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潮港农场 |
释义 | 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农场,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西南端。东邻芦潮港开发区,南濒杭州湾,农场是粮棉油和青饲料重要市场基地,配合上海市“菜篮子工程”重要渠道之一。 农场简介芦潮港农场,建于1973年,创建时命名为五七农场,1981年5月改名为芦潮港农场。农场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西南端。距上海南汇区城26.4公里。东邻芦潮港开发区,南濒杭州湾,东北面接彭镇泥城、果园诸乡,西与奉贤县境内的五四农场接壤。全场总面积9.4平方公里,东西长约6.9公里,南北宽约2.6公里。场区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部与西北部延伸,与附近乡村交错相连。1989年,全场土地总面积为13650亩,其中耕地7015亩。建场初,有固定职工3602人,1977年为8063人,1990年底为2863人,其中,知识青年739人,总人口3602人。社会总产值12985万元,其中农场工农业总产值9880.6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4.3倍和11.9倍,年平均递增31.4%和29.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595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8751元。固定资产有5922万元。 发展历程芦潮港农场由原属五四农场位于南汇县境内的8个生产队7092亩土地和原属东海农场南滩的2个生产队2388亩土地合并筹建起来的。建于1973年12月7日,定名为五七农场,1981年5月改名为芦潮港农场。1973年至次年1月,从市围垦办公室统一组织围垦的土地中划分出1769.5亩给芦潮港农场。1974年冬,农场自己组织职工围垦了400亩,形成了现在农场的规模。1990年,全场共辖32个独立建制单位。 发展状况芦潮港农场农业生产主要以粮棉油和青饲料为主。1990年,粮食总产2820吨,亩产876公斤;油菜籽总产5.4万斤,亩产108斤;青饲料玉米5123吨,亩产3118公斤;优质西瓜、水果140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6699.8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2台,联合收割机11台。从1980年起,连续11年达到口粮、食油、种子自给。牧业和水产,主要有奶牛、生猪、蛋鸡、淡水鱼四大类。配合市“菜篮子工程”,先后筹建蛋鸡、肉鸡、种鸡三个养鸡场。申港蛋鸡场,投资710万元,1988年筹建,1989年投产;申达肉鸡场,投资60万元,1989年筹建,1990年投产;申海种鸡场,1990年9月破土动工,1991年3月投产。 1990年,生猪饲养量1160头,上市1046头,奶牛存栏数655头,产奶218912公斤,成乳牛年单产6010公斤,上市鲜鱼238吨,肉禽101673羽,鲜蛋1210733公斤,果树120亩,水果11吨。1990年农牧水产总产值2341.6万元,利润100.8万元,职工335人。 芦潮港农场工业,初建场时仅有小规模的农机厂和建筑材料加工场。1990年,有15家场办厂,其中联营厂4个,分别属于化工、医药、电子器件、合金材料、建筑五金、塑料制品、机械等行业。中西药厂分厂,投资1000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生产杀灭菊酯,年产量500余吨;电工合金分厂,生产铁铬铝线材,申光机械厂生产的申港-35K单圆盘、双圆盘开沟犁,是国家星火计划的重点产品,拥有专利注册权。1990年,全场工业职工1636人,工业产值7539万元,占工农业产值约76.3%。1990年,全场有各种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31个,从业人员225人,商品纯销售额4969万元。该场1978年正式建立场中心小学,1982年9月附设初中班。1980年开办幼儿园。1984年投资64万元,建筑面积为1348平方米的新沪影剧院落成。俱乐部设在影剧院二楼,职工医院1976年6月正式开诊,设10个科室,医务人员50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芦潮港场部“一条街”粗具规模。居民住宅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全场1025户居民,80%以上住进了新村,且用上液化气。 周边地区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芦潮港农场连续不断为上海供应农产品,位于上海的南汇区南端。上海也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