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centralasiae 3. 芦鹀哈萨克斯坦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harterti 4. 芦鹀西方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incognita 5. 芦鹀意大利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intermedia 6. 芦鹀伊朗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korejewi 7. 芦鹀北欧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lusitanica 8. 芦鹀东北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minor 9. 芦鹀疆西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pallidior 10. 芦鹀北方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parvirostris 11. 芦鹀极北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passerina 12. 芦鹀新疆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pyrrhulina 13. 芦鹀里海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pyrrhuloides 14. 芦鹀希腊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reiseri 15. 芦鹀指名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schoeniclus 16. 芦鹀匈牙利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stresemanni 17. 芦鹀多瑙河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tschusii 18. 芦鹀乌克兰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ukrainae 19. 芦鹀地中海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witherbyi 20. 芦鹀青海亚种Emberiza schoeniclus zaidamensis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